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人生觀是通過觀察“廁鼠”和“倉鼠”的不同待遇而確立起來的。日后成為大秦帝國丞相的李斯最初是楚國上蔡人,出生于平民之家。年輕時,他曾在郡里當小吏,掌管文書。可是,就在當這個小官的過程中,李斯觀察到了一個現(xiàn)象:同為老鼠,待遇卻大大不同。廁所中的老鼠每天吃臟東西,見到有人或狗走來,就受到驚嚇。再看糧倉中的老鼠,日子就過得舒服多了,它們吃的是囤積的糧食,住在大屋子里,不怕風雨,也不用擔心人或狗的驚擾,所以長得又肥又大。李斯由老鼠及人,慨嘆道:“人之賢與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意思是說,一個人有出息沒出息,過得好還是不好,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決定的。這個理論深刻地影響了李斯后來的人生選擇。
李斯當然不甘心做“廁鼠”,于是他先跟荀卿學帝王之術,學成之后感到“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就到了秦國。他先做呂不韋的門客,后來為秦王嬴政所賞識,為秦王成就統(tǒng)一六國的霸業(yè)出謀劃策。在這個過程中,李斯既表現(xiàn)出了他過人的政治才華,也顯露出了他嫉賢妒能、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卑劣品質。這一點突出地表現(xiàn)在他陷害韓非一事上。李斯和韓非都是荀卿的學生,李斯自認為不如韓非。韓非是戰(zhàn)國時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韓國的公子,他多次上諫韓王,但不被韓王所用。韓非的著作《孤憤》、《五蠹》等傳到秦國,秦王嬴政讀后很欣賞,說:“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崩钏垢嬖V秦王,這些文章是韓非寫的。后來秦國攻打韓國,韓國派韓非出使秦國。秦王見到欽佩已久的韓非,心里很高興。這個時候,李斯害怕韓非將來被秦王重用,影響了自己前途,就開始“使壞”。李斯先跟秦王說,韓非畢竟是韓國的公子,他最終肯定是要為韓國效力而不會為秦國所用的。這個人才既然不能為大王所用,您再把他放回韓國,就等于是自留后患,還不如殺了他。秦王一聽也有道理,就把韓非給抓了起來。接著,李斯又派人給韓非送去毒藥,逼其自殺了。為了怕同學超過自己,就使出如此狠毒的手段,李斯為人之卑鄙可見一斑。
秦王嬴政統(tǒng)一了六國后,任命李斯為丞相。至此,李斯徹底完成了從“廁鼠”到“倉鼠”的蛻變。李斯以法家思想治理國家,他堅決主張實行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同時建議拆除郡縣城墻,銷毀民間的兵器,以加強對人民的統(tǒng)治;還建議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他的這些建議都被秦始皇采納了。一時之間,李斯達到了他的權力巔峰。
這個時候,他的幾個兒子全部娶了秦國的公主,幾個女兒也都嫁給了秦國的公子。他的長子李由還做了三川郡守——一個很大的地方官。一次,李由請假回咸陽,李斯在家中請客,為長子接風。這個時候,“百官長皆前為壽”,滿朝的高官都來敬酒祝賀,巴結李斯,李家門前的車馬數(shù)以千計,熱鬧非凡。面對這一番景象,李斯喟然而嘆:“嗟乎!吾聞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騖下,遂擢至此。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也!”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哎呀!我聽荀卿說過‘事情不要搞得過了頭’的話。我李斯原本是上蔡的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才把我提拔到這么高的位子上?,F(xiàn)如今做臣子的沒有比我職位更高的了,我的富貴榮華已經到了極點。物極必反,我真不知道我的歸宿在何方?。 ?br/> 在位極人臣、眾賓喧嘩之際發(fā)出這樣的慨嘆,雖然與歡樂的氣氛不搭調,但它恰好暴露了李斯真實的內心世界。李斯畢竟是有思想有文化的高官,即便在位高權重之際,即便在拍馬奉承之詞不絕于耳的宴會上,他也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自己的出身并不高貴(平民出身),自己的志向也不遠大(只是想做一只“倉鼠”而已);自己的人格也不高尚(善于鉆營,在骨子里是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一個人,生逢亂世,僅靠帝王之術,居然于陰差陽錯之間爬到丞相的位子上,榮華富貴享受到了極點。這樣的福分是我李斯能承擔得起的嗎?榮華富貴享盡之后,將來的日子恐怕會不妙吧!
李斯的擔心一點都不多余。
李斯是靠著秦始皇的賞識和提拔當上丞相的,他人生的下坡路也從秦始皇“駕崩”開始了。秦始皇死后,李斯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秦始皇的長子扶蘇自殺,立胡亥為皇帝,是為秦二世。趙高和李斯密謀政變的地點在沙丘,所以此事被稱為沙丘政變。沙丘政變之初,李斯是不同意趙高的做法的。但趙高跟他說,如果不發(fā)動政變,那么扶蘇當上皇帝后肯定任用蒙恬為丞相,那時還有你李斯什么事呀,你還不得退休回家?李斯也承認,自己在能力、功勞、謀略、美譽度、扶蘇的信任程度等五個方面都不如蒙恬。為了保住丞相的官位,李斯最終和趙高一起發(fā)動了沙丘政變。
將胡亥立為皇帝之后,趙高得以把持秦朝大權。為了控制權力,趙高開始了殘酷的政治清洗,他殺扶蘇、殺蒙恬蒙毅兄弟、殺老臣、殺秦諸公子、諸公主。在整個過程中,李斯始終都是趙高的應聲蟲。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李斯把原則、正義、良知等統(tǒng)統(tǒng)都放棄了,即便如此,他最后還是被趙高忌恨,陷害下獄,以謀反治罪,“腰斬咸陽市”,“夷三族”。在押赴刑場的路上,他對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以發(fā)誓要做“倉鼠”開始,以“腰斬咸陽市”、身首異處而告終,李斯傳奇的一生著實令人唏噓不已。就才能而言,李斯絕非庸人可比。他擅長書法,主持整理出了小篆字體。此外,他的文章也寫得很好,《諫逐客書》一文便是他的代表作。李斯的可悲之處在于,他用一種極端自私的實用的人生觀來指導自己的行動,不擇手段地追求權勢。為了掃除可能的競爭對手,他就害死了自己的老同學韓非;為迎合秦始皇,他就建議“焚書”;為保住官位,他就參與沙丘政變,陷害忠良。他的理想就是做一只“倉鼠”,這個理想本身就不高尚,可就為了這個并不高尚的理想,李斯便把道德、良知、正義等人生最珍貴的品格全拋棄了。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悲劇,也是他給后人留下的最深刻的教訓?!?br/> (鄭少蕊薦自《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