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跳
母親 再過一會兒
兒子就要往下跳了
跳向汶川,跳向呻吟
傘具已記住教官的囑咐
傘包裝滿了祖國的叮嚀
母親 兒子這一跳可能永生
畢竟是6000多米的高度呵
厚厚的云層 猶如深深的陷阱
這樣的高度 是平時訓(xùn)練的十倍
也就是說 有十倍的危險
正在下面等著我們
母親 兒子這一跳也許會成功
既然災(zāi)難可以突然發(fā)生
奇跡也可能幸運地降臨
如果是那樣
我會讓奇跡再創(chuàng)奇跡
我會用幸運搶救不幸
我會以普通一兵的行動
詮釋一些偉大的命題
比如小我與大愛
比如軍隊與人民
艙門已經(jīng)徐徐打開
白云匆匆涌進來報訊
我似乎聽到了汶川在呼救
那就是我起跳的命令
再見吧,懷我十月的母親
如果這一次不能回來
我依然會選擇你來投生
再見吧,養(yǎng)我千日的祖國
如果這一跳能夠成功
我會為你救出很多的母親
這一刻
這一刻 我低下了幸運的頭
為在汶川地震中
不幸消逝的生命
我以無神論者的信仰
向蒼天發(fā)出虔誠的祈求
我祈求驟停的心不要牽掛
我祈求忽殞的魂不留傷口
我祈求天堂的路上不要余震
我祈求結(jié)伴的同胞一路走好……
這一刻 中國低下了堅強的頭
悼念在汶川地震中
被不堅強的房屋奪命的亡靈
汽笛向世界莊嚴地宣讀承諾
國旗降到國人沉痛的胸口
承諾不幸的孩子將被幸福抱走
承諾孤寡的老人不會留下孤苦
承諾廢墟上重塑天府的美譽
承諾學(xué)校將蓋起抗震的新樓……
這一刻 十三億人的責任
被定格成默哀銘記的姿勢
這一刻 全世界都相信
中國,人民的鮮血不會白流
作者簡介
邱濱玲,男,1951年出生,1974年開始發(fā)表詩作,中國作協(xié)會員,現(xiàn)供職省某通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