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珍
王叔文改革,八司馬被貶。其中,有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還有他的至交劉禹錫。兩人有很多的相同之處:有共同的愛好——寫詩為文;有共同的抱負(fù)——濟(jì)蒼生,安社稷;有共同的思想——革新圖強;有共同的經(jīng)歷——參與改革,且同為中堅力量;有共同的政治命運——正當(dāng)躊躇滿志豪情萬丈時同時被貶出京城,一貶便是遙遙十年,十年后,又同時被招回朝廷,興高采烈地回來等待起用時又同時被立即貶往更偏遠(yuǎn)更荒涼的地方。
柳宗元痛心疾首,恨自己生不逢時,未遇明主,細(xì)一想,這一貶更遙遙無期。一怒之下,改自己周圍的溪為愚溪,丘為愚丘,泉為愚泉,亭為愚亭……凡物皆愚。每天“恒惴栗”難超然,頓足扼腕,嗟然長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雖欲游山玩水以超脫,卻“舉杯消愁愁更愁”,最終落得個英年早逝,年僅47歲。當(dāng)皇帝意識到他卓絕的才華準(zhǔn)備起用時,他早已飲恨黃泉!
劉禹錫,接連被貶,一邊梳理著自己的傷痛,一邊忙著安慰陷在痛苦中無法自拔的朋友。朗州,身居陋室,仍怡然自得,深信“唯吾德馨”;霜秋,萬物蕭瑟,滿目荒涼,依然高聲吟唱“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晚年,離家萬里,母子別離,還豪邁通達(dá)地說:“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大有“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壯。他練就了曠達(dá)的情懷,也等來皇帝的重用,實現(xiàn)了宏偉的夢想。古稀之年,退隱香山,還悠然和白居易相約,“待到菊黃家釀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