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市出差完畢,利用等火車的時間,我到火車站附近一家大型服裝商場轉悠。當然,我只有轉悠的份兒,因為這里的商品都是天價,到這里就是開開眼界。一件T恤要上千塊,一套西服價格過萬,我這個工薪階層簡直無地自容。
突然間我的眼睛一亮:眼前是一張熟悉的面孔,這張面孔在我居住的縣城近乎家喻戶曉。以前只有在電視里見面的份兒,沒想到今天在異地他鄉(xiāng)這么近距離接觸了。當然,我認識他,他肯定不認識我。
看見他在旁若無人地挑選一件夾克衫,我竟然產(chǎn)生一種莫名的激動。他五十開外,中等身材,腦門略微有些禿,不失精練與老到。在我的印象中,他算是一個從政有方的領導,在群眾中有些口碑。在家鄉(xiāng)縣城的商場里,他絕對不會以一個顧客的身份出現(xiàn)。眼前的他沒有了往日的威嚴,平和得像一個平民百姓。
我邁不動腳步,就這么近距離看他挑選那件夾克衫。只見他反過來正過來仔細地看,然后又到試衣鏡前反復比試,那個漂亮的女售貨員一直陪伴左右,不厭其煩做現(xiàn)場點評,大意是這件衣服穿在您的身上,要多么好看就有多么好看。
我也能看出這件衣服的好,無論是面料還是款式,顏色是淺灰色的,與他這種年齡和身份正好相符。跟我身上這件在縣城夜市地攤上買的夾克肯定不一樣,一分錢一分貨,這件夾克的價錢一定不菲。我不得不佩服我的眼光。
最終,這位家鄉(xiāng)的領導還是遺憾地晃了晃腦袋,有些不舍地告別了這件夾克衫。我有些失望,如果他當機立斷買下這件衣服,對于我來說,也是一件搭腰提氣的事,畢竟我們小地方的人同樣可以到大都市的商場里購物了。他的氣派,也代表我的氣派。沒想到這位領導在穿著上這么挑剔。
他很快消失在人流中。我上前與這個女售貨員搭訕。
我問:你知道剛才這位顧客是誰嗎?
她答:不知道,我一天接待的顧客多了,沒必要知道誰是誰。
我問:他沒看好這款夾克?
她答:看好了。
我又問:那他為什么不買下,嫌貴?
售貨員上下打量我一番,可能發(fā)現(xiàn)我的一身裝扮站在這里實在有些扎眼,不耐煩地說:這件夾克三千多,嫌貴的話他就不試了,他手里有一件在我們商場買的衣服,可能是誰送給他的,穿著不滿意,想過來調(diào)換一下,可他看好的這款夾克需要給我們找差二百多,所以他就沒買。
原因竟這么簡單:原來是怕添錢。
我馬上算了一筆賬:從家鄉(xiāng)縣城到D市要驅車三百多公里,往返的費用又何止這找差的二百多?再說,三千和二百之間,也不成比例呀,這當官的心思也真難琢磨。
我無心再轉下去,正好火車也快到點了,別在這里費神了。出了商場的大門,我挺了挺胸,做了一次深呼吸,才重新找回自己?;仡^看一眼商場的大門,這地方,還真不適合我來。
也就是一周之后的一個晚上,飯后我剛打開電視,再次與這位領導不期而遇,他好像在參加一個什么開業(yè)慶典,電視鏡頭緩緩聚焦在他的身上——我的眼睛再次一亮:他身上穿的正是那天在D市商場里反復比試過的那款夾克衫。請相信我的眼力,我絕對沒有看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