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袋人”在區(qū)內(nèi)出現(xiàn)大概有兩年了。
看樣子不過三十來歲,卻是個可憐瘋婦。
隆冬,她以膠袋保暖;炎夏,她用膠袋隔熱。一身包滿掛滿舊膠袋,是她的特征。我家女兒把她叫做“膠袋人”。
第一次注意她,非因其奇“裝”異“服”,純粹因她容貌稚嫩,作為一個流浪者,“膠袋人”實在太年輕也太胖。
“流浪漢”一詞,幾乎已是男人的專利,無家可歸的女人,多半精神有問題。
“膠袋人”最初出現(xiàn),實在“驚為天人”。皮光肉滑珠圓玉潤,至少一百六十磅的肥胖身軀,由白皙臉孔手足看出她曾經(jīng)富泰。
穿一身殘破仍難掩她那頂多三十出頭的嫩容。浪人裹的初出茅廬,若她的人生,不斷在十字路口徘徊又徘徊。
“膠袋人”習慣坐在天橋底下石凳上打瞌睡,或者到街市旁的垃圾桶搜尋可再用膠袋。
她對超級市場的背心袋情有獨鐘,腰間長期綁著兩個大膠袋,里面塞滿拾來的大袋小袋。雙腳若監(jiān)證人員,套著膠袋作鞋,頭頂以膠袋作帽,頸上頂一個剪開的大膠袋作披風,冬天太冷,她會以膠袋蒙臉,只露出一雙幽怨大眼睛。她這身怪相,讓她曾在報章上過鏡。今年早春寒流突襲香港,她那披滿一身膠袋的大特寫照片就被刊在報章當眼處。
兩年間,看著“膠袋人”變黑變瘦,昨日再遇上,看她落寞模樣,頂多只剩一百磅,流浪歲月終于把她鍛煉成一個真正浪人,鋼條身形翻著垃圾桶里的剩飯殘羹,膠袋仍隨身,人卻像老了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