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會展業(yè)高度發(fā)達,為確保香港保持競爭優(yōu)勢,提供優(yōu)質設施以舉辦不同類型的展覽,特區(qū)政府于2003年決定建造一所新的展覽館一亞洲國際博覽館。亞洲國際博覽館是一項公私合營的發(fā)展項目,2005年12月正式開幕,由香港特區(qū)政府,香港寶嘉建筑有限公司及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用地則由香港機場管理局提供。據香港展覽會議業(yè)協(xié)會的年度調查顯示,2006年香港的展覽會議業(yè)務表現突出,有50%的強勁增長,增幅是過去10年之冠,主要是因為亞洲國際博覽館于2006年初全面投入服務,吸引更多新主題及大型品牌級國際展覽活動到香港舉辦。同年,展覽業(yè)為香港經濟帶來264億港元的進帳。
不久前,記者來到香港,與亞洲國際博覽館行政總裁哈永安在約定的咖啡館見面。當天,他有著繁忙的會議,但是他還是利用中午僅有的一段時間,與記者見了一面。雖然時間有限,但是在整個見面的過程中,讓記者深深感覺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那種真誠,一種至上的服務理念,或許這便是亞洲國際博覽館國際化的定位所在。
占盡天時地利
亞洲國際博覽館坐擁完善的海陸空運輸網絡,鄰近有香港國際機場及通往中國內地、珠江三角洲及澳門的水翼船碼頭,與中國珠江三角洲一帶城市及全球商業(yè)都連接一起。此外,博覽館亦有內置的地鐵站,方便往來香港各區(qū)。來自世界各地的買家抵達香港即可享用博覽館于機場的行李寄存及托運服務,然后輕輕松松地乘坐地鐵,1分鐘便可直達場館。
亞洲國際博覽館是亞洲唯一一個采用無桂式設計,位于地面并直接連接全球最佳機場——香港國際機場(根據Skytrax全球機場調查結果)的世界級展覽及活動場館,并擁有10個先進展館、當中包括一個可容納13500位觀眾的室內多用途場館,以及一個可同時招待5000人的多用途峰會組合設施,共提供超過70000平方米的可租用面積及最大的室內多用途場館。展館設于地面能方便參展商及承辦商上落貨物,令進場、搭建及離場更為快捷。而無柱式設計令活動空間更為廣闊,讓活動設計更為靈活,全無障礙。場館的靈活設計及尖端設施適合舉辦各種大型世界級展覽、會議、演唱會、文娛及體育項目,以及企業(yè)活動。
亞洲國際博覽館行政總裁哈永安先生解釋說,亞洲國際博覽館是一個非常重要和極具潛力的項目。亞洲國際博覽館除有助加強香港作為國際展覽會議之都吸引力外,亦會在不斷擴展及蓬勃的展覽業(yè)市場,帶領香港保持競爭優(yōu)勢。
正如其名,亞洲國際博覽館于發(fā)展蓬勃的亞太地區(qū)提供了一個展覽活動的國際貿易平臺。自開幕以來短短兩年多時間,博覽館已舉辦了眾多不同類型的展覽、會議、演唱會和各類文娛活動,并晉升成為亞洲具領導地位的展覽及活動場館之一。2006年,香港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展覽及會議盛事“國際電信聯(lián)盟世界電信展”在博覽館成功舉辦,并獲得總理溫家寶的高度贊許。溫家寶總理同時明確支持香港繼續(xù)作為國家的國際展覽會議中心及基地。
哈永安表示,自亞洲國際博覽館建立后的這兩年多時間里,已經初步實現了場館既定的目標和理念“駐足亞洲·博覽全球”,即作為中國跟亞洲及壘球國家的貿易平臺。
除了亞洲博覽館自身地理位置優(yōu)勢外,香港這個大環(huán)境也是不可或缺的。哈永安告訴我們,一直以來香港得到祖國的大力支持,而且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既是通往中國內地的門檻,也定位于中國內地與全球各地交流的橋梁。
近幾年來,政府對于香港會展業(yè)越來越重視,對國內企業(yè)到港辦展的政策也逐漸放寬,國內企業(yè)不需要經過審批即可到港辦展。例如中國貿促會屬下的華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已先后多次于博覽館舉辦各個主題的大型國際展覽,成果豐碩。有了政府的支持,亞洲國際博覽館可致力于面向全世界的大型國際化展覽和會議。
