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是不可戰(zhàn)勝的,因為要反對邏輯就要使用邏輯.
——布特魯(19世紀、20世紀法國數(shù)學(xué)家)
命題人:施建花
一、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32分)
1. 在△ABC中,∠A∶∠B∶∠C=1∶2∶3,它的最短邊的長為3,則它的周長為 .
2. 在Rt△ABC中,∠C=90°,邊長a、b、c滿足a∶b=5∶12,c=39,則a+b =.
3. 等腰三角形的腰長為10,底邊長為12,則這個等腰三角形的面積為 .
4. 已知△ABC的三邊長分別為7、24、25,則△ABC的面積為 .
5. 大家都知道,能夠成為直角三角形三條邊的長的三個正整數(shù)a,b,c(即滿足a2+b2=c2),稱為勾股數(shù).例如,3,4,5;5,12,13;8,15,17等都是勾股數(shù).試寫出與上面幾組不同的一組勾股數(shù) .
6. 同學(xué)們已經(jīng)知道美麗的勾股樹,清楚勾股樹的作法.若將勾股樹中的正方形全部換成等邊三角形,則得到圖1所示的圖形.若最大的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為2 cm,則最大的等邊三角形的面積是 ,所有等邊三角形的面積和是 .
7. 如圖2所示,某人欲自A點橫渡一條河到達對岸正對的B點,由于水流的影響,實際上岸地點C偏離欲到達地點B 100 m.若他在水中實際游了260 m,則該河的寬度為 .
8. 在一棵樹上10 m高的B處有兩只猴子.一只猴子爬下樹走到離樹20 m處的池塘A處,另一只爬到樹頂D后直接跳
到A處.如果兩只猴子經(jīng)過的距離相等,則這棵樹高 m.
二、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9. 有四個三角形,它們的邊長分別滿足:①a=b=3,c=6;②a∶b∶c=1∶∶;③a=,b=3,c=;④a=3k,b=4k,c=5k(k>0).其中直角三角形的個數(shù)是().
A. 1 B. 2 C. 3 D. 4
10. 如圖3,在4×4的正方形網(wǎng)格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都為1.連接這些小正方形的頂點,可得到一些線段.如連接AB,則得線段AB=.那么,這些線段的長度不可能為().
A.B. C. D.
11. 如圖4所示,AB=2,∠CAB=45°,把AB沿直線AC對折,B點落在B′處,則BB′的長為().
A. 4B. 2C. D. 3
12. 已知Rt△ABC中,∠C=90°.若三邊a、b、c滿足a+b=14,c=10,則△ABC的面積是().
A. 24B. 36C. 48D. 60
13. 下列各命題逆命題是假命題的是().
A. 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
B. 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C. 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D. 直角都相等
14. 有一個長、寬、高分別為5 cm、4 cm、3 cm的小盒,在它里面放入一根細木條(木條的粗細、形變忽略不計),要求木條不能露出小盒,則能放入的細木條的最大長度是().
A.cmB.cmC. 5 cmD. 5 cm
15. 已知a、b、c是△ABC的三邊長,如果(a-5)2+|b-12|+c2-26c+169=0,則△ABC是().
A. 斜邊長為a的直角三角形 B. 斜邊長為b的直角三角形
C. 斜邊長為c的直角三角形 D. 非直角三角形
16. 如圖5所示,有一個棱長為1 m且封閉的正方形紙箱.一只昆蟲從頂點A沿表面爬到頂點B,這只昆蟲爬行的最短距離是().
A. 3 m B. (+1) m
C. m D. m
三、解答題
17. (8分)如圖6,D是△ABC的邊BC上的一點,且AC2=AD2+CD2.小明說,由上面條件可得到AB2-AC2=BD2-CD2.小明說的正確嗎?為什么?
18. (8分)如圖7,在△DEF中,DE=17 cm,EF=30 cm,EF邊上的中線DG=8 cm.求證:△DEF是等腰三角形.
19. (10分)如圖8,△ABC中,AB=50 cm,AC=40 cm,∠C=90°.點P從點C出發(fā)沿CA邊向點A以4 cm/s的速度移動,同時另一點Q從點C出發(fā)以3 cm/s的速度沿著CB邊向B點移動.問:幾秒后△PCQ的面積等于△ABC面積的?
20. (10分)某校把一塊三角形的廢地ABC開辟為花園,其形狀如圖9所示.測得AC=80 m,BC=60 m,AB=100 m.
(1)若入口E設(shè)在邊AB上,且與A、B等距離,求入口E到出口C的最短距離.
(2)CD是一條水渠,且D點在邊AB上.已知水渠的造價為每米10 元,則D點距A點多遠時水渠的造價最低?最低造價是多少?
21. (12分)如圖10所示,南北方向界線PQ以西為我國的領(lǐng)海,以東為公海.晚上22:28,我邊防反偷渡巡邏艇101號在A處發(fā)現(xiàn)其正東方向的C處有一可疑船只正向我沿??拷?,便立即通知正在PQ上B處巡邏的103號艇注意其動向.經(jīng)觀測發(fā)現(xiàn),A處與C處的距離為10海里,A、B兩處之間的距離為6海里,B、C兩處之間的距離為8海里.若該可疑船只的速度為每小時12.8 海里,則它最早會在何時進入我國領(lǐng)海?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