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有一則寓言,說一個老婆婆種了一大片玉米。秋天來了,那支顆粒最飽滿的玉米棒兒自信地以為老婆婆一定會先掰下自己,但是老婆婆沒有這樣做。直到最后,由于烈日的曝曬,大雨的洗禮,玉米棒兒的顆粒變得堅硬無比。這時,老婆婆才摘下了它并高興地說:“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呀,用它作種子,明年我一定會有更好的收成?!?/p>
②玉米棒兒承受了風(fēng)吹日曬。最終迎來了老婆婆的認(rèn)可。承受,使它走向美麗和成熟:承受,使它彰顯出生命的輝煌。
③人生難免要承受。人生的旅途不可能一路平坦:生意虧本,愛情受挫,親人別離,病魔纏身……面對這些災(zāi)難性的打擊,不要計較一時的榮辱,也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相信自己,踏踏實實地走自己選定的路,認(rèn)認(rèn)真真地做好自己應(yīng)做的事,你也會成為“最棒的玉米”!
④人生貴在承受。承受是一種hán( )養(yǎng),一種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氣度和坦蕩;承受是一種勇氣,一種使出渾身解數(shù)、竭力負(fù)擔(dān)、呼出大氣的形象和魄力:承受是一種力量,一種拒絕流俗、弘揚(yáng)正氣的凸顯和舒展,是為了實現(xiàn)自我的一種磨煉,是為了尋求進(jìn)發(fā)所作的自我蓄積。承受是一種修養(yǎng),一種xiāo(
)灑,一種境界,一種偉大。
⑤人生在承受中升華。史鐵生在延安“插隊”時,因病導(dǎo)致雙腿癱瘓。當(dāng)時年僅二十一歲?;氐奖本┖?。又因病情加重只能在家療養(yǎng)。然而,他沒有放棄,承受住了病痛的折磨,在病床上寫下了《我的遙遠(yuǎn)的清平灣》、《我與地壇》等名篇佳作,用殘缺的身體表達(dá)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用他所體驗到的生命的苦難,苦苦追求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人類靈魂的深處進(jìn)發(fā)。這種勇氣和執(zhí)著,深深地喚起了人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思索。他也因此成為了“當(dāng)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⑥讓我們勇敢地承受吧,用承受支撐生活,在承受中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我,奉獻(xiàn)社會,無愧后世。
⑦生命需要承受。微笑著面對生活中應(yīng)該承受的一切,你的人生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選自《演講與口才》2008·6,有改動)
閱讀訓(xùn)練
1,給下列加著重號的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曝曬( ) 渾身解數(shù)( ) hàn( )養(yǎng) xiāo( )灑
2、本文的中心論點(diǎn)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④、⑤段的順序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調(diào)動你的閱讀積累。寫一個名言警句來充實本文的論據(j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是如何看待“承受”的?請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wù)勛约旱母惺堋?/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瑞蘭設(sh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