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先生說:“寫作材料的來源普遍于整個的生活,寫作固然要伏在桌子上,寫作材料卻不能夠單單從伏在桌子上取得?!边@是告訴我們,要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生活如長河,是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但我們不能“拉到網(wǎng)里都是魚”。我們要憑借一雙慧眼,在這條長河里尋覓真實新穎、生動典型、頗有意味的特色素材,更好地滿足寫作的需要。
一、捕捉生活長河里一顆反射太陽光輝的“水滴”。
作家喬葉在《陽光地帶》寫了這樣的事:“中午我回到家,看見母親正在曬被子,我也把被子抱出來,曬在了晾衣繩的兩端……下班回來,我一進家門,便看見了我的被子。與中午不同的是,它們已經(jīng)被曬在了陽光最好的地帶:夕陽將雪白的被里鍍上一層淺淺的金色。而母親的被子卻寂寞地呆在晾衣繩的兩端,房屋的陰影默默地在它身上畫著單調而規(guī)則的幾何圖形。我走到我的被子面前,用手撫摸了一下,它是溫暖的……”文章最能打動人心的是平淡中的真情。作者用善于觀察的眼睛去尋找,用心去感悟,于日常平淡的生活中一個極不起眼的細節(jié)發(fā)現(xiàn)了最不平凡的母愛,寫出了生活的美。
二、搶拍生活長河里一石激起的“浪花”。
作家李森祥在《臺階》中這樣寫道:“啪——那條紅色的紙棍便被炸得粉碎。許多紙屑落在父親的頭上肩膀上,父親的兩手沒處放似的,抄著不是,貼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覺得有許多人在望他,就盡力把胸挺得高些,無奈,他的背是駝慣了的,胸無法挺得高,因而,父親明明是該高興,卻露出尷尬的笑。”象征成功的喜炮聲中,父親在瞬間表現(xiàn)出的手足無措的動作和神態(tài),是多么的生動而又富有深意的細節(jié)啊!生活中靜態(tài)的動態(tài)的某景某物、某人某事、某個思想、某個情感,動人心魄的情景很多,我們要善于搶拍這樣的鏡頭。
三、撿起生活長河邊那枚閃亮的“貝殼”。
作文《珍藏一棵樹》開頭寫道:“在我心中始終珍藏著一棵樹,一棵伸向河心的垂柳,它在暴風雨與洶涌的河水中舞動,像個精靈。”中間寫道:“我急切地搜尋著雨中那棵伸向河心的垂柳。雷聲轟鳴,整個大地似乎都在顫抖,雨越下越大,打在地面,濺起一朵朵水花。那棵垂柳在雨中猛烈地搖晃著,一條條柳枝像狂舞的皮鞭,夾雜著噼里啪啦的聲音在空中呼嘯著,抽打著,迎風飛舞。下面的枝條不時被埋入水面,又掙扎起來,水面蕩起雜亂的波紋。”在景、人、事構成的生活中,時間洗去的是浮泥,留下過去的永遠令人回味的精華。
四、提煉生活長河里“我”個人的故事。
“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我”就是特色?!拔摇钡墓适率恰拔摇背砷L的足跡,是“我”個性思想情趣的集中體現(xiàn),是我們尋覓的最重要的素材,是我們寫作中的“重頭戲”。請看:“老媽在午睡,仔細端詳她,倒覺得她像個孩子了。我輕輕伏下身子,柔柔地親了她一口,然后像完成了件偉大工程開心地笑了。心想,某個夜晚,我躺在媽媽懷里的時候,她曾這樣親過我多少次,而今天,我僅給媽媽一個吻又哪夠?此時媽媽似乎綻開了笑臉,看樣子她做到了美夢;是我的愛意在她夢的港灣里靠岸了嗎?我心里更甜了。這個秘密,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边@種欣賞自我、表現(xiàn)自我的素材收集多了,前后聯(lián)系聯(lián)系比較比較,定有大發(fā)現(xiàn),能做大文章。
