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北方地區(qū)屬石灰性土壤,土壤中普遍缺乏有效鐵、鋅、硼等微量元素,從而導(dǎo)致果樹易患黃葉病、小葉病、縮果病、腐爛病等生理病害。泊頭市鴨梨研究所研制的ZWQ-1濃縮型果樹復(fù)壯復(fù)綠3號是防治果樹生理病害的有效藥劑,它含鐵、鋅、硼等樹體必須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激活劑、轉(zhuǎn)化劑、緩釋劑等,劑型為膠囊型。是取代葉噴矯治果樹生理病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正常樹可作為施肥使用,具有速效且持久的功效,1次樹干注藥效果可以維持3年以上。
該方法使用后15天左右葉片開始變綠,25天左右葉片葉綠素恢復(fù)正常,新生長嫩葉較原病葉增長1倍以上,葉綠素增加5~10倍。產(chǎn)量可提高30%~80%,黃化極嚴重樹產(chǎn)量可提高數(shù)倍。使用當年可使腐爛病病斑大部自行脫落,樹勢強壯,抗病能力大幅提高,新梢生長量可增加3~5倍,豐產(chǎn)豐收,提高了果品品質(zhì)和產(chǎn)量。膠囊更適用于棗甲口愈合不良造成的黃葉,桃、葡萄、杏黃葉,梨、蘋果等果樹均可使用,也可用于城市觀賞樹種黃化失綠。
使用方法:
(1)打孔采用弓搖鉆,鉆頭粗度8毫米,打孔深度成齡樹6~7厘米,采用斜向下打孔方法,將孔中的鋸末一定用弓搖鉆掏凈,小樹采用加大傾斜度辦法打孔,深度可適當減小。打孔部位在兩主枝中間下部30厘米以下,成齡樹全樹3~6個,小樹1~2個。
(2)計算公式如下:每株樹使用粒數(shù)=0.1×[樹干半徑(厘米)]2。比如樹干半徑為10厘米,那么全樹需0.1×(10)2=10粒,具體使用量可上下浮動20%。
(3)打孔完成后,將膠囊放人孔中,用鉆頭將其頂入孔中,然后用力將膠囊頂破,以利木質(zhì)吸收,再向孔中用瓶子倒入少量水,如樹粗可將第2?;虻?粒用同樣的方法頂入孔中,再向孔中倒入少量水,最后用泥將孔封住,然后用塑料膠帶將口封嚴。
(4)一切工作完成后,將病樹及時澆一水,如沒條件可不澆,但變化會慢一些,雨季地濕可不澆水,及時澆水會縮短病樹恢復(fù)時間和提高效果。也會減輕施用過量引起的葉片焦邊或落葉。如發(fā)現(xiàn)有個別小枝出現(xiàn)葉片焦邊和落葉,不必驚慌,這說明藥劑充足、效果好。
(5)打孔的部位完全按果樹輸液打孔的辦法操作。
(6)該技術(shù)可以全年使用,有病早治,以免造成樹體死亡或減產(chǎn)。
注:無論樹體腐爛病、黃葉病、小葉病多么嚴重,只要有樹皮連接的地方就可治愈,使樹體重新旺長,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