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如雨
深夜#65377;12點半#65377;隆冬#65377;廣州大橋#65377;
7個黑影手持鐵棍,從大橋的兩端向中間一個清瘦的人影包抄過來#65377;包圍圈越來越狹小,中間那個人影被緊緊圍住#65377;棍棒如雨點般落下#65377;
驀地,清瘦人影如一支離弦利箭般彈出,射向大橋下面黑洞洞的珠江#65377;漆黑的江面上濺起一片白色的水花#65377;7個粗壯的黑影趴在大橋邊上發(fā)呆#65377;
這,不是電影里的鏡頭#65377;而是發(fā)生在廣州大橋上真實的一幕#65377;被迫縱身跳入珠江的那個人叫石野#65377;
這個被稱為“中國第一臥底記者”的小伙子,是一位從海軍陸戰(zhàn)隊走出來的沒有文憑的原《南方都市報》的政法記者#65377;
從做記者那天起,石野就不斷受到各種威脅和恐嚇#65377;一天深夜,石野寫完稿子走出報社大樓時,門口幾個騎摩托車的人引起了他的注意#65377;為安全起見,他故意兜了個圈子,跑到附近去吃消夜#65377;吃完夜宵往家走時,廣州大橋是必經(jīng)之路,石野想騎著自行車沖過去#65377;誰知剛一上橋,前面突然沖出一個人來,手里拿著鐵絲,纏住了石野的自行車車輪#65377;
轉(zhuǎn)眼間騎摩托車的6個人從大橋兩頭飛馳到眼前#65377;遭到前后夾擊,又手無寸鐵,他開始用自行車抵擋,就這樣擋過幾次,漸漸地體力支撐不住了,他看了看附近,周圍沒有人可以求助,唯一的辦法是跳江脫險#65377;
于是就出現(xiàn)了文中開頭的一幕#65377;
身入虎穴
正是因為石野不畏強暴,他贏得了眾多讀者的擁護(hù)和支持,各種線索也如雪片般向他飛來#65377;其中一位叫王正的保安員特意寫來了一份長達(dá)萬字的舉報信,稱廣州王圣堂附近存在一個黑惡團伙,他們以色情為誘餌實施搶劫,并多次行兇殺人,罪惡累累,但因種種原因一直逍遙法外#65377;
為證實消息的可靠性,石野決定深入現(xiàn)場進(jìn)行暗訪#65377;
在笑瞇瞇的拉客女的帶領(lǐng)下,石野和同事鄧剛進(jìn)入了里面的小房子#65377;里面有一位嫵媚的小姐,正坐在床上朝他們笑#65377;但那笑,卻給人心驚肉跳的恐懼#65377;那床單一半鋪在床上,一半遮住床底,這令石野馬上意識到:這床底下肯定有人埋伏!
石野趕緊以小姐不夠為由,試圖先讓鄧剛脫離虎口,出去報信#65377;就在鄧剛剛要走出小房時,里面的小木門突然被人打開,沖出來兩個戴著墨鏡#65380;長得五大三粗的家伙,兩把槍冷冰冰地一左一右頂住石野的太陽穴!
軍人出身,槍支對于石野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了#65377;他面前這兩支槍,肯定是真槍!從那槍口口徑和槍管來看,這種槍的性能好,殺傷力很大#65377;其中一個家伙喝道:不許動!快把你的槍拿出來!
原來他們把軍人出身#65380;長得精干#65380;留著平頭的石野當(dāng)做了便衣警察#65377;
確認(rèn)石野身上沒有槍后,他們開始搜鄧剛#65377;剛搜了一半,其中一個突然怪叫道:“快殺了他們,他們是記者!”空氣在那一剎那似乎凝固了,他搜到了鄧剛的記者證#65377;
不能坐以待斃!千鈞一發(fā)之際,石野靈機一動,急忙叫道:“你們千萬不要殺人!那記者證是假的!不信,我這也有一個#65377;”說罷,石野主動將采訪包里的記者證拿出來#65377;接著又謊稱記者證是他們花錢買來的,并把事先帶來的幾張辦理各種假證件的廣告拿給他們看#65377;這一招果然起了一些作用,匪首明顯地猶豫了一下,另一個匪徒提出要打電話到報社確認(rèn),石野意識到,他打電話的時間對自己而言就是生與死的鬼門關(guān),必須在他回來之前設(shè)法離開!石野瞅準(zhǔn)機會,拉起鄧剛就往外跑#65377;黑老大帶著兩個手下握著砍刀在后面狂追不舍……
后來,在石野的幫助下,廣州市公安局和白云區(qū)公安分局徹底搗毀了這一罪惡團伙#65377;石野和同事冒著生命危險,獲得了第一手資料,為社會鏟除這一大毒瘤立下了汗馬功勞#65377;
怒向刀叢
因為石野通過臥底暗訪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新聞素材,同時他的報道也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他們公然叫囂要用30萬元買石野的人頭#65377;倔強的石野一氣之下發(fā)出題為《記者的正義感》的言論,配著他的照片發(fā)表在《南方都市報》上,公然和黑惡勢力叫板#65377;
這件事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從駐穗部隊到地方,從政府官員到普通老百姓,甚至海外華人也都對他的正義感表示敬佩和聲援#65377;一位僑胞表示要集資成立以《南方都市報》為中心的國內(nèi)首家“新聞記者見義勇為基金會”,募來的錢全部用于獎勵那些不畏暴力強權(quán)#65380;堅守職業(yè)道德的新聞記者#65377;
盡管有這么多的后援力量,危險還是如影而隨#65377;
如今,已從《南方都市報》辭職的石野做起了流浪記者,在京城奔走的他仍然不時地受到威脅#65377;一天,石野正在整理材料,突然接到一個電話:“石野大記者,不記得哥們兒了嗎?我們可沒有忘記你啊,你一走這么久,叫我們這幫兄弟找得好苦!”石野頗覺納悶正要道歉,對方突然惡狠狠地叫罵道:“別以為你躲到北京,就找不到你,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砍下你的人頭!”
話音剛落,那頭電話就“啪”一下掛斷了#65377;
剛開始,石野不免有些緊張,但次數(shù)多了他也習(xí)慣了#65377;他明白,對這些躲在陰暗角落里叫囂的小丑,除了揭露他們,別無選擇#65377;他絲毫沒有被黑惡勢力嚇倒,還繼續(xù)他的暗訪工作,又先后被3個殺手手握長刀追殺#65380;被6個歹徒逼得從二樓跳下……所幸的是,他都成功地脫險#65377;
面對危險,石野仍然把臥底#65380;維權(quán)#65380;新聞監(jiān)督作為自己的天職,專門在網(wǎng)上開設(shè)了一個“石野焦點網(wǎng)”,直接在線答復(fù)所有求助之人#65377;他在網(wǎng)上寫道:“照亮世間的不是日月,而是人心,每一顆愛心都是真誠美麗的,都應(yīng)該得到尊重和贊賞,為了這份真誠,我愿意在我的文字中還原美好和善良!”■
(選自《遼寧青年》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