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名普通的汽車工人到北京大學博士,從國務院領導人秘書到國務院直屬局負責人,從黨政官員到企業(yè)家,成為220多個城市中430多家房地產企業(yè)的領軍人,孟曉蘇的事業(yè)可謂達到了頂峰。
10年工人生活造就財富
孟曉蘇祖籍山東,是共和國的同齡人。4歲時,他隨父母輾轉到了北方,14歲那年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北京八中。八中人才薈萃,上下屆和同級的校友中就有后來赫赫有名的賈春望、周小川、蘇寧、閔維方等同學。這樣的順境本應一直伴隨孟曉蘇成長,沒想到臨近初中畢業(yè)時,一場文化大革命將他的大學夢打得粉碎。
兩年后,當大部分同學走向農村、牧區(qū)之際,孟曉蘇選擇進入北京汽車制造廠。
18歲那年,他成了一名汽車制造廠的磨具鉗工,一干就是10年。雖然做一名工人不是自己最初的理想,但他堅信干一行就應該愛一行,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因為年輕力壯,趕上需要出力的活兒,孟曉蘇都搶著干。18磅重的大錘在他手中掄得飛星走月,掄大錘時間長了,孟曉蘇的兩只胳膊也就變成一長一短,右胳膊足比左胳膊長了一公分,以致現(xiàn)在買西裝也要把右袖放長才能穿?!斑@是年輕時掄大錘掄的!不過現(xiàn)在打高爾夫球就顯出優(yōu)勢了?!泵蠒蕴K伸出兩只手臂比劃著長短,言語中不乏調侃與幽默。
1977年,高考恢復時,已是中共黨員、基層干部的孟曉蘇猶豫了……10年的工人生活,已使孟曉蘇與工人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但是,進入大學求知更是自己多年的心愿。廠領導認為孟曉蘇不上大學是耽誤人才,教育科喬科長主動為孟曉蘇報了名,又在特長一欄里填了他發(fā)表過的多篇報道,結果他考取了北大中文系新聞專業(yè)?!拔以诖髮W里是身上有很濃厚工人氣的學生?!被叵肫甬斈旰凸と藗兘Y下的深情厚誼,孟曉蘇說那是一輩子的財富。
中南海8年光陰打造成熟品質
1982年初,北大畢業(yè)的高材生孟曉蘇進入中宣部新聞局,后來中央辦公廳需要秘書,當時的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胡啟立親自來挑,高大挺拔、儀表非凡且有一股書卷氣的孟曉蘇被挑中。33歲的孟曉蘇來到中辦,被直接分配給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萬里同志當秘書。此后的7年半時間,他一直跟隨在萬里這位堪稱是中國改革開放先鋒與闖將的國家領導人身邊,目睹并經歷了那個時代中央一系列經濟問題重大決策制定出臺的過程。
在中南海那段日子里,孟曉蘇廣泛接觸工業(yè)、農業(yè)、科技、文化、政治、外交等各方面的工作,參與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和修改,得到前所未有的鍛煉和提高,也深受中央領導同志高風亮節(jié)風范的影響,在政治上、思想上更加成熟。
多年工作經驗使孟曉蘇倍感理論的重要,1988年,他征得萬里同意,再度考入北大研究生院,成為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蕭灼基和劉方域的在職研究生。
