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霍 丁
如果如何將消費者培養(yǎng)成品牌的瘋狂粉絲的?為什么只要用過一件,就想要擁有成系列、成套的蘋果產品?
為什么蘋果產品更新?lián)Q代時,同樣的功能、少許的更新,仍能夠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蘋果的行銷術堪稱業(yè)界的教科書,Cult of Apple的形成也是當時IT界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一種奇特現(xiàn)象。從最初的蘋果電腦、iPod、iPhone、iTouch等等,蘋果的行銷手段、效果和成績也在逐步升級。
看這神秘的、有趣的、時尚的、性感的甚至連模樣都顯得俊俏的蘋果,如何將龐大的“粉絲”基礎和良好的產品口碑演變?yōu)橐环N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
想知道一顆蘋果引發(fā)的狂熱有多瘋狂,不說別的,就說那些粉絲對蘋果公司產品所產生的問題的忽視度吧。其實在科技界,蘋果所面臨的壓力相當巨大,它的成功和失敗從來都是硅谷博客圈的頭條新聞。即使當它的產品偶爾出現(xiàn)問題,在業(yè)內人士那里完全可以被當成爆炸性新聞,但大多數(shù)粉絲卻依然癡心不改,仿佛完全沒有注意到那顆果實附帶著的一些不經意的瑕疵。
這應該歸功于蘋果公司那些深諳用戶心理的品牌廣告,還是所推出的一系列高科技產品的含金量?其實無論我們如何在這之間較勁,而“蘋果”早就蜚聲世界……并影響和改變著世界。
特立獨行賣Apple
說到較為傳統(tǒng)的4P(Place、Price、Promote and Product)行銷手段的蘋果電腦,我們應該會記得,時至今日,這仍是一臺為所有玩轉設計的前衛(wèi)青年津津樂道的“玩具”和工作伙伴。
追溯到1976年的一天,因“思想獨特而混亂”被開除出大學的喬布斯看到了莫斯技術公司的一則廣告——“最新生產的6502微處理器芯片售價僅20美元”。于是和同樣是微電子發(fā)燒友的沃茲尼克立刻買回芯片,開始了APPLEI的設計,當年4月1日,喬布斯以自己最喜歡吃的蘋果為這臺只用一個電路板、芯片和其他部件、鍵盤、視頻顯示器組成的看上去挺丑陋的個人電腦命名為APPLEI。
富有遠見的喬布斯和沃茲尼克決定自己組建公司來發(fā)展這臺電腦,并發(fā)揮個人的銷售天分獲得50臺的APPLE訂單,第一次打開了蘋果電腦的市場。
1981年11月,蘋果電腦公司與Beatles樂隊所屬的蘋果唱片公司達成協(xié)議,允許在計算機產品中使用Apple這個名稱,由此蘋果成了電腦的代名詞。
不是沒有噩夢,和電腦巨頭IBM的斗爭失敗,微軟Windows95的發(fā)布,讓蘋果接連受挫。
但是面對如此困境,喬布斯卻決定加大對蘋果的廣告宣傳,使廣大用戶改變對蘋果的印象,側重對時尚年輕用戶群的“攻擊”。隨后的一年,喬布斯推出——iMac臺式電腦。帶領蘋果公司從“死亡的邊沿”走了回來。比爾·蓋茨曾這樣評論喬布斯:“我不過是喬布斯第二,在我之前,蘋果電腦的飛速發(fā)展給人以太深的印象。”粉絲們從此一致認為:蘋果電腦其實更像是一件藝術品,而不僅僅是產品,蘋果電腦是潮流的驕傲,而不僅僅是一臺電腦——它永遠特立獨行。
玩轉EQ賣iPod
在某種程度上,iPod并不關心消費者使用方便與否,而是悶頭把設計做到最出位的一件產品。
記得幾年前,每個人都幻想著能擁有一款蘋果MP3,不管是iPod mini還是iPod photo。
2001年,Apple推出第一款iPod。雖然體積大上很多,但是以優(yōu)異的工藝設計贏得用戶愛戴。此時的iPod只能給Mac電腦用戶使用,因此一開始的使用族群大半是蘋果電腦的狂熱愛用者。2002年3月20日,距離第一臺iPod問世不到半年,第二臺容量更大的iPod推出。這臺定價499美元的iPod推出時,原先399美元的并沒有降價。換言之,這臺新機種的目的并不是用來取代舊機種,因為蘋果電腦要功能溢價拉高銷售毛利與營業(yè)額。
2002年6月17日,20G容量的新iPod推出,定價499美元。舊款價格分別往下降。一方面是因為制造成本下降,一方面也隱含了蘋果想通過降價擴大銷售的EQ。
2004年1月6日,iPod mini推出。容量4G售價249美元,在全球所有能夠容納高達千首CD品質歌曲的便攜式音樂播放器中,iPodmini的體積最小,重量僅103克。具有超級便攜的輕型鋁質機身,更有5種亮麗的顏色可供選擇。能存放5000首歌曲的iPod U2紀念版就更別提了。這簡直就是jPod與U2樂隊合作的一款藝術品,處處散發(fā)著經典的誘惑。