五、想像生活長河邊的“石頭吟唱的歌”。
這支“歌”就是在現(xiàn)實生活的基礎上聯(lián)想、想像出的生活??匆韵挛淖郑骸盃颗;ㄉ斐鲇朴魄嗵?,開在綠色的底子上,譜一串藍色的戀曲,吟許多紫色的情詩,總是發(fā)表在云霞燦爛的早晨?!庇蔂颗;利惖漠嬅嫦氲健霸娖?,由牽牛花的動態(tài)想到“發(fā)表”,想像使“一草一木總關情”。再看:“一位拍賣師正在主持一場‘最后自然’的拍賣會。他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個金光閃閃的花盆,接著從盆里托起一株嫩嫩的小芽,說:‘這是世界上最后一株綠色植物,起價100萬。’話音剛落,臺下要價紛紛,經(jīng)過十輪叫價,這株小小的嫩芽竟然賣到了兩千萬元?!币原h(huán)境污染和拍賣會的現(xiàn)實為基礎想像出一個觸目驚心的結果,令人拍案叫絕。
六、字里網(wǎng)間理出生活長河積淀的“寶石”。
我們的生活絕不僅僅像小魚棲生的洞穴那么小,我們有“四維”的廣闊生活,“我”的生活圈子又處于一個更大的生活圈子中。我們要通過博覽群書、上網(wǎng)視聽梳理出“我”的圈子外,更廣闊時空的生活中閃亮的有價值的素材——-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名人軼事,為我所用??聪旅娴奈淖郑骸袄钋逭盏摹环N相思,兩處閑愁’道出了多少情侶的牽掛?!凰g’使牛郎織女望眼欲穿,留下了‘脈脈不得語’的千古絕唱?!短┨鼓峥颂枴分械慕芸酥了酪菜刹婚_他那雙牽掛的手,把‘你要勇敢地活下去’的遺囑含淚留給了心愛的露絲。牽掛是一縷剪不斷的情絲,因為牽掛柳永‘衣帶漸寬’,因為牽掛路易‘魂斷藍橋’。牽掛,它縱串古今;牽掛,它橫貫東西?!苯?jīng)過重組后的這些情節(jié)、思想、情感、語言成了寫作中很厚實的一部分。
七、發(fā)現(xiàn)生活長河里富有地方色彩的東西。
沈從文的《邊城》表現(xiàn)的是湘西人生樣式,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反映的是穆斯林的生活,這兩部作品能成為世界名著,是因為選材富有地域特色,鄉(xiāng)土氣息濃郁,我們作文選材也應這樣。看下面的例子:“船娘把農(nóng)具放在船尾,然后一點篙,早驚跑了船頭的魚兒。岸邊芳草萋萋,桃紅柳綠,濃濃菜花香里,船娘已亮開嗓子,一支曲子滑行在河面上?!边@是蘇北東臺水鄉(xiāng)生活。再看:“藍天下,沙灘上橫臥著一條大漁船。幾十號木工整齊地分列船身兩側,領作師傅掄起斧子,用力敲擊,發(fā)出有板有眼的‘噠噠’音,所有木工排山倒海般地齊聲應和。海浪伴奏,鷗鳥助興,排斧聲驚天動地。”這是蘇北東臺漁家生活。我們?nèi)绻馨l(fā)現(xiàn)典型環(huán)境里典型的人和事,寫作必然高人一籌。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曹雪芹)。人情世故關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倚窗遠眺,我們不僅看到外面的風景,而且感受到現(xiàn)代文明的氣息;環(huán)顧四周,發(fā)生在“我”身邊的每件事和行走在“我”身邊的每個人的言行舉止,都時時裝點豐富著“我”的生活。只要敏銳地觀察、深入地體驗、廣泛地閱讀、積極地思維,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生活無處不飛花”,特色素材處處有。
江蘇省東臺市富安鎮(zhèn)中學初中語文教研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