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文學拉力賽”2007年第六站冠軍揭曉
經(jīng)過本刊讀者Email、傳真及電話、信函投票,閻真的長篇小說《因為女人》榮獲2007年第六站“《當代》最佳”稱號。
讀者:王俊華
《當代》第六期篇篇珠璣。胡學文的《逆水而行》和韓永明的《鷓鴣天》把身處夾縫中的基層農(nóng)村干部的無奈、狡黠、困惑等描寫得淋漓盡致。張宏杰的《嘉慶本紀》可謂老辣,還原了嘉慶平庸好人的面目,年輕的張宏杰多篇探究歷史之作果然不同凡響!修白的《不想分手》寫得細膩感人,屬上乘佳品。當然本期“最佳”非閻真教授《因為女人》莫屬。男教授將現(xiàn)代女大學生情感生活的種種情態(tài)描畫得如此深刻細膩、栩栩如生,令人佩服之至,簡直是現(xiàn)代“女大學生情愛的經(jīng)典手冊”(但似乎又覺得“小女人味”有些濃了,可能這正是作者所要渲染的)。
讀者:姬曉東
看了《因為女人》大概三頁就決定本期長篇沒戲了。總覺得《因為女人》里沒有了《滄浪之水》的老道勁兒,寫的似乎很乏味。
可過了幾天,當我無書可讀又重新拿起《因為女人》時,不僅讀得下去而且是一口氣讀完。閻真把當今大學生的價值取向?qū)懙锰鎸嵙?,雖然很可怕。當今的大學生對婚戀情感和生活態(tài)度的浮躁,折射出的恰恰是時下的浮躁。我的女兒面臨高考,我會等她進入大學后把這本書送給她,希望《因為女人》能成為她大學生活的一面鏡子。
讀者:虞時中
《因為女人》盡管只登了上半部,它帶給人的沖擊力絲毫不減。閻真這樣論述:“女性的氣質(zhì)和心理首先是一個生理性事實,然后才是一個文明的存在。”小說中,閻真似乎要通過柳依依這個人物來印證這一點,如果女性不能克服生理原因所帶來的寂寞與困惑,那么她就不可能真正獨立地贏得愛情。
讀者:夏天棟
第六期《當代》已欣賞完,我以為本期最佳是《鷓鴣天》。為何現(xiàn)在人們富了反而爭貧困帽,作者的反思恰是我的疑惑。
小說的結(jié)尾是唯美的,也讓讀者看到了希望。
讀者:徐宇偉
閻真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但感覺其新作《因為女人》沒有前兩部精彩,文章的價值觀過于偏激,似乎男女關(guān)系只能是交易,缺失人間真情,對年輕人有誤導的傾向。
韓永明的小說《滑坡》要比本期《鷓鴣天》耐看。
小說《鎩羽而歸》,令人再次領(lǐng)略姜琍敏小說的清凈簡單的敘述美。
與當下的生活緊緊相連的題材總是很能吸引人的,修白的《不想分手》就是這樣一篇作品。
小說佳作當屬閻真的《因為女人》。
讀者:陳開宇
這部作品雖沒有前幾年《滄浪之水》那樣給人以震撼,但卻似溫柔一刀扎進人的心里,引起人深深的反思。很驚嘆作者對于女性心理描寫的如此細膩透徹,我認為閻真教授是以一種批判的態(tài)度創(chuàng)作的這部作品。
胡學文的中篇《逆水而行》,把鄉(xiāng)長與村長在私利與公益中的明爭暗斗寫的頗具特色。通篇雖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但卻讓我們從主人公霍品村長唯唯諾諾的表象后看到了他對正義的堅韌執(zhí)著。在至上的權(quán)利與無言的抗爭中,霍品村長雖敗猶榮。
本期還很喜歡張宏杰的《嘉慶本紀》。通過作者從歷史角度回顧、以詳實的史料慢慢展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一生傾心治國卻又缺乏能力的嘉慶皇帝。嘉慶皇帝先榮后衰的一生,留給后人的只有嘆息。
讀者:曹參團
