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越
2007年4月,英國《每日電訊報》刊登了一封讀者來信,這位女士用凡士林消除了腿上兩個疤痕,還去掉了臉上的一顆黑痣。這封信刊登后的一周內,《每日電訊報》收到了幾麻袋讀者回信,大家紛紛貢獻出自己使用凡士林的心得,從護膚到去皺,從治療嬰兒疹到消除牛皮癬,應有盡有。
如果羅伯特·切森堡還活著的話,一定會說:“我早就告訴過你們,凡士林是萬能藥?!?/p>
切森堡是一位美國化學家,擅長從鯨魚脂肪里提取煤油。185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發(fā)現了石油,切森堡失業(yè)了。他不甘心失敗,跑到賓州油田,想看看神奇的石油到底是怎么回事。細心的他很快發(fā)現,油田的工人喜歡收集鉆井臺邊上常見的一種黑乎乎的凝膠,把它抹在受傷的皮膚上,據說能加快傷口愈合的速度。切森堡拿了一點回去化驗,知道這是一種高分子碳氫化合物,在石油里有很多。
經過試驗,切森堡找到了提純它的方法,最后得到了一種無色透明的膠狀物質,無臭無味,不溶于水,所有常見的化學物質都不會和它起化學反應。他故意在自己的腿上割了一刀,然后把這玩意兒涂了上去,結果,傷口很快愈合了。
1870年,切森堡向美國專利局申請了專利,把這種東西命名為“凡士林”。他還成立了一家公司,開始向美國公眾銷售這種神奇的凝膠。可是,沒人相信這東西真的有效,銷路一直打不開。
情急之下,切森堡拉著一車凡士林,當起了走街串巷的“蛇油販子”。那時美國大街上有很多賣蛇油的小販,和舊中國賣“大力丸”的江湖藝人非常相像。切森堡借鑒了蛇油販子們的做法,每到一處都親自表演“硬功”,就是當著大家的面用刀把自己割傷,或者用火燒自己的皮膚,然后自信地涂上凡士林,并向圍觀群眾展示幾天前弄傷的傷口的愈合。這個方法果然很有效,凡士林迅速風靡全美國,切森堡發(fā)財了。
切森堡不是醫(yī)生,但是,他真的相信凡士林含有一種神秘物質,能夠包治百病。有一年,他得了胸膜炎,便讓人把自己從頭到腳都涂滿了凡士林。后來,他的病好了,更相信凡士林是神藥,每天都要吃一勺凡士林。這件事傳開后,美國民間掀起了一股凡士林熱,不管什么病都用。
切森堡活了96歲才去世,他認為自己的長壽就是凡士林的功勞。
可事實是怎樣呢?科學家對凡士林進行了仔細研究,發(fā)現凡士林里除了極具化學惰性的碳氫化合物之外,一無所有。但它不親水,涂抹在皮膚上可以保持皮膚濕潤,使傷口部位的皮膚組織保持最佳狀態(tài),加速皮膚自身的修復能力。另外,凡士林并沒有殺菌能力,它只不過阻擋了來自空氣中的細菌和皮膚接觸,從而降低了感染的可能性。
凡士林的很多“療效”都和這兩個特性有關。比如,媽媽們喜歡在嬰兒屁股上涂一層凡士林,避免因濕尿布長期接觸皮膚而引起濕疹。鼻子流血的人也可以把凡士林涂在鼻孔內壁,這樣可以阻止繼續(xù)出血。甚至口腔潰瘍的病人也可以先用紙巾擦干患處,然后涂上一層凡士林。凡士林能防止?jié)兘佑|口腔內的酸性物質,加速潰瘍的愈合。
凡士林非常便宜,很多愛美的女士因此對它不屑一顧。事實上,與市場上其他昂貴的護膚品相比,凡士林的化學惰性使得它對任何類型的皮膚都沒有刺激作用,因此凡士林屬于廣譜護膚品,誰都能用。正因為如此,廉價的凡士林仍然是目前全世界使用最多、性價比最高的護膚品。
(玉冰心摘自《三聯生活周刊》2007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