哈永安說,目前正在著手做的展會,很多都是針對中國產品的推廣工作?!拔覀兛吹?,我們的定位跟國家的方向相配合,國家提倡引進來和走出去,我們展館的定位也如此?!惫腊步忉屨f,目前很多的展會中,有超過70%的展位都是內地企業(yè)的,他們利用香港作為一個向國際推廣的平臺。就以環(huán)球資源系列的電子產品及零件采購交易會為例,2900多個參展商中有逾2200家屬于內地企業(yè),被譽為全球最多內地參展商的電子產品展覽之一。
應該說,亞洲國際博覽館的名稱正好反映了她不單是亞太區(qū)的商貿中心,更彰顯了香港成為“亞洲展覽之都”的標志。
“明年9月,亞洲國際航空展覽會暨論壇將再次于博覽館舉行。這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航空展,屆時會有很多內地和國際企業(yè)參加?!痹?007年,這個航空展首次從新加坡移師到香港舉辦,當時主辦方就認為,如果香港沒有亞洲國際博覽館,就很難把展館遷移到香港舉辦。
哈永安表示,亞洲國際博覽館非常希望與內地合作,推介內地有實力的商品,加強內地與香港在經濟、文化上的合作與交流。同時,內地的展館也可以與亞洲博覽館在展館的管理,以及技術上進行交流,達成資源共享。
立足現在放遠將來
《中外會展》:定位清晰最重要。香港具備舉辦大型國際展覽的條件,這也是亞洲國際博覽館想走的高增值路線。之前您說亞洲國際博覽館不想沿用以往的運作模式,而希望建立一個新的發(fā)展空間,那么,您是如何定位亞洲國際博覽館的?希望把亞洲國際博覽館帶到怎樣的高度?
哈永安:亞洲國際博覽館將繼續(xù)積極配合國家的發(fā)展和香港的定位,發(fā)揮雙向跳板的角色,面向國際。同時,我們希望加強網絡技術和服務水平,達到硬件和軟件的配套。將亞洲博覽館辦成香港的品牌展館。我們希望能夠一直提升我們的平臺,我們作為服務行業(yè),需要隨著市場的變化來不斷的提升我們的服務。在這短短兩年多來,我們的品牌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國際上已經擁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中外會展》:每一個項目,都有各自的特色。有些項目可以馬上幫助場館或產生效益,而有些項目雖然不能馬上產生效益,但可提供軟性、無形的資產儲備。對此,您是如何來評價項目的?在開發(fā)項目上,您會依據怎樣的原則或思路?
哈永安:效益固然重要,品牌的建立亦不容忽視。同時我們需要配合市場進行,香港本身也代表中國的一個特別的展覽地區(qū)。所以我們所做的一切,都配合我們溫總理所指的方向,即多利用香港作為國內企業(yè)向國際推廣的平臺。
《中外會展》:任何展館的經營,都希望充分的利用資源。但是有些展館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后,卻沒有了發(fā)展空間,對此,您是怎么看的?您是如何保證亞洲博覽館擁有持續(xù)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力?
哈永安:我們最大的資源是人才,我們擁有很多有展覽業(yè)經驗的員工,他們努力去海外推廣項目,跟我們的主辦單位進行交流,同時在管理方式,也向國外很多的行業(yè)人士交流,在這方面我們不斷的在提升。
《中外會展》:作為團隊領導者,您是如何加強團隊建設,提升企業(yè)的管理服務水平的?
哈永安:我們從事會展行業(yè),需要不斷的自我提升,因為面對各行各業(yè)。我們在基本的概念、服務的理念上不斷提升,不斷的優(yōu)化,這是其中管理方面的概念;此外,還有團隊的概念,公司管理上需要針對不同層面的員工進行,企業(yè)要朝同一個方向發(fā)展。有方向,所以我們才能一起來改進。因為市場是多變的,客戶的要求也是不斷變化的,所以不可能每一年都一樣。
《中外會展》:在亞洲國際博覽館的工作中,您將如何來形容自己的角色定位?
哈永安:在團隊中,我相當于一個領航員的角色,大家定一個方向,鼓勵我們的團隊朝同一個方向發(fā)展。此外,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客戶的要求,一切以客戶為本。
《中外會展》:在人才培養(yǎng)、開發(fā)方面有哪些經驗之談?
哈永安:我們覺得人才也要國際化,因為在一個國際化的行業(yè)中,要多一點機會看別人,不但要看自己,更要看別人,要研究每一個行業(yè)水平,一些比較好的運作或創(chuàng)新做法,在研究的基礎上提高自己,提倡創(chuàng)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