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棗質地酥脆,口感甜潤,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青睞。有廣闊的國內外市場。過去由于種種原因。鮮棗供應期很短。棗采收后主要進行晾曬干制(紅棗)或加工成蜜餞。經(jīng)濟效益不高。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保鮮技術的進步,鮮棗供應期延長,經(jīng)濟效益成倍增加,大大提高了采后附加值,增加了農(nóng)民收入。
1 采后生理與貯藏特性
多數(shù)研究認為,棗果屬于非呼吸躍變型果實。棗果采后呼吸強度很高,約為紅富士蘋果的2.3倍,這是鮮棗果實不耐貯藏的一個重要原因。棗果成熟過程中乙烯釋放量很低,和其他躍變型果實相比,乙烯對棗果采后品質的影響較小。
鮮棗表皮結構蠟質層較薄,果皮保水性能較差。采后在自然狀態(tài)下會很快失水皺縮。研究表明,鮮棗失水速率是蘋果的5~7倍,而且成熟度越低的果實失水越快。因此,加強保水措施是鮮棗貯藏的關鍵之一。
棗果實由于糖分較高。呼吸旺盛,加之易受機械傷害。采后極易發(fā)生缺氧呼吸、酒化以及發(fā)霉腐爛。密閉和通風較差的環(huán)境都會導致棗果實的發(fā)酵,傳統(tǒng)的加工醉棗(酒棗)的方法正是利用了這一特性。果肉發(fā)酵引起的軟化和褐變是導致鮮棗難貯的重要原因。鮮棗果實對貯藏環(huán)境中的二氧化碳特別敏感,高于5%的二氧化碳會加劇果肉的軟化褐變:鮮棗比較耐低氧。在無二氧化碳條件下,鮮棗可忍受15%的低氧。
鮮棗的耐貯性因品種不同差異很大。一般來說,晚熟品種比早熟品種耐貯;鮮食制干兼用品種較單純鮮食或制干品種耐貯;抗裂果品種較耐貯;小果型品種或大果型中果肉較疏松的品種較耐貯。在主要栽培品種中,山西的襄汾圓棗、臨汾團棗、太谷葫蘆棗和蛤蟆棗等耐貯性較好,而郎棗、駿棗耐貯運性最差,屯屯棗、相棗、墜子棗耐貯運性居中。在河北、山東和北京產(chǎn)的冬棗和雪棗最耐貯,其次為北車營小棗、蘇子峪小棗、長辛店脂棗和金絲小棗。婆棗和斑棗最不耐貯。
棗的成熟期各地不一,一般多在9月份成熟。棗果成熟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果面綠色漸退,變?yōu)榘咨廖⒓t色,味甜質脆,為脆熟期,鮮食、貯藏棗果均在此階段采收;此后,果皮轉紅,果肉糖分提高,水分減少,為完熟期,此期采收一般用于干制。需注意的是,用于貯藏的棗果必須無傷采摘,最好人工逐個采摘。嚴禁用木桿敲打震落。另外,為了提高鮮棗的耐貯性,在采前半個月對樹冠及棗果噴灑0.2%氯化鈣溶液,還可噴150倍液的高脂膜、過碳酸鈉,能防止霉菌感染。
棗果實的冰點比一般水果低,在5℃左右,因此冷藏的最適溫度為-3~2℃,氣調貯藏時以0℃為宜,相對濕度95%以上。
可見,采用低溫、高濕、低O2、超低CO2、防腐的綜合技術措施,是貯藏好棗果的關鍵。
2 鮮棗貯藏方法
2.1 常溫貯藏
挑選半紅的無傷鮮棗,在陰涼潮濕處鋪3~5厘米厚的濕沙,上放一層鮮棗,再鋪一層濕沙,進行沙棗層積,如此堆高至30厘米左右。為防止沙子干燥,可定期用少量清水補充濕度。用此方法可貯藏1個月左右。
2.2 窯洞貯藏
果實采收后,挑選無傷棗果入窯,預冷12小時,然后裝入0.01~0.02毫米厚的無毒聚氯乙烯或聚乙烯薄膜袋中,每袋容量不超過2.5千克,袋中部兩側各打兩個直徑約1厘米的小孔。果袋最好豎著擺放在多層的貨架上。貯藏期間應注意管理窯溫,定期觀察袋中果實的情況,當果實原有紅色變淺或有病斑出現(xiàn)時,說明果實已開始變軟或腐爛。應及時出庫銷售。用此方法。襄汾圓棗、蛤蟆棗可貯30~60天。脆果率70%以上;贊皇大棗、駿棗、郎棗等品種可貯20~40天。
2.3 冷藏
研究表明,冰點以上的最低溫度是多數(shù)棗品種貯藏的最佳溫度。根據(jù)測定,鮮棗在半紅采收時,冰點均在-2℃以下,為了避免凍害,鮮棗的冷藏溫度最好控制在-1℃左右。貯藏方式可采用打孔袋或用紙箱、木箱、塑料周轉箱等內襯塑料袋等方法。打孔袋貯藏同窯洞貯藏中介紹的方法基本相同。采用箱內襯塑料薄膜方法時。最好用0.03厘米厚無毒聚氯乙烯薄膜,每箱容量不超過10千克。裝果后袋口不能封死。對折掩口即可。掩口前。應敞口充分預冷,待果溫降至接近貯藏溫度時。再掩口封箱碼垛貯藏。果實在貯前最好做預處理,如用2%CACI2+30毫克/千克CA3浸果30分鐘,可提高果實的貯藏效果。
2.4 氣調貯藏
不同品種棗果對氣體成分的要求不同。一般來講,鮮棗氣調貯藏時溫度應控制在-1~0℃,相對濕度95%以上;O23%~5%,CO2<2%。氣調貯藏的果實,入庫前應做防腐處理。應用氣調貯藏,可將襄汾圓棗、臨汾團棗、永濟蛤蟆棗、尖棗、北京西峰山小棗、冬棗、雪棗等耐藏品種貯藏3.5~4個月,金絲小棗、贊皇大棗、梨棗等貯藏2~3個月,脆果率70%以上。
3 紅棗貯藏技術
鮮棗經(jīng)烘曬干制后的產(chǎn)品稱為紅棗。用于貯藏的紅棗,要干燥適度,無破損,無病蟲,色澤紅潤,大小整齊,紅棗含糖量高,具有較強的吸濕性和氧化性,因此貯藏期間應盡量降低貯藏溫度和濕度。抑制微生物的活動。
棗果貯存量少時,可用缸(壇)貯藏,缸(壇)口用塑料薄膜扎緊密封,置于陰涼處,可安全度夏。大批量貯藏時,采用麻袋碼垛貯藏。碼垛時,袋與袋之間、垛與垛、垛與墻之間要留有空隙,以利于通風散熱。多雨季節(jié),在每袋紅棗外再套一條麻袋。有利于隔絕潮氣,而且要注意關閉庫房的門窗和通氣孔。在外界氣溫低且干燥時,應經(jīng)常通風,以排出庫內潮濕空氣。南方地區(qū)高溫多濕,梅雨季節(jié)應使用冷庫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