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幼家境貧寒,所以沒讀過什么書,就過早地踏進了社會。到23歲時,他依然一無所有,沒有固定的工作,更不用說有多余的錢來支付房租了,還經(jīng)常處于半饑餓的狀態(tài)。當他又一次失去工作后、饑餓難忍時,發(fā)現(xiàn)路邊有個水泉,他伏在水泉邊,伸出長滿厚繭的手捧起泉水往口里送,一喝覺得清涼可口,“也許這些水能賣錢吧?”他這樣想,也這樣做了。水并不是什么稀罕物,所以他盡管每天聲嘶力竭地叫賣著,所獲仍甚少,但最少這簡單的生意可以讓這個吃盡苦頭的青年不必再挨餓受凍了。
兩年后,他用省吃儉用攢下的一小筆錢開了一家煤炭經(jīng)營店,他既是員工又是老板。起早貪黑沒日沒夜地給客戶送煤球上門。因為信譽好,他的生意逐漸紅火起來。
30歲時,他毅然賣掉了煤炭經(jīng)營店。做起了收集人們糞便的生意——他在這座城市興建了63所公共廁所。廁所建好后,他把汲糞便的權(quán)利以每年4000元的價格賣給別人。
兩年后,他設(shè)立了日本第一家人造肥料公司。
35歲那年,他又成了一家水泥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
他就是日本“水泥人王”淺野忠一郎。
他說:“在這個世界上任何東西都可以加以利用,包括苦難?!?br/> 一位哲人曾這樣形容人生:人生是一根充滿彈性的彈簧,你越給它施加壓力,它就越有張力。換言之,一個人遭受的苦難越多,就越能激起他心中渴望成功的欲望。
所以說,請你珍視人生中的苦難,并加以利用,讓它成為人生的一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