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浩月
“我老了,誰給我寫詩?”MSN上一個女子用簽名的形式發(fā)出了這樣一句感嘆。紅顏易逝,恐怕有很多女人都有過類似的恐慌。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們慢慢發(fā)現(xiàn),“我獨愛你備受摧殘的容顏”,不過是男人口中的一句謊話,他們“獨愛”的,還是那些正在盛開的花朵,那些正在綻放的青春。
1823年,73歲的老歌德在—個舞會上,愛上了19歲的少女烏爾麗克。才貌雙全的烏爾麗克讓歌德神魂顛倒不能自拔,為她寫出了不少的情詩,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是《瑪麗昂巴德悲歌》。雖然受到各方阻擋以及當事人的婉拒,但身陷情網(wǎng)的歌德卻由一個沉默嚴峻的老人,變成了情竇初開的少年。一生戀愛無數(shù)次的歌德,這個時候可能早已忘記了自己“外貌美麗只能取悅一時,內(nèi)心美麗方能經(jīng)久不衰”的詩句。
文豪們的情詩是不可靠的,再進一步說,男人的情詩都是靠不住的,但這阻擋不了女人想成為詩中人物的渴望。懂得贊美女人是男人的一項美德,而知道如何歌頌女人,卻是男人的一項特長。大鼻子情圣希哈諾暗戀自己漂亮的表妹羅克珊,卻因為自己的缺陷,只能躲在黑暗中深情朗誦自己的情詩。想知道情詩的力量有多大,去看看影片里羅克珊陶醉的表情吧。男人的詩句喚醒了女人對自身的熱愛,這熱愛同時也成了最神奇的化妝品,讓灰姑娘變成公主,讓公主化身為女皇。
一生沒收到過情詩的女人未免有些遺憾,但從某個層面上講,也是幸運的。在男人那里,情詩如同曠野里沒有主見的風車,哪面的風吹得大些,便不免掉轉(zhuǎn)了方向。用通俗一點的說法便是,他既然會給你寫詩,避免不了哪一天也會給別人寫詩——這如同一個手藝高超的木匠一樣,既然能做出精巧的桌子,你怎么能阻止他想打造幾把椅子的沖動?所以,想成為詩中的女皇,同時就要有承受改朝換代的平和心態(tài)。
情詩應該是男人寫的最好的一種文體,因為沒有什么能比它目的性更強、更能調(diào)動所有學過的詞匯和創(chuàng)作激情了。但也有的男人比較混帳,經(jīng)常東拼西湊濫竽充數(shù),不過即便這樣也好像經(jīng)常奏效。因為也有不少女人是只在乎形式而不在乎內(nèi)容的,她們早已被愛情蒙蔽了雙眼,壓根沒有什么心思來進行文學上的審美判斷了。男人很少記得他們曾寫過什么情詩——要么寫得太多記不住。要么純粹是信口吟來不值一記,但女人卻對收到的情詩視若珍寶——很有可能,她們覺得此生最美的時刻,就停留在這首分行的句子里了。
想在詩歌里永生,是女人的悲哀。愛情畢竟不是遣辭造句,而需要實實在在的人間煙火??墒?,華美的愛情,絢爛的愛情,誘惑力太大了,甚至比金銀珠寶、比長生不老誘惑大……所以,如果你恨他,就讓他每天給你寫詩,如果你愛他,就不要逼迫他為你寫詩。
亢龍有悔
青絲
無論男女,一個正常人過了結(jié)婚年齡而不結(jié)婚,便要時常面對身邊的親戚朋友的詢問,不管這種詢問是出于關(guān)切,或者好奇,抑或促狹,都是再為常見不過的事情。
