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1日傳來一個好消息,第6屆“威凱房地產(chǎn)杯”全國象棋排名賽在北京交通飯店閉幕。上海19歲小將謝靖一舉奪得冠軍,并晉升為特級大師,至此中國象棋男子特級太師共有27人。筆者現(xiàn)就這27位特級大師的“身世”加以解讀。
解讀之一:特級大師知多少
建國以后周家體委(總局)先后授予27名棋手男子特級大師等級稱號,他們分別是:楊官璘、王嘉良、李義庭、孟立國、蔡福如、徐天利、許銀川、呂欽、胡榮華、趙國榮、徐天紅、陶漢明、柳大華、李來群、于幼華、鄭一泓、莊玉庭、萬春林、卜風(fēng)波、劉殿中、林宏敏、王斌、苗永鵬、洪智、趙鑫鑫、陳寒峰、謝靖。
解讀之二:條條大路通特大
1982年的規(guī)定最為嚴(yán)格,必須在水平最高的全國象棋個人賽中獲得3次冠軍才能晉升特大。因此,1982年國家體委授予的首批特大只有兩人,一個是上海胡榮華,另一個是廣東楊官璘。
到了1984年,特大標(biāo)準(zhǔn)被放寬,凡一次全國個人賽冠軍或3次全國亞軍、季軍可晉升特大。由此李義庭、柳大華、李來群、呂欽、許銀川、王嘉良、趙國榮、徐天紅、陶漢明、洪智、趙鑫鑫先后踏進(jìn)這個“門檻”。
到了1998年,特大“門檻”再次被降低——出臺4次全國個人賽前6名就可以成為特大的規(guī)定。這樣一來,蔡福如、孟立國、卜風(fēng)波、徐天利、林宏敏、劉殿中、于幼華躍進(jìn)特大“龍門”。這次放寬的幅度是最大的,一下子使當(dāng)年僅有8人的特大隊伍擴(kuò)容到了15人,但是這期間有的人早已淡出棋壇,特大真的變成了一種榮譽(yù)。
同年,中國象棋協(xié)會又增加了3年內(nèi)兩次獲得全國個人賽亞軍和季軍者也可晉升特大的規(guī)定。這使得2001年全國個人賽亞軍、2003年全國個人賽季軍獲得者王斌晉升為特級大師。
又是在這一年,晉升特大又多了一條途徑,不再非得在水平最高的全國個人賽上創(chuàng)造佳績才行,凡在新增的全國象棋大師冠軍賽中一次奪冠且勝率超過76%,或兩次奪冠者均可成為特大。于是莊玉庭、萬春林、鄭一泓、苗永鵬、陳寒峰躋身特級大師的隊伍中來。
2007年第5屆“威凱房地產(chǎn)杯”出臺一條新政策,冠軍可以直接晉升特大,當(dāng)年北京蔣川被胡榮華擋在門外,戲劇性的是2008第6屆“威凱房地產(chǎn)杯”上胡榮華的弟子謝靖奪冠,并借此成為中國目前最年輕的男子特級大師。
解讀之三:特大“成色”值幾許
從取得特大的不同途徑,我們可以略加分類,冠軍級特大13人:楊官璘、李義庭、胡榮華、柳大華、李來群、呂欽、徐天紅、趙國榮、許銀川、陶漢明、于幼華、洪智、趙鑫鑫;國手級(全國個人賽取得過前六名的)特大;王嘉良、蔡福如、孟立國、卜風(fēng)波、徐天利、林宏敏、劉殿中、王斌、萬春林、苗永鵬、鄭一泓;大師級(全國個人賽從未進(jìn)入前六名)特大:莊玉庭、陳寒峰、謝靖。
解讀之四:排名賽KO大師賽
“威凱房地產(chǎn)杯”全國象棋排名賽上產(chǎn)生的特大謝靖,其含金量明顯超過大師賽上產(chǎn)生的特大。參加全國大師賽的都是大師級棋手,已獲得特大者不參加,這說明這個賽事不是全國最高水平的。而排名賽上的棋手,特級大師幾乎盡數(shù)登場,相比之下,大師賽就遜色不少。
總而言之,筆者認(rèn)為特級大師不僅要有爐火純青的技藝,更要有棋藝修為的境界。特大稱號是棋手最高等級,但絕對不是棋手最終修為所止。希望有更多的特大涌現(xiàn),有更多的那種泰山北斗級的特大出現(xiàn),此乃中象之幸矣。
編輯 無 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