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旅行期間,人們經(jīng)常問我很多問題,關(guān)于我的音樂、我的童年,關(guān)于我在東方和西方之間搭建橋梁的努力。對我來說,要回答這些問題,最好的方式還是講述我的故事。
一
因為我少兒時期大多數(shù)時間是獨自度過的,我的想象力很活躍。既然我已經(jīng)在第一次比賽中獲勝,又下定決心要當一名鋼琴家,我就再也不想上學了。我不喜歡幼兒園上的課。我也不喜歡幼兒園里的老師,每次我想早點回家練琴,他們總不讓我走,他們不理解我。我那時是個怕羞的小男孩,離了家總感覺不自在,但我不能一個人單獨呆在家里。父親和母親兩人都要上班。非常幸運的是,我的太姥以七十八歲的高齡還專門從丹東來到沈陽,照顧了我三年,讓我一生難忘。她走了以后,我覺得自己一個人呆著沒問題,于是想出這么個主意。我對父親說:“你拿一臺錄音機,早上你和我媽出門前把錄音機給打開,我一整天都會好好練琴?;丶視r,你一查錄音機就能證明我說到做到?!?/p>
父親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因為這樣我就能多出時間來練琴了。我也喜歡,因為這樣我就不用上學了。在教室里,我覺得怎么樣都不得勁。在鋼琴前,我卻如魚得水,即便是在苦練難度極高的曲子一就像車爾尼的曲子一他寫出來好像專門是為了逼瘋演奏它的鋼琴手。母親的工作以及上班的時間比較靈活,她就時不時地回家來看看我。每次她回來的時候,我總是坐在鋼琴前,就好像是給拴在那兒一樣。征服困難的曲目,讓我覺得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讓我覺得徹底的安全。
但是因為我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一個人呆著,我天生的害羞變得更厲害了。到該上小學的時候,我沒辦法再留在家里了,一想起要回到教室上課,我就緊張極了。我非常不善于和其他孩子相處,絕大多數(shù)時間是獨來獨往,每天午飯期間我一路跑回家練琴時總是很開心。父親為我列了一張作息時間表,里面留出的娛樂時間少之又少。早晨5點45分起床,練一小時琴。7點整上學。12點回家吃午飯,15分鐘吃飯,45分鐘練琴。放學后練兩小時琴,然后吃晚飯。晚飯吃20分鐘,這20分鐘里我可以看動畫片,然后寫作業(yè)。
二
只要是有關(guān)我和鋼琴的事情,父親總是異常嚴肅。只有在拉他的二胡的時候,他才能放松下來。那時,他好像變了一個人,看上去和平時不一樣。他完全沉浸在縈繞人心的哀傷的音樂中。他好像是在尋找某種永遠也無法找到的東西,父親拉的二胡如泣如訴。
當我聽父親拉二胡時,我總是閉上眼。當我彈琴時,我描繪的都是歡樂的故事,但父親的故事是哀傷的。我想要多知道一些他的故事,但那充滿神秘感的哀傷埋藏在音符里。父親和母親不同,他很少談他自己。
卡通故事給我?guī)砦拷澹瑢O悟空、哪吒鬧海、變形金剛、湯姆和杰瑞、唐老鴨和黛絲鴨,還有繽紛多彩的,滿是爆炸、追蹤場面和神奇怪獸的日本漫畫書。音樂里也有故事。在我自己練琴,或是在父親或老師跟前彈琴的時候,我總是邊彈邊在腦袋里編故事,而作曲家們也有故事。起先我對他們一點概念都沒有,并不知道他們生活在遙遠的過去,他們的國人說的是我聽不懂的語言。當父親和老師開始向我解釋,說這些作曲家早已不在人世時,我完全給弄糊涂了。
我問父親的第一個問題是:“所有的作曲家中,誰是第一名?”
