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2008年“總統(tǒng)”候選人馬英九的太太周美青,一直行事低調(diào),很少和馬英九一起在公開場合露面,極少出現(xiàn)在媒體上,幾乎成了臺灣政壇上的“隱形官太太”,外界對他們夫婦的感情生活也知之甚少。不過,如今,這個“謎底”已被揭開。據(jù)臺灣《聯(lián)合晚報》報道,馬英九在剛剛推出的《“治國”——臺灣贏的新策略》一書中,流露出對太太周美青相知相惜的款款深情,透露了他和太太之間不少鮮為人知的“情感秘密”。
馬英九受托照顧“妹妹”
馬英九與周美青相識的時間,本來可以提前6年。1968年,馬英九在臺北建國高中讀高三,妹妹馬莉君在臺北第一女中念高一。有一天,馬莉君邀請最要好的同學周美青來家里吃水餃。當時已經(jīng)18歲的馬英九聽說妹妹的同學要來,不知是出于大男孩的羞澀,還是對高一的小女生完全不感興趣,那天放學回家后,他一頭扎進房間,任憑家人三請四請,就是不出來,錯過了與周美青相識的機會。
不過,6年之后,他們還是相遇了。1974年8月,馬英九赴美國紐約大學攻讀法學碩士,妹妹馬莉君告訴他,自己的一個同學也要到該校念同一個系,讓他關(guān)照一下。啟程那天,馬英九的家人去機場為他送行。到了機場,他妹妹東張西望,發(fā)現(xiàn)了剛剛趕來的周美青,便興奮地舉起手大喊:“美青,在這里?!?br/> 周美青走到馬英九面前,馬莉君熱情地為他們介紹,然后鄭重其事地要求哥哥,一定要照顧好自己這個同學兼好朋友。馬英九這時才知道,妹妹的這個同學就是當年他避而不見的周美青。因為妹妹不斷地在馬英九面前提周美青的名字,又一再安排他們相識,馬英九此時開始注意這個女孩:身材瘦削高挑,一頭俏麗的短發(fā),看上去精明能干。馬英九心里嘀咕著:這么一個個性獨立的女孩子,似乎并不怎么需要我照顧嘛。
馬英九和周美青乘同一班飛機到達美國,又一同走進紐約大學,開始了3年的學習生活。兩個人就讀于同一個系,馬英九肩負著妹妹的重托,因此在課余時間,他們倆很自然地走到一起。雖然馬英九的年紀比周美青大,但在生活上,還是女孩子比較細心,所以時間一長就反了過來,變成了周美青無微不至地照顧馬英九。
剛到美國時,馬英九還習慣像對待妹妹一樣對待周美青。漸漸地,馬英九發(fā)現(xiàn),這個比自己小兩歲的“妹妹”是個很有內(nèi)涵的人。她聰明好學,為人平和,簡單、率真,散發(fā)著不同于一般女子的光彩。
“妹妹”為馬英九輟學打工
隨著兩人相處時間越來越長,馬英九有些困惑了。自小到大,他喜歡的都是清純型的溫柔女孩,一直欣賞的也是那種在瀑布般黑色長發(fā)的映襯下,粉雕玉琢的美麗。可眼前的周美青,單是那一頭干練的短發(fā),就與他的“夢中情人”相去甚遠,他卻真的被周美青吸引了。
再后來,馬英九和周美青擦出了愛的火花。1976年,他們雙雙從紐約大學碩士畢業(yè),便向家人宣布了訂婚的消息。此時,馬英九申請的中山獎學金已經(jīng)用完,他有意繼續(xù)攻讀哈佛大學的法學博士學位。一個窮學生,沒有獎學金的資助,又要專注于學業(yè)而不能出去打工,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完成博士學位,實在困難。
為了讓馬英九順利完成學業(yè),周美青放棄了已經(jīng)申請到的深造機會,到餐廳里去打工,端盤子、刷碗,一整天下來,累得腰都直不起,腿也邁不動,雙手被洗碗水泡得發(fā)白。馬英九看著周美青用瘦弱的身軀為自己默默付出,心疼不已。
馬英九后來回憶說,那段時間,日子雖然過得拮據(jù),但那是充滿了愛情與學問的日子。每到假日,馬英九就帶著周美青到處游玩。1977年,他們喜結(jié)良緣?;楹螅苊狼喟徇M了哈佛大學照顧馬英九。他們住在學校提供的學生宿舍里,沒有家具,兩人就到路邊撿別人扔掉的家具,或是買二手家具。經(jīng)過周美青的布置,貧寒的小屋頓時充滿溫馨。