有一次,在一朋友家里閑坐,他母親又照例問我,怎還不趕快結(jié)婚,到底想要找個什么樣的女人。說照例,是因為這個老掉牙了的問題,老人已經(jīng)問過我不下二十次。于是我隨口說,沒什么要求,就是能在一起說話的人。老人家對我這個新奇的回答大惑不解,斜睨著我說,只要不是啞巴,人在一起就自然能說話。我見搪塞不過,只好又補了一句,不是這個意思,是指能聽懂我在說什么的人,要不然,我累,別人也累。老人家說,哪可能,又不是要你找個傻子,你說的又不是印度梵文,哪有聽不懂的道理?眼看再說下去誤會只有越鬧越大,我只好落荒而逃。
我這一代人是在金庸和瓊瑤的小說、席慕容的詩歌陪伴中長大的,在我們成長的最重要階段,這些精神食糧在我們的腦海里注入了純潔唯美的愛情觀。所以在過去,女生們大都憧憬能有一個彈著吉他、開著大排量摩托車的英俊男孩成為自己的男朋友。而男生們則無不希望能有一個金庸小說中的女主人公一樣溫柔體貼、善解人意,肯和自己一同浪跡天涯的女朋友。雖然在今天看來,這些主觀唯美得近乎男權(quán)或女權(quán)主義的想法是那么的可笑。
金庸的“降龍十八掌”中有一式“亢龍有悔”,語出《易經(jīng)》。亢是至高之意,一個人應當以亢滿為戒,否則就會有敗亡之禍,故而為“有悔”?!渡涞裼⑿蹅鳌分校S藥師就是一個非常符合“亢龍”形象的人物——作為一個唯美主義者,黃藥師在妻子死后,寧愿形單影只,也不會有“沒有蘋果,蘿卜也解渴”的思想。
愛屋及烏,不難理解他會極力反對黃蓉嫁給郭靖,在明知嫁給歐陽克也許會害了女兒的情況下,也要答允這樁婚事了。其實,他就是在以己之尺度人——他最怕的就是像郭靖這樣的愚魯笨人,即使給他魚翅也被當成了粉絲吃,不識情之韻致矣。
以前非常喜歡徐小鳳的一首老歌,歌名為《誰又欠了誰》。在歌的兩闕之間,有幾句頗具宿命色彩,卻又具有幾許哲學意蘊的獨白:有緣無分空癡想,有分無緣暗凄涼。在這個半真半假的世界里,究竟誰又欠了誰呢?
想象總是美好的,是搖曳多姿、充滿了詩意美感的。問題是,卻往往不符合實際。這就是作為—個理想主義者所面臨的困局。
情感專欄提問家
上上簽
我是情感問答專欄的忠實讀者。喜歡看這種專欄的讀者分兩類:一類是信徒,將專欄作家的箴言視作自己迷航人生的GPRS,只要在電子儀器里輸入“起點痛苦、終點幸?!?,便相信自己閉著眼睛也能到達天堂,還有一類是將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壞人,以娛樂的心態(tài)看專欄,一看到作者被讀者問到?jīng)]好氣便哈哈大笑,幸災樂禍地想:“你終于沉不住氣了?”很抱歉,我正是后者。
我發(fā)現(xiàn)情感問答專欄真是讓人百看不厭,因為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讀者來信提出的困惑和難題也越來越有深度。最早的時候,我還看過—份雜志有讀者寫信問:“我想和老公離婚,可單位不肯開介紹信怎么辦?”前兩個月我看的幾篇專欄,來信讀者已經(jīng)具備了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遺傳學等基本知識。很多讀者的來信,都從童年的傷害說起,中間引用自己最近做過的一個情節(jié)豐富的夢,可想弗洛伊德在我們這有多普及。
蔡康永在臺灣的節(jié)目里說起一個主持人,每次觀眾打熱線傾訴自己的苦難,這個主持人便會很氣憤地問人家“你讀過大學沒有?”我一聽,這不說的正是萬峰老師嗎?萬峰老師主持什么“伊甸園信箱”,天天對聽眾普及性知識,想想也是,羅列在他面前的,總是那些程式化的難題,亙古不變。萬峰老師真是恨鐵不成鋼呀!
