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地文友慕名來到筆者家鄉(xiāng)四川省什邡市,想看看久負盛名的什邡八景之一的印月井,我陪著他一起漫步到位于城關北門的印月井原址。記憶中的印月井早已沒有了蹤影,散發(fā)著現(xiàn)代文明氣息的鋼筋水泥街區(qū)之間,只有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
早在明清之時,什邡古城北門原永正門外的筏子河與護城河交匯處,有一拱形石橋,橋下碧波蕩漾,流水清冽。河邊有一天然泉眼,當?shù)厝艘?塊石板將其圍成井形。由于常年泉竅興波,泉水清澈見底,特別在月明星稀之夜,井中常印明月,故稱印月井,旁邊的拱橋則稱印月橋。岸邊有清代嘉慶年間豎的石碑,上刻“古印月井”4個大字。有詩云:“傳是仙女菱花鏡,井泉印月月長圓。人生幾得長圓夜,長住甕城抱月眠?!睋?jù)清代嘉慶版《什邡縣志》載:“清康熙二十年,辛酉仲冬望日,本朝陶世熙邑人,寫有《重修印月橋序》。序中謂:‘城之北陌,井苜而深,昔稱邡江印月處,方亭八景之一也?!?/p>
相傳20世紀30年代,什邡名士李吉玉在一盛夏之夜,由于酷暑難眠,夜靜更深獨步印月井邊,此時天上皓月當空,印月古井波光粼粼,眼前此景使他文思泉涌,不經(jīng)意間聯(lián)想起成都望江樓崇麗閣當時尚無人對上的千古奇聯(lián):“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庇谑怯|景生情,脫口而出:“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睆膬热莸叫问蕉脊し€(wěn)、貼切,真可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據(jù)說20世紀50年代末,國家主席劉少奇到成都時,曾在望江樓下誦讀那幅千古寺聯(lián)。劉少奇的隨從中有人介紹說,有個什邡人對出過下聯(lián),“印月井,印月影……”劉少奇聽后不禁拍手稱絕。
20世紀50年代,筆者在什邡中學讀書時,課余時間常常邀約兩三個同學去印月井游玩。特別是夏天,在井中溢出的清淺冰涼的泉水里嬉戲,真讓人流連忘返,樂不思歸。每年幾個佳節(jié),常有僧侶、道士在此“清水”、祭祀。河壩街、小花園街一帶的居民,祖祖輩輩都飲用印月井水。記得那時的河壩街沿岸為吊腳樓,茶店、飯館、煙攤和川劇堂子,順著彎彎的青石河街伸向城內。白天品茶看戲的、引車賣漿者絡繹不絕。沿街叫賣聲,伴隨茶桌上的談天說地聲、飯館門前招攬食客聲、飯館內跑堂幺師喊號吆喝聲,匯成一曲繁華市井的交響樂,熱鬧非凡。如今這一切和印月井的盛景早已杳無蹤跡。
(責編 何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