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地處偏遠(yuǎn)。原來的住持圓寂后,索提那克法師來到寺院做新住持。
這天,寺院來了一位在曼谷享有盛名的娛樂大亨。大亨向法師請教一個(gè)問題:“人怎樣才能清除掉自己的欲望?”
索提那克法師把客人帶到寺院外的山坡上,把剪子交給客人說道:“您只要能經(jīng)常像我這樣反復(fù)修剪一棵樹,您的欲望就會消除?!?br/> 三個(gè)月過去了,大亨將那棵灌木修剪成了一只初具規(guī)模的“鳥”的形狀。大亨面帶愧色地對法師說:“可能是我太愚鈍,每次修剪的時(shí)候,我能氣定神閑,心無掛礙。XfwzmaflyW+QOKkEZ0YKJRw9k61k0X/NKv41uR8ktyg=可是,從您這里離開,回到我的生活圈子之后,我的所有欲望依然像往常那樣冒出來?!?br/> 法師笑而不言。
當(dāng)“鳥”的形狀完全成型之后,大亨依然心存困惑。
這次,法師對大亨說:“你知道為什么我建議你來修剪樹木嗎?我只是希望你每次修剪前,都能發(fā)現(xiàn),原來剪去的部分,又會重新長出來,這就像我們的欲望,你別指望完全消除。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把它修剪得更美觀。對于名利,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利己惠人,它就不應(yīng)該被看做是心靈的枷鎖。”大亨恍然。
(摘自《周末》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