至于iPod shuffle,雖然讓人覺得并不方便,然而這種表面上的“叛逆”,更加吸引消費者,尤其是一些早期的粉絲用戶群,因為他們多金又大方,對品牌忠誠還會重復消費。所以即使當2001年128MB的MP3隨身聽當?shù)罆r,不少人依然愿意花錢購買容量大上40倍的iPod。
直到2005年1月11日,99美元的iPod shuffle誕生了。此時蘋果正式攻占大眾市場。
神神秘秘賣iPhone
隔一段時間就推出一些消息,只會讓這件產品的吸引力加倍,1億美元的推廣費用可不是白花的。iPhone手機的上市,轟動一時,甚至有粉絲連夜排隊搶購,更成了若干手機設計人士靈感枯竭時照抄的樣板。
最奇妙的是,自從iPhone面世后,以前通常都是運營商說了算的世界,演變成話語權部分轉移到手機商那里了。iPhone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速度極快,操作非常人性化……
市場調查公司ZOL在中國市場專門針對iPhone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70%受眾支持iPhone在中國上市(如果價格合理)。
但是即使如此,到今日國內消費者要擁有一臺iPhone還是需要通過購買水貨或者走進口渠道的方式。和其他產品不同,蘋果這次居然不太重視iPhone在中國的市場,又或者說,其實它很重視,只是更樂意用“神秘”的低調方式來推銷這款手機?
如果蘋果像H P、Sony等跨國公司一樣,進一步提升中國市場在全球組織架構中的地位,它該怎么做?事實上,我們都知道,蘋果從來不吝在中國市場的投入,比如去年在推銷iPod系列產品時,它在亞太市場某一個季度的宣傳費用是600萬美元,其中大部分用在了中國。這是任何一個同類廠商都拿不出來的經費。
而目前的蘋果,面對iPhone的銷售,也許只能繼續(xù)“偷偷摸摸”和“神神秘秘”了。
一出驚艷賣MacBook Air
蘋果是如何把龐大的中國“粉絲”基礎演變成現(xiàn)實的購買力的?答案就是,蘋果精通從專業(yè)化到多元化、個性化的轉變,不僅在專業(yè)領域聲譽卓著,懂得在強大技術背景的基礎上給自己披上時尚外衣,打破了行銷專家“不能改變品牌定位”的斷言。
于是當2008年1月15日,在美國舊金山Mac World大會上發(fā)布MacBook Air筆記本電腦,一下子吸引了全世界目光。MacBook Air在現(xiàn)今技術所能達到的基礎上提供一種近乎極致的輕薄,掀起筆記本市場的時尚新風潮。
這款目前世界上最輕最薄的本本,最初通過一封郵件和你邂逅,就如在日本東京,蘋果粉絲們在拿到蘋果MacBook Air之后,將它從官方郵寄的袋子里拿出來,又裝進一只大信封中……接下來通過廣告攻陷眼球,于是它所帶來的影響力立刻超越了原來的蘋果粉絲,連以前還沒有被蘋果文化俘虜?shù)南M者也難抵魅力,更在不同的國家用上不同的廣告。
很多品牌的筆記本電腦在外形設計上非常相似,而蘋果出品的本本,其核心價值便是“個性和美感”。更巧妙的是,它令粉絲們沖動到以“本”代刀,切面包、火腿。甚至H P全球游戲事業(yè)部首席技術官拉爾·蘇德在慶祝生日時,也是用MacBookAir切開了巧克力蛋糕。這些舉動令一臺電腦不再僅僅是高科技產品,更是一件娛樂人心的,給生活帶來無窮趣味的寶貝。
去年,位于曼哈頓的蘋果iStore旗艦店開張,其地理位置及標志性的三層玻璃臺階顯示了它的不同價值。底層展示的是蘋果的臺式機及筆記本產品,而樓上則是蘋果的iPhone及iPod區(qū)域,以及筆記本展示區(qū)。其他人性化的設施例如提供免費的Finalcut及Aperture軟件教學資料的Pro Labs,像酒吧吧臺似的問訊處,專為小孩子準備的兒童座位……無一不體現(xiàn)出蘋果式的體貼和直達人心。
TIPS:
起家
1976年4月1日愚人節(jié),“蘋果”電腦公司在喬布斯養(yǎng)父的車庫誕生,公司的第一個雇員是喬布斯的妹妹。
148%2001年以來,蘋果憑借iPod創(chuàng)造了148%的營收增長。
冠軍
全球100家最具創(chuàng)意的公司排行榜,創(chuàng)意高產戶美國蘋果電腦高居榜首。永遠最新、最炫,讓人最愛不釋手的蘋果,行銷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