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地面上打一個深洞,深到從地表扔一塊小石子,直等到三刻鐘以后這顆小石子才落地。那么恭喜你,你的這個小玩意兒已經(jīng)走過了2900公里,到達了我們至今誰也沒有去過、誰也沒有見過的地球的核心。
如果我們跟隨你扔的這個小東西,一同下去,看一看神奇的地球內(nèi)部,不知你是否有興趣呢?讓我們做好準備,開始這個45分鐘的旅行吧。提前說一下,由于這個地方誰也沒去過,所以看到任何不可思議的事情,都要保持冷靜哦!
開始的時候,我們速度很慢,隨著地球引力的作用,速度越會來越快。但是,我們遇到的困難和阻力也越來越大!在我們經(jīng)歷這個短暫的痛苦階段以后,來到了一個叫地幔的地方,這個地方充滿了堅硬的,被稱之為阿爾卑斯型橄欖巖的東西,但奇怪的是,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疲憊,沒有動力,像是強弩之末。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們正在失去引力!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引力的作用在地球的表面是最明顯的,隨著我們不斷進入地球的內(nèi)部,這種引力卻逐漸減弱。所以我們必須為這個小石頭裝上推進器,讓它保持自由落體時的加速度,永往直“下”。
接下來的幾十分鐘,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趟旅行其實很枯燥,都是因為些堅硬的巖石,還沒有人類能到達這兒。不過這地幔太厚了,幾乎占到地球厚度的一半以上。
突然之間我們像是高空跳水一樣,一頭扎進了一個游泳池里,可不幸的是,這個“水池”的“水”太熱了,我們甚至不想在此呆上一秒種。為什么地球內(nèi)部是液態(tài)的呢?這還不太清楚,任何人都不是很清楚。只是地質(zhì)學家采用一種探測裝置推測:這個地方就是這樣的。據(jù)猜測這層液態(tài)的東西,就是產(chǎn)生引力的地方,但是我們一刻也不想在此多停,繼續(xù)前進。
這個時候我們速度越來越快,所受的地球引力卻越來越小。“砰”的一聲,我們撞上了一個硬東西。這感覺就像是在海里潛泳卻一下子碰到了一個水雷。在這里我們感覺更不好了,不僅覺得炎熱,而且還很壓抑。這里有6000℃,相當于太陽表面的溫度,真是不可思議,而且壓力足以使我們見過的最堅硬的金剛石變得像黃油一樣柔軟。不管怎樣,我們到達了地球的核心,而且這個核心是堅硬無比的物質(zhì),但卻還是會慢慢變形而不至破碎,你要接受這個看似很矛盾的現(xiàn)象。至于這東西到底是什么,讓科學家們慢慢研究吧。至于我們,還是加入地心探險隊,去地球深處一探究竟吧!
歡迎加入地心探險隊!
想一層層剝開地球神秘的“面紗”嗎?
想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構造嗎?
想領略一下地心內(nèi)部那讓巖石及金屬都融化掉的“熱力四射”的迷人風光嗎?
這一切只需舉手之勞——翻頁吧,親愛的,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