后來,馬英九實在不忍心太太為自己受苦,就偷偷出去打工掙錢。直到周美青找到了在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當助理的工作,他們的生活才逐漸穩(wěn)定下來。
“超級官太太”搭公交車上下班
回到臺灣后,馬英九的仕途越來越順。加上頗具人緣的長相,馬英九在島內(nèi)的影響力如日中天,走到哪里都是扎堆的“粉絲”。相比而言,周美青作為“超級官太太”,卻低調(diào)得很。
馬英九非常尊重太太在個人專業(yè)領(lǐng)域里的發(fā)展,從不勉強她參加自己工作上的應酬。對于馬英九的事業(yè),周美青自認扮演的角色是“永遠忠誠的反對黨,隨時給他最中肯的批評和建議”。
令人驚訝的是,很多國民黨“立委”跟“馬嫂”一句話都沒講過,有人認為她陌生、不親民,在馬英九參選“臺北市長”前,很多人甚至連馬英九的太太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1998年7月,周美青第一次公開露面,就給媒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一般“官太太”以夫為尊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她甚至沖著馬英九頻頻“開炮”,直言“所有做丈夫的缺點他都有”。這些略帶調(diào)侃的言辭,讓馬英九略顯尷尬。馬英九當“臺北市長”時,周美青從沒踏進過市長辦公室,連電話都很少打,每天堅持自己送女兒上學。
馬英九從“臺北市長”干到國民黨主席、“總統(tǒng)”候選人,一天比一天風光,周美青卻仍然每天坐公交車上下班。在“官太太”愛講排場的臺灣,“馬嫂”的這一做法讓很多人感到很奇怪,但在馬英九眼里,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然地說:“她本來就這樣?!?br/>
馬英九沒機會“亂來”
有一件小事,據(jù)說間接造成了周美青寧愿在家躲著,也不愿輕易曝光。
馬英九當“臺北市長”時,周美青曾被民進黨“立委”以“國營”銀行主管的身份“請”到“立法院”備詢,當時,周美青很緊張,把“報告委員”錯說成了“報告董事長”。此后,原本就十分低調(diào)的她,更不愛上“鏡頭”了。
雖然很少公開露面,但周美青一直給丈夫最有力的支持。由于天生一張“明星臉”,馬英九經(jīng)常在出席活動時,受到女性傾慕者的“騷擾”。對此,周美青非常大度,幽默地說:“馬英九太有名,大家都認識他,走到哪兒都有人要簽名、握手、拍照,他哪有機會亂來?。∪_灣的人都在幫我監(jiān)視他呢!”周美青的信任,為馬英九提供了穩(wěn)固的“后方”。
在馬英九擔任“臺北市長”期間,周美青從不以“官太太”自居,一直保持著平民的生活習慣。她不和“官太太”們來往,拒絕享受臺北市當局提供的任何便利。不過,一旦遇到一些市政問題,周美青可一點兒不含糊。她經(jīng)常向馬英九反映臺北市的交通問題,并提出建議。她的低調(diào)贏得了臺北民眾的尊重,不少媒體甚至稱,市長夫人每天坐公交車上下班,也算是臺北的一大“奇跡”。
2002年,馬英九以近65%的得票率連任“臺北市長”成功,周美青提醒他不能驕傲,權(quán)位的背后是責任,必須全力服務市民。有了妻子的全力支持,馬英九成功地將“臺北市長”這一角色演繹得深入人心,支持率居高不下。
?。ㄕ浴肚嗄陞⒖肌?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