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點:重在調(diào)查
早上8:30,邢洪被鬧鐘叫醒,等他收拾好吃完早飯出門,已經(jīng)差不多9:30。邢洪擺地攤已經(jīng)大半年了,白天進貨,下午5點多就要出攤,晚上11:30收攤。這段時間生意不錯,又該補倉了。
邢洪沒有直奔批發(fā)市場,反而逛起了商店。記得在他人行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賣什么好。他請一位有經(jīng)驗的老大哥好好吃了一頓,大哥問了他一連串問題:“如果到夜市,你會買什么啊?你常去的夜市,像你這樣的顧客大約占總顧客的多少啊?別人都在賣什么啊,現(xiàn)在批發(fā)市場里什么東西最暢銷啊?”
邢洪如獲至寶,第二天就開始“踩點”。原來他要出攤的街上80%都是年輕人,有學生,有剛參加工作的白領(lǐng),這些人和自己一樣,追求時尚,在價錢不貴的情況下頭腦一熱就掏錢了。最后,邢洪決定賣服飾。
為了知道當下流行什么,逛商場就成了邢洪的愛好,這次逛商場的結(jié)論是,今年流行高腰線的衣服配寬版的腰帶。心中有數(shù)了,邢洪又來到批發(fā)市場。
當初,邢洪也是花了不少時間耐著性子把這一帶所有市場轉(zhuǎn)了個遍。哪里進貨快,哪里可以要到低價,哪里款式多,他都清清楚楚。
邢洪說,批發(fā)市場幾乎每天都在更新,就算同一家店,更新時間也在15天左右,所以進貨就得勤快,才能拿到最新的貨,因為新貨最好賣,而且,同一款式不可能讓你賣夠一個月還好銷一一你還沒有賣到一周,別人見了就會跟貨,然后砸價就很厲害了。到外地進貨可以讓撞貨的情況少發(fā)生,可是地攤生意對成本限制很大,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條件。
已經(jīng)有相熟的店家跟邢洪打招呼:“貨走得還好吧?有新貨,進來看看。不好賣你拿來換,老規(guī)矩……”邢洪說把一個攤子弄成雜貨鋪反而讓顧客覺得不聚焦。邢洪的習慣是選一個基本款式,然后搭配成一個系列。為了不占用資金,邢洪總是謹慎地一個款式拿兩個。節(jié)約下米的錢能讓他有充分選擇新貨的余地。
批發(fā)市場一般在中午2點左右就要關(guān)門,邢洪隨便吃了點面包充饑,便接著選貨。在一家店前,和老板談了兩句,邢洪的眼睛亮起來了——這家店要他收貨底。所謂貨底,就是那家店已經(jīng)不進這個款式的服裝了,剩下的貨要不號碼不全,要不顏色不全,老板寧愿低價甚至賠點錢把貨清了。
邢洪笑得合不攏嘴,原來批發(fā)都要25元一條的裙子,經(jīng)過一番討價還價,邢洪以10元一條的價格拿了50條。一般他的攤子上的裙子要賣35元,這下他25元賣出,肯定好賣。當然,前提是這些裙子與邢洪的存貨可以搭配成一個系列。
練攤:各具匠心
邢洪滿載而歸,收拾收拾快5點了,得擺攤了,不然怕占不到好位置,雖然擺攤的熟客多半有自己固定的地盤,還是擔心被人捷足先登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邢洪擺攤的這條街地攤生意已經(jīng)頗具規(guī)模,有賣飾品的、服裝的、襪子的、毛巾的、小電器的覆蓋了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價格和商場的商品比起來更顯優(yōu)勢,一個陶藝花瓶不過12元,一個造型可愛的收音機一般20元就能成交。還有的攤位上沒有貨品,原來他是專門替人設(shè)計簽名的,每個簽名收設(shè)計費20元,據(jù)說生意好時一天收入可過千元。
簽名攤再往前,是一個斯文的女孩子的攤。她的攤位很搶眼球——別人都是用蛇皮紙往地上一鋪,她卻用了一張雪白干凈的大紙,加上她賣的都是五顏六色的裝飾品,在路燈的照耀下格外惹眼。一問,原來她是個白領(lǐng),練攤屬于兼職向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嘗試。她講起自己的生意設(shè)想很有條理,她一早就考慮到白色打底更襯飾品本身的顏色,而且她的貨品的顏色都是經(jīng)過自己搭配的,她也不像一般的同行吆喝不停,只有當客人停在攤前她才會做些產(chǎn)品介紹,這種非主流的擺攤方式讓她的生意不算火爆,不過人氣卻很旺。
一對中年夫婦賣的是日常雜物。一板一板的扣子,各色的線、穿針器、剪刀、指、甲刀……有顧客邊看邊有些懷疑地問:“這些小東西能賺到錢嗎?!背磉@夜市的人都知道,中年婦女是個下崗職工,她丈夫白天上班晚上來幫忙。生活雖拮據(jù),這對夫婦卻帶有一種火氣盡消的和順。那男的笑著說:“就算是賣小菜的,一毛兩毛賺回來也要養(yǎng)活一家人嘛?!迸囊舱f“你莫要看這些東西不起眼,但誰離得開它們?別說老年人,就連年輕人都老問有穿針器賣沒有。所以我才又進的貨?!?/p>
而邢洪對那些攤位的紛紛攘攘早見怪不怪了,只放開嗓子喊“清倉了,清倉了!衣服便宜賣了!”
