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捷(jié)列夫(1834-1907),俄國著名化學家,發(fā)現(xiàn)了化學元素周期律,為現(xiàn)代的化學研究(yánjiū)做出了重大貢獻。
門捷列夫出生在人煙稀少的西伯利亞。小時候他特別愛提問。
有一次,門捷列夫跟著一個名叫馬克西姆的大叔來到了媽媽經(jīng)營的玻璃工廠的車間。他看到工人們拿著長長的鐵管子伸進爐子里,又迅(xùn)速抽出來,使勁一吹,另一頭就冒出了一個前頭粗、后頭細的紅泡泡來。過了一會兒,紅泡泡就變成了透明的玻璃瓶子。
“這是怎么回事?”門捷列夫歪(w?。椋┲X袋問,“大叔,鐵管里怎么能吹出玻璃瓶子來呢?”“光靠吹是吹不出來的!”大叔笑著搖了搖頭,“那是因為鐵管的另一頭從爐里蘸(zhàn)了溶液(rónɡyè)?!薄叭芤菏鞘裁礀|西呀?”門捷列夫問?!笆巧匙?、石灰石、純堿(jiǎn)等原料摻(chān)和在一起,放在爐子里燒化而成的?!薄芭?!我明白了?!遍T捷列夫點了點頭,接著又問:“為什么這些溶液能變成透明的玻璃呢?摻別的東西燒化了也能變成透明的玻璃嗎?”
“那可不行!”馬克西姆大叔擺著手說,“弄不好要變成一堆石頭疙瘩(ɡēdɑ)哩!”“那是為什么呀?”“究竟為什么,我也不明白。回家問你父親吧,他書讀得多,有學問?!?/p>
回到家里,經(jīng)過父親的講解,門捷列夫不僅初步明白了制造玻璃瓶的道理,而且對化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這種好問的精神,也促使他在化學的路上走得更遠,最終成為了赫(hè)赫有名的化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