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勇
首先歡迎同學們進入新的學習階段,相信同學們一定都有信。把高中物理學習好,初中我們有些同學學習輕松成績好,原因就是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方法,而高中你得從頭再來,因為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完全是兩個概念!
初中與高中銜接中出現(xiàn)的“臺階”,主要存在于物理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同學們的學習能力、思維方法與心理特點上,針對這些特點,同學們在學習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1、心態(tài)上不要著急,要適度緊張,慢慢適應。
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同學普遍不能一下子適應過來,都覺得高一物理難學,老師也講得比較慢,知識是一點一點滲透的,因此,遇到一道題不會做,應該立刻記起來,暫時想不明白,以后可以慢慢問老師,記住不是你一個人不適應,而是同學們在整個高一階段的共同現(xiàn)象。
2、做好知識的同化、順應和重建。
許多事例表明,同學們大都能夠比較自覺地同化新知識,但往往不能自覺地采用順應的認知方式,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認知結構的物理新知識的學習中,被初中學到的不全面的知識和模糊概念所影響,例如:初中物理中描述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物理量有速度(速率)、路程和時間;高中物理描述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物理量有速度、位移、時間、加速度等,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還有方向,是矢量,同學們應該在老師的指導下順應新知識,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區(qū)別,掌握建立坐標系選取正方向,然后再列運動學方程的研究方法,用新的知識和新的方法來調整、替代原有的認知結構,避免人為地“走彎路”加高學習物理的臺階。
3、學會構建物理模型,學會在頭腦中想象正確的物理情境。
中學物理學習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確定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簡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圍內研究物理模型,分析總結得出規(guī)律,討論規(guī)律的適用范圍及注意事項,例如:平行四邊形法則、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養(yǎng)抽象思維能力、建立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要通過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建立過程的理解,領會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通過規(guī)律的應用培養(yǎng)建立和應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
4、研究典型例題,通過它們學習解題方法和技巧。
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訓練的重要途徑是研究物理習題,同學們在研究習題時要注意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指導,有計劃地逐步提高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做習題時,要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上,并把物理過程圖景化,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做物理習題時作示意圖是將抽象變形象、變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是從高一一開始就訓練作示意圖的能力,如:運動學習題要求同學們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動力學習題要求同學們畫物體受力與運動過程示意圖等,還要求同學們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并養(yǎng)成習慣。
高中物理題目類型多,方法靈活,用到初等數(shù)學的知識較多,對高一學習中遇到的典型例題及易錯題,應做到四問:一問做了沒有,二問想了沒有,三問問了沒有,四問理解了沒有,通過對習題的討論、理解以及運用各種各樣的解題方法,在由簡單模仿到運用自如、由運用自如再到自我創(chuàng)造的發(fā)展過程中,逐步掌握一定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責任編輯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