攻讀碩士期間,和孟曉蘇同時拜入這幾位教授門下的還有兩位同學,一位是現(xiàn)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另一位是現(xiàn)任中央組織部部長的李源潮。做畢業(yè)論文時,孟曉蘇的論文題目是《中國經濟改革的戰(zhàn)略問題》,李克強的畢業(yè)論文題目是《農村工業(yè)化:結構轉換中的選擇》,李源潮的畢業(yè)論文題目是《企業(yè)集團的發(fā)展路徑》。當時,厲以寧把孟曉蘇、李源潮、李克強三位學生的碩士論文整理成一本書,定名為《走向繁榮的戰(zhàn)略選擇》?!叭缃?6年過去,我們師生4人當年的預期都被證明是正確的,已經變成國家正在進行的實踐?!泵蠒蕴K不無自豪地說。
在中南海的近8年時光,是孟曉蘇最忙碌的日子,他幾乎從未真正地休息過,即使是妻子生小孩時,他都不在醫(yī)院。當時跟醫(yī)院電話聯(lián)系不方便,還是第二天妻子的同事打公用電話告訴他這一消息的。
具有學者氣質的企業(yè)家
1991年1月,孟曉蘇走出了在旁人看來有著幾許神秘的中南海。一年半以后,孟曉蘇被調S7HsjT1fFNOZR184PZC8vYBGea6X/U9iIx/Ocko3/MQ=往中國房地產開發(fā)總公司擔任總經理。對他來說,從商是一塊充滿機遇與挑戰(zhàn)的新奇熱土。
正是這次工作變動,再加上以往的閱歷和知識儲備,孟曉蘇不僅當上了“中字頭”房地產國企“掌門人”,而且成為了中國房地產界屈指可數(shù)的權威理論家和一系列房地產理論與政策的提出者。
從事企業(yè)工作之后,孟曉蘇積極研究產業(yè)發(fā)展理論,他帶領研究發(fā)明的“中房指數(shù)”已經連續(xù)發(fā)布了13年,成為觀察行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景氣數(shù)據(jù);他是最早提出在我國發(fā)展住房抵押貸款和抵押貸款保險的專家之一,被采納后在我國得到迅速發(fā)展,拉動了相關產業(yè)與國民經濟發(fā)展……
孟曉蘇與幾位同事早在1998年就提出了在我國發(fā)展廉租房建設、建立住房保障體系的政策建議。近幾年,他又多次重提這個建議,終于在2007年8月被國家采納,將廉租房建設列為政府公共服務的一項重要職責,今年全力推進。
赤誠回報母校
作為北京大學的碩士和博士,只要母校有召喚,孟曉蘇就擠出一切時間,回校參加各類活動。在一次回校演講中,他把自己的人生成功歸因于母校北大的培養(yǎng)。
在北大讀博士的時候,孟曉蘇就有個愿望,想為學校與老師們做點什么。
1995年春節(jié),已成為中房集團公司總經理的孟曉蘇去中南海探望李嵐清副總理。李嵐清說:“你現(xiàn)在搞房地產,我管教育了,你能不能為解決大學教工住宅做些什么?”孟曉蘇說:“正好我們中房集團屬下有一個藍旗營項目,位置就在清華大學南門外,我就低價提供一批住房吧?!崩顛骨迮d奮地問:“能提供多少套?”孟曉蘇說:“總共是20萬平方米,我們低價提供6萬平方米吧,大約600套?!崩顛骨鍐枺骸皟r格能不能在每平方米3000元以下?”孟曉蘇邊計算邊答:“可以。”李嵐清說:“項目既然在清華南門,是不是就給清華大學?”孟曉蘇說:“我是北大的?!崩顛骨逭f:“好!那就兩個學校一家一半吧?!泵蠒蕴K當然同意。就這樣,20萬平方米的藍旗營小區(qū)項目全部都給了北大和清華。僅按照當時的市場價格計算,孟曉蘇和中房集團把相當于6億元的經營收益貢獻給了這兩所學校,這是迄今為止北大校友對學校做的最大物質貢獻,而這些都源自孟曉蘇的赤誠之心與奉獻之舉。
現(xiàn)在,不知疲倦的孟曉蘇仍然每日操勞,他在北大光華2007屆開學典禮致詞上提到,“我們正在經歷著規(guī)??涨暗慕洕鐣兏?,正在做著前人沒有做過的偉大事業(yè),堪稱是‘經天濟地’的事業(yè),這是我們的前輩們一百多年來渴望與追求的歷史機遇?!?br/> 在激情歲月之后的孟曉蘇身上,有一種炫極而淡的人格魅力。山高人為峰,海盡天作岸,這份淡定與豁達,正是孟曉蘇踏遍千山萬壑后心靈深處的基調!
?。ㄕ浴吨袊探纭?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