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 然
我的父親是從重慶煤炭集團松藻煤電公司退休的一位老礦工。10多年前,父親給我上的一堂“安全課”,至今難忘。
那時,我在掘進隊上班,開內齒輪絞車是我的主要工作。為了搶速度,我常常是不帶電放“飛車”,甚至超拉多掛。礦車下道、斷繩跑車等險象環(huán)生的狀況不斷出現(xiàn)。有一次放快了礦車,導致鋼繩散盤,差點將我的頭套住。但我并未認真吸取教訓,照樣施展著我放飛車的“高超本領”。俗話說:常在河邊走,終有濕鞋時。一天中班,我又在放飛車時,終于被現(xiàn)場安檢員逮了個正著。我進了礦上開辦的“三違”人員學習班,并受到了相應的處罰。
這事讓我的父親知道了。他并沒有簡單地批評我,而是以他20年前遭遇的一次跑車事故,來給我上了一堂“安全課”。在給我講述前,父親陷入了痛苦的回憶中,他嘆了一口氣,緩緩地道出了當年發(fā)生跑車事故的經(jīng)歷。
事故的當天,在運輸隊上班的父親和一位工友負責井下的下磨盤運輸,另兩位負責上磨盤的運輸。為了能早一點下班,我的父親就與大家商量,用超拉多掛減少礦車提放次數(shù)。按照措施規(guī)定,斜坡只允許提放2個礦車。但父親他們卻一次提放礦車達4個。在放第3次重車時。鋼繩因嚴重超出牽引標準,發(fā)生斷繩,4個載滿煤矸的礦車帶著一串火花直向父親和另外一位工友撞來,那位工友因傷勢過重,當場死亡。而僥幸躲過一劫的父親,頭部也因受到礦車內飛出來的矸石的撞擊,被診斷為腦震蕩。后來,經(jīng)過治療,父親的傷勢雖然有所好轉,但還是留下了經(jīng)常性頭痛和健忘的后遺癥。
父親講完了事故經(jīng)過后,叫我要時刻把安全牢記在心上,因為《煤礦安全規(guī)程》是用礦工的鮮血寫成的。不要像他那樣,違章只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無法挽回的惡果。
(編輯姚少蓁)
火災逃生的九大訣竅伊人
第一訣:不入險地,不貪財物。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因為害羞及顧及貴重物品,而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穿衣或尋找、拿走貴重物品上。
第二訣:簡易防護,不可缺少。家中、公司、酒家應備有防煙面罩,最簡易方法也可用毛巾、口罩蒙鼻,用水澆身,匍匐前進。因為煙氣較空氣輕而飄于上部,貼近地面逃離是避免煙氣吸入的最佳方法。
第三訣:緩降逃生,滑繩自救。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疏散樓梯、陽臺、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身邊的繩索、床單、窗簾、衣服自制簡易救生繩,并用水打濕,緊拴在窗框、暖氣管、鐵欄桿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條等保護手心、順繩滑下,或下到未著火的樓層脫離險境。
第四訣:當機立斷,快速撤離。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中出去,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相互擁擠、亂沖亂撞。撤離時,要注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當火勢不大時,要盡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逃到天臺、陽臺處。
第五訣:善用通道,莫入電梯。遇火災不可乘坐電梯或扶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第六訣:大火襲來,固守待援。大火襲來,假如用手摸到房門已感發(fā)燙,此時開門,火焰和濃煙將撲來,這時,可采取關緊門窗,用濕毛巾、濕布塞堵門縫,或用水浸濕棉被,蒙上門窗,防止煙火滲入,等待救援人員到來。
第七訣:火已燒身,切匆驚跑。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苗。
第八訣:發(fā)出信號,尋求救援。若所有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外發(fā)送求救信號,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
第九訣:熟悉環(huán)境,暗記出口。無論是居家,還是到酒店、商場、歌廳時,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當大火燃起、濃煙密布時,便可以摸清道路,盡快逃離現(xiàn)場。
(編輯姚少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