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偉
主角:陶星,18歲,一個無論生活多么艱辛,卻從不向命運低頭的高中生。生活給了這個男孩子超出常人的磨難,同時也千錘百煉了他不屈的意志。這位把瘋癲母親活著視為人生動力的高中男生,讓我們看到了不折不扣的“90后”男子漢。
2004年5月,陶星讀初二時,55歲的父親陶榮初患癌癥去世,留下了瘋癲的母親和貧寒的家。陶星開始了一邊照顧母親一邊讀書的生活,一年后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升入岳陽縣三中。而比他大四歲的姐姐,高中畢業(yè)后來到岳陽市邊學(xué)電腦邊打工。
讀高中后,學(xué)校離家里有10多公里,他將媽媽送到了鎮(zhèn)上的敬老院,不料幾天后媽媽就大吵大鬧要回家。
“一見面,她流著淚將我和姐姐緊緊摟在懷里,久久不肯松手,還一邊搖頭,一邊嘴里含糊不清地說著什么?!被貞浧甬?dāng)時的情景,陶星淚流滿面,“媽媽啊,這一輩子,無論在什么地方,無論在什么時候,我們都不會丟下您!”
2006年9月,他在學(xué)校附近租了一間地下室,一邊照料母親一邊讀書。
“母親雖然瘋瘋癲癲,但她卻知道疼我和姐姐。別人給她一個蘋果,她會切一半留給我;鄰居給她的零食,她都放在衣兜里留給我?!碧招钦f。他跟母親能夠用幾個簡單手勢的溝通,“我母親高興時會用她的下巴靠著我的頭‘撒嬌;她還會用手指著我的?;?,又豎起大拇指,意思是說,我是個學(xué)生,將來是有出息的!”
父親曾告訴陶星,母親在懷他的時候,一次發(fā)病摔倒在馬路中央,摔得頭破血流不省人事??墒?,她剛醒過來,就不停地摸肚子,發(fā)現(xiàn)孩子還在,就舉起大拇指示意圍觀的人,意思是孩子還好?!斑@件事,我一輩子都記得,沒有母親,哪里又會有我呢?所以我照料母親是天經(jīng)地義的?!?/p>
每天中午下課,陶星都是第一個跑出教室,趕回租住房,為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做飯。除了安排母親的一日三餐,陶星還得教母親刷牙,幫母親洗腳、洗衣服等,因為母親手有殘疾,他還得給她擦洗身子。
自從父親去世后,凡是一個家長該為一個兩歲孩子做的事,陶星全為母親做了,陶星說:“在家里,媽媽是孩子,我是大人?!?/p>
2007年4月1日,晚飯后,媽媽上廁所時尿濕了褲子,陶星連忙替她換上干凈衣服,又倒水幫她清洗。記者驚訝于他動作的嫻熟。
陶星很擔(dān)心她晚上睡覺踢被子和發(fā)病,所以他一直與媽媽睡在一起。晚上他特別容易醒,媽媽一抽搐,他就會從睡夢中驚醒起身給她喂藥,養(yǎng)成了習(xí)慣。冬天,他還怕媽媽受凍,晚上把她的雙腳緊緊摟在自己的懷里。
陶星最怕的事是“媽媽走丟了”。那是2007年正月十二的下午,陶星像往常一樣下課后小跑回到家。當(dāng)他推開房門卻不見媽媽的蹤影。
他立即四處尋找媽媽,雨不停地打在他的臉上,冰冷冰冷的,陶星毫不在乎。
一個中年女子被陶星的孝心所感動,塞給他50元錢,讓他去坐摩托車找。車在路上顛簸,夜色越來越濃,陶星急得心都要跳出來了。雨越下越大,他全身濕透了,凍得直打哆嗦。他想,媽媽肯定也在風(fēng)雨中挨凍。陶星心里不停地祈禱“媽媽,千萬不要出事”。
在離縣城不到一公里多的311工廠附近,陶星終于找到了倒在地上“哇,哇,哇……”叫喊的母親。他脫下自己的衣服,用雙手?jǐn)Q干水,擦干媽媽身上的雨水和泥濘,把媽媽抱上摩托車。
回來時已是深夜,陶星泡了一杯紅糖水,用勺子慢慢地喂媽媽喝下。隨后,他又幫媽媽換洗了所有衣服,輕輕地把媽媽扶到床上躺下,蓋上兩床被子。晚上11時,陶星才走進(jìn)廚房給自己做了點兒飯吃。
盡管生活充滿艱辛,但陶星從未向命運低頭。他從未以照顧母親為借口耽誤過一節(jié)課。他說:“只要媽媽活著,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再苦再累也要熬過去,因為我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夢寒摘自《法制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