父親不假思索地說:“莫扎特。莫扎特數(shù)第一,因為他寫得多又寫得好。他三歲時就能作曲。他是一個超級天才,每一種音樂形式他都留下了杰作。他寫協(xié)奏曲、交響樂,還有歌劇。他創(chuàng)造出最美妙的旋律、最感人的節(jié)奏。他的想象力最偉大,他的和聲最動聽。他開始演奏時還不過是個小小孩。他的父親照顧他,幫他把音樂帶給世界。他的父親幾乎和莫扎特一樣出名。如果沒有他的父親,莫扎特也成不了名。在一起,他們兩人才共同獲得了不朽?!焙茱@然,我的父親很認同莫扎特的父親。
巴赫就不一樣。朱教授最熱愛巴赫,她的巴赫彈得棒極了。我在她那兒學琴,一開始她就教過我好些巴赫的曲子。巴赫音樂的力量強烈地震撼了我。我感到很幸運,接觸巴赫接觸得早,因為巴赫是音樂的基石,學好了巴赫,你就打好了音樂基礎(chǔ)。他的音樂有很多復雜的旋律線和聲部,它們能幫助你理解音樂的結(jié)構(gòu)。在我的想象中,巴赫總是在和天堂里的上帝對話,雖然他顯得很嚴肅,他們之間的對話帶給這個世界的人們能夠想見的,最美好、最睿智的音樂。
我想象肖邦是個英俊瀟灑的男生,像一名電影明星,永遠在追求一種他找不到的愛。我看到他坐在鋼琴前一邊哭泣,一邊寫下讓人心碎的旋律。
貝多芬也是我崇拜的偶像。他很嚴肅,和我父親一樣嚴肅。父親和貝多芬都從來不笑,他們沒時間,也沒耐性去聚會、開玩笑、看動畫片。他倆都不善與人相處,和音樂倒更能心心相通。 有一次,我父母帶我去看一個蘇聯(lián)芭蕾舞團表演的《天鵝湖》,我一下子愛上了柴可夫斯基,而我后來聽到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則大大加深了我對他的熱愛程度。當然我那時還太小,還叫不出曲目的名稱,但他的俄羅斯靈魂所蘊涵的豐厚感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
我為所有這些作曲家編造出歷險故事,就像孫悟空為我編造出歷險故事一樣。然而,盡管我頭腦很活躍,手指很忙碌,盡管我迫切想學習更多的音樂,想征服越來越艱深的曲子,空軍大院里的孩子的父母也都是搞音樂的,除了他們,學校里的小孩子都覺得我怪怪的。我不懂社交技巧,說話笨拙。有時,當我和同齡人在一起覺得不舒服的時候,我會閉上眼睛,聆聽我腦袋里的音樂。我心中的一個秘密,是幻想這輩子永遠不和學校沾邊。
在這個時候,馮老師出現(xiàn)了。
她和其他老師不同。她很年輕,可能不出二十六七歲,而且還很漂亮。她并不遵循中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她既不嚴格,又不苛刻,也非漠不關(guān)心。相反,她和藹可親。她用她的善良把我解救出來。和朱教授一樣,她恰恰在最合適的時刻出現(xiàn)在我的生活中。馮老師讓六歲半、極內(nèi)向的我變得活潑外向,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她看出來了,我外表看上去很羞怯,但其實不然。事實上我喜歡人多。馮老師讓我個性中不為人知的那部分得以重見天日。
她說:“郎朗,大聲說出你的答案,一定不要害怕。你腦子很好使,聲音也很洪亮。你一定要學會表達你心中知道的東西?!?/p>
在那個時候,除了音樂,我并不想表達任何東西。我害怕在其他孩子面前出丑。
她沒說錯。她逼著我張嘴說話,在這過程中也向我證明并沒有什么值得我害怕的。很多答案我都知道,也可以清楚地陳述出來,我的同班同學也愿意聽我的陳述。這樣做的次數(shù)越多,我就越感到輕松自如。如果我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彈鋼琴,那我也應該可以在公開場合上說話。
馮老師常說:“每個人都有才能,你要做的就是去發(fā)現(xiàn)你的特殊才能是什么。”如果哪個同學把一幅畫、一首詩,或什么特別的東西帶到課堂上,她就會獎給那個同學額外的金色的星星。如果你跑得快,或是體操玩得好,她也會給你類似的獎勵。馮老師從不偏向哪個學生,每個學生都能從她那兒得到充分的關(guān)注和慈愛,而我對這兩者都有如饑似渴的需求。
選自《千里之行: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