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743.1 R25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349(2008)10-1201-03
腔隙腦梗死后帕金森綜合征(VPS)是有別于帕金森病(PD)且由腦血管病及相關因素引起的一類繼發(fā)性帕金森綜合征。自從1929年Critchley提出“動脈硬化性帕金森綜合征(al-teriOSClerotic parkinsonism)概念以來,對是否腦血管病變可導致帕金森綜合征的出現(xiàn)一度存在爭論,近來隨著影像學的發(fā)展和尸檢病例的增多。由血管危險因素引起的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已逐漸被肯定,并且認為本病具有以下特點:①發(fā)病年齡大于PD,男性多于女性;②常有高血壓、卒中病史;③亞急性、急性起病、呈階梯進展;④肌強直,并以屈肌為明顯,易攣縮;⑤常伴強迫性哭笑、錐體束征、假性球麻痹、尿失禁;⑥常與血管性癡呆并存;⑦大多無靜止震顫;⑧多巴胺療效欠佳;⑨磁共振成像(MRI)示:基底節(jié)區(qū)或半卵圓中心多發(fā)腔隙性腦梗死。本病的發(fā)病情況:歐美報道的帕金森綜合征中VPS占1.5%~7.8%。其中尸檢病例有2.5%~3.0%的帕金森綜合征認為是腦血管病導致的;日本報告VPS占11%;估計VPS的比例最多可達16%;推測非洲裔人群比歐洲裔人群更易患病,臣死亡率高。我國至今尚缺乏這方面的資料。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日趨明顯,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的上升,本病的發(fā)病率亦將日趨攀升,現(xiàn)將其發(fā)病機制及其證治綜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