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條
長長的面條,雖然其貌不揚(yáng),可是繼中國菜之后,卻很快征服了美國人的胃口#65377;美國人愛吃中國面條,是因為中國式的面可以配上任何材料,適應(yīng)任何人的特殊需要或愛好#65377;
一碗帶湯的面,可以加上豬肉#65380;蔬菜,湯上再澆上蔥#65380;姜#65380;醬油#65380;麻油,愛吃海鮮的還可以在面里加上蝦#65380;干貝等,總之價廉物美,可各取所好#65377;難怪整個曼哈頓到處有面店不斷開張,連美國報紙的飲食專欄大標(biāo)題也寫著“到處都有人吃面,到處都開了面食店”#65377;
饅頭
“中華饅頭”在日本的含義其實并非是真正的饅頭,而是內(nèi)中包有各種餡料的“包子”#65377;這種早在宋代便已傳入日本的中國食物,近年來在東瀛有越銷越旺的趨向#65377;目前,日本各超級市場里出售的“中華饅頭”包括豆餡#65380;肉餡#65380;咖喱#65380;精醋肉#65380;核桃仁#65380;蔬菜#65380;蝦等多種多樣,可謂五花八門,味道各異#65377;日本飲食界甚至宣稱已迎來了“包子的戰(zhàn)國時代”#65377;
豆腐
日本人愛吃中國豆腐,已眾人皆知#65377;如今,日本人在豆腐中加進(jìn)了新鮮菜汁,這種“綠色豆腐”既好看,也更具營養(yǎng)價值#65377;在德國,許多人已習(xí)慣用豆腐烹制中國風(fēng)味的“蝦仁豆腐”#65380;“菜花豆腐湯”等#65377;近年來,很多美國人特別喜歡吃成都的“麻婆豆腐”和“砂鍋豆腐”,他們進(jìn)中餐館一般都要點(diǎn)“紅燒牛肉”#65380;“咖喱雞塊”和“豆腐湯”#65377;
美國的《經(jīng)濟(jì)展望》雜志因此認(rèn)為:“未來十年,最成功#65380;最有市場潛力的并非是汽車#65380;電視機(jī)或電子產(chǎn)品,而是中國的豆腐#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