所以一位才華橫溢、出口成章的提問者,對提商情感專欄、情感夜話節(jié)目的質(zhì)量,是多么必要。我發(fā)現(xiàn)如果李清照乘時光機器到現(xiàn)代,估計可以讓萬峰老師不再追究人家的學歷。李清照的優(yōu)勢在于:首先她是女人,而且是個多愁善感的女人,其次她已婚了,以我不算敏銳的觀察,已婚的女人總比未婚
的容易掙扎在情感泥潭,最重要的當然是她太愛提問題且提得太有文采了——知否?知否?人何處?腸斷與誰同倚?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窗前誰種芭蕉樹?云中誰寄錦書來?誰人可繼芳塵?……
其實情感問題的模式千百年來從未有變。愛情的煩惱不過是指頭一掰都數(shù)得過來的幾樁。大多數(shù)人沒錢也沒閑去跟吳哥窟的樹洞傾倒心情垃圾,和身邊人嘮叨又覺得不夠酷,寫信給專欄作家倒是不錯的選擇。
我相信,假以時日,隨著情感專欄對讀者來信的水準越來越挑剔,有天賦且有素質(zhì)從事這一工作的人,其重要性將不亞于回答問題的專欄作家。屆時便會有當紅的情感專欄提問家橫空出世,他遭遇過人世間一切深沉又膚淺、經(jīng)典又時髦、偉大又卑賤的愛情苦難。因為有他在,愛情成為這個世界上問題最多的一件事情。
飯妓劉誠龍
我老婆在減肥,我常常嘴里淡出鳥來,由此特別羨慕我們這棟樓里的其他兄弟,他們每天下午來上班,酒氣沖霄漢,一看就是飯局上下來的人。我既羨且妒,不料,他們好像成了楊白勞,一個個苦大仇深:餐餐喝醉壞了胃,老婆晚上背著睡,吃的是潲水煎的油,比你早日上山頭。
這幾天世道好像變了,天天有人喊我:兄弟,賞個臉,我在某某館等你,不見不散。有一兩次,一個晚上都得赴兩個局,真讓我幸福得要死啊。
吃上幾回生猛大餐,飲水思源,我才知道,我們這里有個副縣長榮升了,空出了一個位置,這個位置上頭說了,就在本地產(chǎn)生,不從外頭派。百把個科局,加二三十個鄉(xiāng)鎮(zhèn),加虛職想轉(zhuǎn)實職的,還加瘦差想轉(zhuǎn)肥差的,百把人來爭這把椅子喔,上頭說了,這職務要選群眾公認的。
第一個來請我的是教育局的,平時他是喊我“喂”的,這回叫我“兄弟”了,喝了兩杯之后,他叫了我一聲“哥們”,喝了三杯之后,更是叫我“鐵哥們”。他說“鐵哥,這回全靠鐵哥了?!蔽艺讨婆d拍了胸脯:沒問題,誰叫咱是鐵哥們呢!
第二個來請我的是政府辦公室的,他是我的老領(lǐng)導,我曾經(jīng)在他的手下當差,領(lǐng)導親自來喊我,我想都沒想就去了。以前都是我求領(lǐng)導,現(xiàn)在領(lǐng)導來求我了,這多么受用啊。酒過三巡,又過了三巡,不知道過了幾個三巡,老領(lǐng)導說了:本來想請大家去洗個腳的,時間不早了,先回去吧。說著,一人給了一個紅包,說:醉的沒醉的,都打的回去。接錢的時候大家都不醉了,都搖著領(lǐng)導的手說:放心,放心,領(lǐng)導絕對放心。
接著是審計局,接著是財政局,紀檢會,科技局,接著是某某鄉(xiāng),某某鎮(zhèn)……好像是同一個軟件插到了領(lǐng)導的表情系統(tǒng)里,不管什么領(lǐng)導,不管以前多么神態(tài)氣象萬千,現(xiàn)在都那么平易近人,那么慷慨大方……我突然心里相當惶恐了:拿人手軟,吃人嘴短,就那么一個勾,我打給誰?
繼續(xù)有人來喊我“搓”一頓。去,還是不去?這飯局好像成了哈姆雷特的一個人生問題的死局。
去,一定得去!你不去,你就沒法再在這機關(guān)混下去,一位兄弟教我道。你不去吃飯,你就直接得罪人,你沒給他打勾誰知道?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你應該選生;道德自守,我所欲也,關(guān)系游戲,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你當然選關(guān)系游戲。
吃人家的飯,不給人家做事,好像是,滿足了人家的一回欲,卻不給人家一顆心,真是像個妓女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