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
中新社北京4月28電,28日凌晨,膠濟鐵路發(fā)生一起客車脫線相撞重大事故。據(jù)來自中國鐵道部的最新消息稱,事故已造成七十人死亡、四百一十六人受傷。事故原因初步認定為列車超速。
事故發(fā)生在28日凌晨4時40余分,正是旅客熟睡之際。那些酣眠的乘客,也許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會走上不歸路。一切仿佛是宿命,幾乎是十一年前的同一天——1997年4月29日,昆明開往鄭州的324次旅客列車,運行到京廣線榮家灣時,與停在該站由長沙開往茶嶺的818次旅客列車相撞,造成乘務員和旅客死亡一百二十六人、重傷四十五人、輕傷一百八十五人。兩相比較,這一次的悲劇同樣驚心動魄,令人扼腕嘆息。
列車相撞事故正在調查和問責之中,濟南鐵路局局長、黨委書記已被免職。筆者對此有所期待:
其一,能否促進引咎辭職制度成型?據(jù)報道,1988年1月24日,昆明開往上海的80次特快列車,運行至貴昆線且午至鄧家村間,由于列車顛覆,造成旅客及鐵路職工死亡八十八人、重傷六十二人、輕傷一百四十人。國務院接受原鐵道部部長丁關根引咎辭職的請求,當年3月12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決定,免去丁關根鐵道部部長的職務。面對丁關根的引咎辭職,時人一片激賞之聲。再往前追溯,1980年,“渤海二號”翻沉事故后,主管石油工作的副總理康世恩被記大過;1987年,大興安嶺火災中林業(yè)部部長楊鐘被解職。
還有一個細節(jié)不能不提,今年1月23日20時48分,北京開往青島的D59次動車組列車,運行至濟南鐵路局管內膠濟線安丘至昌邑間時,發(fā)生重大路外交通事故,造成十八人死亡、九人受傷。同樣是膠濟線,短期內出現(xiàn)兩次大的悲劇,誰來負責?是不是人禍?濟南鐵路局局長被撤是不是終點?
引咎辭職,以謝國人,這在國外已經形成成熟的制度。比如在韓國,崇禮門被焚不久,韓國政府文化遺產廳廳長俞弘濬,因此向時任韓國總統(tǒng)的盧武鉉遞交辭呈,韓國首爾市長吳世勛也向民眾公開道歉。反觀國內,引咎辭職較為罕見,往往在多方壓力下,才羞羞答答地道歉,或無奈辭職。更可悲的是,有人對引咎辭職不以為然,在阜陽,原工商局長因毒奶粉事件下課,有人憤憤不平:幾十萬種商品,只要一種出了問題,工商局長就要下臺,誰還敢干?
其二,能否重新審視鐵道部的地位?能否督促鐵道部進行深層次的改革?據(jù)報道,在今年兩會上,鐵道部沒有并到交通運輸部,原因據(jù)說是按照目前政府的職能難以定位,只有在鐵道部政府職能轉變后,才可能合理調配整合,并入交通運輸部。對此,一些政協(xié)委員頗有微詞:“改革滯后,倒成了拒絕進一步改革的借口了!”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更是透露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jié):在獲悉國務院要進行機構改革后,“從去年下半年,鐵道部就到處做工作”,列舉種種理由,以具有特殊性要求保留鐵道部。李君如透露,最后還是今年的雪災保住了鐵道部。(2008年3月13日《成都商報》)
是雪災保住了鐵道部,這話真讓人百感交集。試問,面對頻仍的火車事故,面對一批又一批乘客的無辜殞命,等到日后再有人呼吁改革鐵道部,要求鐵道部并入交通運輸部時,會不會出現(xiàn)事故保住鐵道部的怪象?其實,正因為鐵道部舉足輕重,就更需要改革。
讓我們一起為死傷的乘客表示默哀,讓我們一起祈禱悲劇少些發(fā)生。其實,對死難者最好的撫慰就是將真相大白于天下,讓責任人為之埋單,啟動深刻的改革,革除鐵路積弊。
【原載2008年4月30日《中國保險報·熱點》】
插圖 / 賈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