有句諺語是:兒大爹難當。可見,對于子女青春期的變化,國人早有深切的體驗。
代溝的存在并不是新問題,只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出現(xiàn)以后,網(wǎng)絡常以“第三者”介入千家萬戶的生活,子女在家庭之外容易找到與之相互傾訴的對象,事情就復雜化了。
兩代人的隔閡多集中于兩個題目,一個是關于“求學——求職”的,另一個是關于“戀愛——婚姻”的。
首先要看到,這些都是孩子們成長中的煩惱。孩子大了,必然有此煩惱產(chǎn)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是一條定律。只是有的父母善于因勢利導,外人看來他們家中波瀾不驚罷了。也可以看到,有三四十歲的“乖孩子”仍依偎在父母身旁的,抑或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了,卻離不開幫助,那些都是還沒有長大的成年人,他們身上早應當解決的問題并沒有及時得到解決,未嘗不是一種隱憂。
有一位成功老爸,他對女兒是這樣來幫忙的:高考前,他將自己對一些大學的了解整理出一份材料,提供給女兒,讓她自己去選擇高考的目標,只指導卻不做主。后來,他女兒朝著自己選定的目標前進,效果很好。至于女兒的戀愛,他說他不會管,他反問:“難道戀愛還要教么?”
父母對子女的愛,各個階段有各個階段的形式。有位學者分析得好:世上的愛,多以聚合為目的,唯有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渴望他們和自己分離?!皹浯蠓骤?,兒大分家”概括了這個道理。
我的一位朋友,夫婦都是知識分子,兒子從海外學成歸來,在一家公司任職,收入不菲,在外人看來,是羨煞人的一家子。近日,他兒子找一個對象,據(jù)朋友說,那女孩子“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都不合要求。朋友心急如焚,揚言要脫離父子關系。我勸朋友:“有那么嚴重?脫離關系,既沒有法律根據(jù),又不解決問題?!迸笥鸦卮穑骸胺凑也荒苋淌埽乙矝]有別的辦法。”
這倒是認了一個要害問題。他從那個對孩子百般呵護的“家長”的位置上退了下來,一下子意識到自己失去了掌控能力,非常失落??墒撬雎粤藘鹤右呀?jīng)能自立,懂得追求自己之所愛,這是多么可喜的進步。而且,兒子有今天,他這位父親功不可沒。
記得伯蘭特#8226;羅素說過:“要避免對年輕人纏住不放,希望從年輕的生命中汲取活力。孩子一旦長大,就會希望過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仍像他們小時候一般亦步亦趨地跟在他們身后,反倒成了他們的負擔,除非他們是罕見的冷酷無情。”
“告誡年輕人不要犯錯誤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們不會相信你,同時犯錯是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羅素宣傳的真理,有的父母可能還不知道,有的卻可能不愿意聽,因此,他們也有成長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