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商務(wù)車在公路上夜行,我坐在車上,到另外一個城市去看望病中的母親,有些歸心似箭的急迫。
迎面的車輛,一輛輛疾馳而過。雪亮的車燈透過車窗玻璃打過來,讓人眼花繚亂??墒菬o論我的心情怎樣急迫,每當前面有車迎面相遇時,這輛車總會減速,狹窄的路,它近乎停下來,讓其他的車輛先過。
司機扭過頭,歉意地說,沒辦法,這輛車的車燈很暗,這樣彼此都安全。
我只能抱怨這車的質(zhì)量,誰知,司機說車的性能相當好。
一路上,我們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聊的都是單位的人和事。最后,意見竟然達成一致,那些懂得謙遜和禮讓的人,受人歡迎,人緣都很好;而那些自以為是的人,無論頭頂有多少光環(huán),但終究讓人避而遠之。司機說,我們行車講究“禮讓三先”,其實這樣對人、對己都有好處。
快到目的地了,我終于忍不住內(nèi)心的好奇,問,車燈這么暗,你為什么不換換呢?
司機笑了,要想亮,車燈可以要多亮有多亮,私營的小廠,也能生產(chǎn)非常亮的車燈,可這種車原配的車燈都這么暗,技術(shù)不是問題,這可能跟生產(chǎn)廠家的設(shè)計理念有關(guān),它想讓別人亮一點,自己暗一點。(摘自《周末》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