戰(zhàn)術(shù):慧眼誠心
邢洪等一群客人離開后掏出個小本子記了起來。寫的是哪些款式好賣,哪些不好賣。他的經(jīng)驗是先把賣不動的貨三天內(nèi)清掉,實在清不掉就拿回批發(fā)市場調(diào)換——在拿貨的時候他已經(jīng)和批發(fā)商說好可以調(diào)換款式的——這叫“代銷”,而暢銷的款式可以考慮多進點。
邢洪突然聞見煙味,皺了下眉頭,忍不住去指點了幾下子。
他讓小伙子趕緊把煙滅了,“因為你掉下來的煙灰可能弄臟自己的貨,或者火星把客人燙著了,或者煙味把客人熏跑了。特別是遇到一對情侶,女孩子不喜歡煙味,那你的生意99%要泡湯。”
邢洪說,雖然咱就是擺個地攤,也要注意形象,比如不要隨便坐在地上,不要隨地吐痰,不然客人嫌臟會馬上走人。你看那些、天熱打赤膊,或者把鞋子脫了盤坐地上的,哪個生意很好?即使你再干凈,客人看了還是不舒服。
小伙子連連點頭。沒生意時便注意邢洪怎么招呼客人。
都說做銷售的要會察言觀色,邢洪自認為有幾分心得。來他攤子的多是年輕女性。如果人家打扮時尚,邢洪就會介紹款式大膽些的服裝,如果穿著保守的就介紹基本款式。
這邊邢洪正和一個砍價的顧客說得口干舌燥。其實大家買東西都是這樣的心理,就算覺得便宜,口頭上也會說貴。事后邢洪說,自己剛做生意那陣心軟、別人多求兩句就便宜賣了。要不就喊價太低,比如15元進的貨,想快點賣完,喊價25元。好幾次,顧客問了以后還說貴,但轉(zhuǎn)身卻和朋友說這么便宜,言外之意,這東西靠不住,就走了。后來邢洪開價40元,人們就得好好琢磨一下了。邢洪有件次品農(nóng)服,也要價35元,最后20元成交。如果一開始就賣20元,對方多半直接走了。
邢洪說:“討價還價是心理戰(zhàn)?!?/p>
雄心:始于地攤
一般來說,不是所有人都像邢洪這樣會做生意,這樣幸運。還沒到晚上11點,邢洪就有三四百元進賬,看來今天可以早點回家。
更多的人,可能幾天才能賣三百元,要是一不小心,辛苦就化為烏有。這邊便有位攤主收到了假鈔。他正憤怒地向周圍的人回憶當時的情形;一張百元大鈔,嶄新的,燈光昏暗,對方看起來又很老實,他接過錢揉了兩下沒有覺得異樣便收了。點錢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這張錢沒有金屬線。攤主忍不住唉聲嘆氣。周圍的人也紛紛指責騙子可惡。
和“人禍”比起來,地攤生意還得靠天吃飯。冬夜寒風刺骨,夏天悶熱難當,大家都能克服,但要是下起雨來,才真叫人無法施展。
地攤生意和任何生意一樣,都是有喜有憂?;蛟S這些悲喜,與每天入賬的錢一樣,過于微小,但他們的悲喜與天下所有人的悲喜一樣,在靈魂上都是平等的。
年輕人對擺地攤改變了看法,可不意味著家里老人都能接受,邢洪的父親就不能認同,父子還大吵了一架。邢洪便自己租房搬了出來。
邢洪認為,誰說擺地攤就沒志氣了。成功的案例有很多,方太廚具的董事長茅理翔能成為“點火槍大王”就和他1989年在廣交會門口擺地攤叫賣點火槍的經(jīng)歷分不開:英國規(guī)模最大、最賺錢的食品銷售集團特斯特的創(chuàng)始人當初也只是倫敦的一個小攤販……或許所有擺地攤的人郁有這樣的夢想:白手起家,在練排過程中積累資金和經(jīng)驗,然后擁有自己的柜臺、爭賣店、公司……
這天晚上,邢洪準備收攤前拜托旁邊的小伙子照看下,自己去買包煙,同來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父親在攤前轉(zhuǎn)悠。看到兒子,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反正是閑著,就過來看看。邢洪愣了一會,蹲下來,慢慢和父親收拾東西回家。
身后還有人在吆喝:“準備收攤了啊,再賣20塊就收攤!”幾個路人聽見這新鮮的喊法,便被吸引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