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邁進中學校園的那一刻起,你就成了自己的設計師,你手里正握著一支五彩的筆。在中學這張白紙上,你要為自己畫最新最美的圖畫;你要在自己鋪就的路上,留下一串串堅實的腳印。
為什么走進中學就是走進了自己的一張白紙?你問。
也許你從沒想過,無論你在小學時成績有多么優(yōu)秀,無論老師和同學曾多么喜歡你,那些都已經(jīng)畫上句號了。在新的學校,一切要從零開始。努力學習,爭取成績一路領先;和同學友好相處,以獲得多數(shù)人的認可與接納;為班里做事,讓老師看到你的聰明才 干……這些,需要一點一滴的努力。
既然一切從頭開始,那就請你記住: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對人真誠,熱心助人
走進新的學校,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會給人帶來心理壓力,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人會感到孤立無援。怎么辦???你有點兒著急了。記住喲——快快熟悉你的校園,熟悉你的班級,熟悉你的同學和老師。
主動和周圍的同學搭話,熱情地為新集體做事。初來乍到,大家可能會觀望、等待,或者面對陌生的人與環(huán)境不知所措。問問身邊同學的名字,盡快把對方記住。老師要發(fā)新書了,主動去協(xié)助;班里的值日表還沒排好,你就動動手,打掃衛(wèi)生、擦擦桌椅……無形中,你就和同學、老師熟悉了,陌生感會很快消失。
有位剛上中學的女孩,她在新集體里一個熟人都沒有。她很不開心,不知怎樣和同學相處。后來,她轉念一想:肯定有和自己處境相同的人。她留心觀察,果然好幾個同學都是獨自走進新集體的,他們也沒有朋友。女孩將獨處的他們聚在一起,樂呵呵地幫老師搬書去了。排座位、發(fā)新書,他們忙著為班里的同學服務。沒幾天,他們就和同學們“混”熟了。女孩的經(jīng)驗是:對每位同學都要真誠,要微笑。學學這位女孩,如何?
長大的感覺,真好啊
從小學到初中,你體會到變化了嗎?僅僅一個暑假,你最大的變化是:感受到“自我”了。我,是一個獨立的人;我,可以試著單獨處理問題了;我,有了單獨的小房間;我,開始避開父母寫日記了……突然間你發(fā)現(xiàn),自己說話時,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那個字竟然是——我!
祝賀你,你長大了!
小學生特別崇拜權威,聽父母的話、聽老師的話,這早成習慣了。別小看這個暑假,兩個月的時間,你不光個子長了半頭,心態(tài)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以后的日子里,有時你會不由自主地和父母產生摩擦,也可能覺得老師不再具有權威性。這很正常,這是自我意識在逐漸生成,是小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現(xiàn)。
不過,父母和老師的話還是要聽的,他們對你的愛、對你的責任是不容懷疑的,而父輩們的經(jīng)驗會提供給我們很好的借鑒。
“啊,我是大人了,長大的感覺真好!”你雀躍。既然如此,你要慢慢學會用大人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用大人處理事物的能力去解決問題。比如:遇事要冷靜,做事要細心,學習要努力,對人要熱情……說這些不是在喊口號,不是的,你要是細細品味就會明白,做到哪一項也不是很容易啊!
所以,長大是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學習壓力,撲面而來
“聽說上了中學,我們的成績就會下滑,是真的嗎?”很多同學在擔心。
進入中學后,前幾次考試的成績很可能下降,這很正常。因為中學和小學的教學方法不同,要記住的知識點比小學多,并且要求靈活運用,初一新生最初掌握起來是有難度的。不過,時間稍長大家就能夠適應了。
快點兒熟悉課本,盡快適應老師的講課方法,這是問題的關鍵。中學老師會集中講解難點、要點,并且講過的內容一般不再重復。如果,初一新生在課堂上時玩時聽,功課就很容易落下了。
中學老師經(jīng)常要求——學新課前做好預習。翻翻書,隨便看看那不是預習,預習是把第二天的功課盡可能看懂,不懂的地方,要在課堂上重點關注。課上不懂,主動找老師,難題最好當天解決。
上中學,的確比上小學難度大很多。但鋪就中學生的成功之路也是有秘訣的。那就是——制訂學習計劃,有效利用課余時間;上課認真聽講,課后復習、預習;同學之間多交流,師生之間多談心;遇到不懂的問題主動問老師;多動腦,學知識重在理解;學理科,要慢慢學會抽象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