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妙語解窘
1961年7月18日,陳毅外長陪同周恩來總理去著名電影演員白楊家作客。白楊家住得比較寬敞,二樓的書房兼客廳窗明幾凈,四周的書柜里擺滿了書刊。陳老總進屋環(huán)視了一下就問白楊:“這么多書,你都看嗎?”因為突然,白楊被問得不知如何作答??偫硪娏耍s忙解圍,反問老總:“你家那么多書,你也都看嗎?”此話一出,大家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來。
英國記者詹姆士·甘柏隆講過一件有趣的軼事:
“周恩來舉行盛宴招待八面玲瓏的尼赫魯。這位在英國劍橋大學受過教育的印度總理,對周圍的人用中國話不斷地交談一些瑣事,顯然感到有點不耐煩了。他拉住周恩來的手臂說:‘總理先生,講一點英語好嗎?’周微笑,舉起酒杯,用英語說:‘An!Yes——how do you do? (啊,好的——你好么?)’說完,照舊講中國話?!?/p>
這就是周恩來的幽默,春風拂面,體貼有加,莊諧一體,風度儒雅。對這種彼此心領神會的“糊涂”,尼赫魯只能忍俊不禁了,他還能不耐煩嗎?
鄧小平默語妙答
據(jù)美國前總統(tǒng)吉米·卡特的回憶,1979年鄧小平訪美時,政界要人茲比格曾在自己家中設宴招待他。席間,茲比格評論道:“中國人與法國人有一點是相同的,都認為自己的文明高于別人?!编囆∑铰犃?,回答道:“我們這樣說吧?!彼A艘煌?,“在東亞,中國菜最好;在歐洲,法國菜最好?!?/p>
鄧小平對茲比格的問題不作正面回答,言外之意是,我既不同意你的看法,又不反對你的看法,我有另外的看法。僅此一句,就充分展示了鄧小平鮮明的個人風格:柔中寓剛,綿里藏針。
陳毅“惡語”助人
陳毅急公好義,最看不得人受委屈。1966年夏的一天,他聽說第二外國語學院要開大會批判外交系統(tǒng)的工作組,立即吩咐司機,往東郊外國語學院急馳。
批判大會剛開始,陳毅在主席臺上落座后,主持會議的造反派高呼將“鎮(zhèn)壓群眾運動的劊子手張彥”押上來。這時,戴著破紙簍糊起的高帽的張彥被連推帶搡地架到右臺口,頭被猛然地按下去,其狀非常悲慘。
陳毅一看這情景,氣就上胸了,拿起桌上的大蒲扇,“呼嗒呼嗒”地扇著。發(fā)言剛開始沒兩句,便有造反派沖上臺,硬逼張彥跪下來“請罪”。
陳毅把手中的扇子往桌上一拍,提高嗓音大聲說道:“張彥,廣大群眾提了這么多問題,你怎么光聽不做記錄?”隨即,轉過臉向主持人說:“讓他們坐下來記錄,回去好好交代檢查!”
張彥跌坐在臺角的一張椅子上,其他受批判的人員也被勒令坐下記錄。沒過五分鐘,在一片“站起來”、“低頭認罪”的口號聲中,張彥等又被揪起。陳毅用指節(jié)咚咚咚地敲著桌子,以不耐煩的口吻重復著:“張彥,你坐著記,你坐著記嘛!”如此幾起幾落,批判發(fā)言結束了。
陳毅對蒙受污辱的同志假批真保,睿智過人。
(責編 牛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