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王家奎作為中國第一批殘疾人運動員參加了在美國紐約舉行的殘疾人奧運會#65377;18年后,北京電影制片廠根據(jù)他的事跡并由他本人演出了《同在藍天下》#65377;最初,電影的名字叫做《不相信命運的人》#65377;
從頭說起#65377;1969年,14歲的初二學生王家奎在學校挖防空洞時摔了一跤#65377;腿里的骨頭摔了個縫但沒斷,得了隱蔽性較強的化膿性骨髓炎,半年后開始發(fā)病#65377;當時是“文革”,看病得有家庭出生證明,他家的成分是地主,醫(yī)院自然不給看#65377;好不容易托人進了醫(yī)院,有技術(shù)的大夫都上五七干校了,一個從打掃廁所的人里面找出的赤腳醫(yī)生告訴他父母,是骨癌,截肢后還能活一年#65377;
鋸了腿的王家奎把自己鎖在屋里坐吃等死,一年過去了,他發(fā)現(xiàn)自己沒死,也沒有癌癥晚期的感覺#65377;他到家對面上廁所,屁股被人踢一腳,咕咚一聲掉到了尿缸里#65377;踢他的是街道書記的兒子,王家奎從尿缸里爬出來,舉起拐棍就是一棍#65377;書記兒子的頭被敲了個窟窿,王家奎被抓進了公安局#65377;
盡管他全家老小去給書記家下跪,他還是被拘留了十五天#65377;被公安局處理過的人找不到工作,他被逼成了保定市第一個個體戶#65377;賣了半年菜,他又開始學做鞋,動機是他每次買鞋都要浪費右鞋,學會做鞋,不僅能省錢還能賺錢#65377;
他到鞋廠給老師傅磨刀,幫人卷煙#65377;老師傅說,打鐵的砧子做鞋的腿,兩腿要夾住做鞋的旋兒,兩只手才能做呢,你一條腿夾哪兒啊?他不甘心就這么放棄,自己設(shè)計了一個套,單腳一蹬,鞋就能固定住#65377;他手藝不錯,收入也穩(wěn)定上升#65377;但好景不長,模壓底機械出現(xiàn)后,他又面臨著轉(zhuǎn)行#65377;
他買了個舊相機,騎著三輪車到山溝里去給人照相#65377;有一次趕上了大生意,一個一百多人的大合影#65377;可照片洗出來,他發(fā)現(xiàn)黑眼珠里有白點,送人家都不要#65377;到照相館找人想辦法,一個叫葉汝珍的19歲的姑娘接待了他,幫他修了版#65377;為表示謝意,他做了雙皮鞋送她#65377;之后兩人產(chǎn)生了愛意#65377;
他們結(jié)婚時,保定市轟動了#65377;大家都在議論這拐子到底用了什么手段,騙到了老婆#65377;
婚后,王家奎在民政局對面擺地攤賣服裝#65377;一天,民政局局長走過來問他,愿不愿意參加半年后一個國際殘疾人運動會的選拔?他不知道運動會能帶來什么,盡管他看上去有運動員的體魄,但他對體育差不多是一無所知的#65377;他想,如果取得好成績,也許民政局能給自己安排個正式的工作,就答應(yīng)了#65377;
保定的選拔賽,游泳#65380;鐵餅#65380;鉛球他都拿了第一#65377;保定市體委便給他開了介紹信,推薦他去北京參加全國選拔賽#65377;在北京,二百多人的選拔賽中,他的鐵餅第二,鉛球和游泳還是第一#65377;他開始作為國家隊的運動員接受嚴格和枯燥的訓練,為1982年在香港舉行的遠東及南太平洋殘疾人運動會備戰(zhàn)#65377;
辦護照時,王家奎遇到了麻煩#65377;街道和派出所以他被拘留過為由,不在政審材料上蓋章#65377;教練去說也沒用,便找到省民政廳,民政廳又派人找到保定市市長,說,王是國家選中的人才,你們居然敢不蓋政審章!被市長批評了的街道和派出所這才趕緊蓋章,讓他出了國#65377;
國際比賽自然高手如云,他的鐵餅第一輪被淘汰了,鉛球進入半決賽后也被淘汰了,只剩下游泳#65377;他一條腿站在游泳池的出發(fā)臺上,他發(fā)現(xiàn)自己很緊張#65377;國內(nèi)訓練,聽到的都是“各就各位”,然后放槍#65377;而這里都是嘰哩呱啦的英語,他一句也聽不懂,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放槍#65377;還沒跳,他就緊張得掉下去了#65377;魁梧的身體,摔到水里還好,可他摔到水泥地上,當時骨頭就錯了位,胳膊也脫臼了,隊醫(yī)過來幫他接好,讓他棄權(quán)#65377;他想,鉛球沒扔過人家,鐵餅連決賽都沒參加,就剩游泳了,再棄權(quán),怎么有臉回去#65377;拼了命也得游,最后,他忍著劇痛,拿了銅牌#65377;
回國后,他受到了鄧樸方的接見和表揚#65377;他想,這回該有工作了吧#65377;
就在這時,他的游泳教練剛升為保定體育局副局長,終于,他得到了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管理體育局的游泳池#65377;后來,他的事跡被報紙連載,被電臺連播,被編劇寫成了劇本#65377;他開始在電影中向觀眾講述自己過去的故事#65377;
他用積攢的名聲和經(jīng)驗辦起了汽車修理廠#65380;飲料廠等多家企業(yè),解決了上百名殘疾人的就業(yè)問題#65377;
寫這篇文章時,我還沒有看過《同在藍天下》#65377;王家奎的故事是在一部紀錄片里看到的#65377;我越看越激動,準備去看看這個“牛人”,卻看到了這樣的結(jié)尾:“2005年,王家奎患癌癥住進了301醫(yī)院,9月9日,上午11點30分,王家奎的孫子出世,家人把孫子抱到了他的病房,兩個小時之后,王家奎與自己的孫子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生活了五個小時后,安詳?shù)刈吡?,用一條腿堅持走完了自己50歲的人生#65377;”
我呆住了,眼淚差點流下來#65377;
(選自《中國航空》,蒼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