村官不好當,村官也不好寫。本期的《逆水而行》和《鷓鴣天》分別就目前農(nóng)村的敏感和熱門話題展開來寫,刻畫得淋漓盡致,揭露得入木三分。我堅信沒有豐富的基層生活的體驗是寫不出這樣好的文章來的,現(xiàn)在很多作家恰恰就缺乏這些。感謝老編的慧眼。
讀者:路永春
本期刊登的小說題材廣闊,內(nèi)容豐富,可讀性強,作者們以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和藝術(shù)感覺,關(guān)注復雜多變的社會現(xiàn)實,將筆觸深入到事物的內(nèi)核和人物的內(nèi)心,呈現(xiàn)出對人類生存和人生意義的深入探索與思辨。喜歡閻真的《因為女人》,其別開生面的開篇就有不凡的意味和氣勢,雖然是普通而熟悉的校園婚戀題材,所敘故事也無特殊之處,但作者深厚的文學底蘊依然使作品搖曳多姿,別具魅力。
胡學文的《逆水而行》和韓永明的《鷓鴣天》描寫農(nóng)村的生存困惑與抗爭依然風生水起,觸目驚心,具有現(xiàn)實穿透力與震撼力。姜俐敏的《鎩羽而歸》巧妙的選取了一個敏銳的視角和復雜的背景,描寫了一個合資公司高官因中外觀念和體制的摩擦碰撞而舉步維艱終不相容的命運軌跡,作者的筆鋒刺穿層層黑幕,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批判精神和警示意義。
陳燕慈的《清明時節(jié)雨蒙蒙》從題目到結(jié)尾一直籠罩著濃郁的藝術(shù)氛圍,具有古樸、沉郁、迷蒙之美,作品的語言典雅凝練,當我讀到小說的最后部分禁不住淚滿雙眼,一種情意綿長的感動在心頭久久的蕩漾。
讀者:金梅佳
第六期我認為《鷓鴣天》不錯,作品反映當前農(nóng)村的一種怪現(xiàn)象:爭著搶著當貧困戶。其實以貧為榮并非農(nóng)民的本意,而是當上貧困戶后得到國家的補貼才是真正的目的,當然這也是由于農(nóng)民收入太低造成的。作者熟悉農(nóng)村生活,對農(nóng)村干部工作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讓讀者對他們產(chǎn)生了深深的同情。
讀者:張中民
《因為女人》讀后讓人心靈震顫。文筆生動、細膩,同時也對現(xiàn)代女性生存環(huán)境和生存困惑進行了探索。女主人公柳依依從一個單純可愛的女孩到一個涉世不驚的女人的變化過程,讓人不得不驚嘆一個男性作者對女性心理把握得如此準確、有度、明晰。
胡學文的中篇小說《逆水而行》也寫得不錯,同樣有著《命案高懸》的大氣與沉穩(wěn)、機智與靈動。通過作者的描述,把一個鄉(xiāng)村干部的形象很生動地展示給讀者,讓人讀出的是當下農(nóng)村的諸多現(xiàn)狀,引人深思?!恫幌敕质帧穼懙靡话?。不抓人,看后沒印象。
苑志強
作家閻真在經(jīng)歷幾年沉寂后推出的新作給人很大的閱讀期待,從《曾在天涯》、《滄浪之水》再到新作,構(gòu)成了其不同人物的三部曲式的系列作品,海外生活、個人奮斗和女人情感都迎合了人生困惑的大主題。閻真可以說是心理描寫的高手,細微、準確、傳神的心理刻畫成為小說的最大特色。但是標題顯得過于直白和通俗,有迎合市場的味道,不如前兩部長篇標題有韻味。
《逆水而行》寫村長和鄉(xiāng)長的博弈過程,情節(jié)曲折,直擊鄉(xiāng)土人情世態(tài)的本質(zhì),霍品的苦肉計可謂峰回路轉(zhuǎn),讓人無奈和沉重,感嘆的是農(nóng)村問題里的土地問題依然是所有問題的根本。本期《清明時節(jié)雨蒙蒙》是一篇出色的短篇小說。
2008年《當代》在推出長篇上盡量避免上下的分期連載,以保持閱讀的連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