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材一點通
生活中的偶然經(jīng)歷,加以深入思考也會成為寫作源泉。
鏡頭一:江都影劇院門口圍滿了人,擠進去一看,原來是幾個小乞丐在表演,時而連翻跟頭,時而頭腳倒立……他們穿著破舊的衣服,瘦得皮包骨頭,旁邊放著一個要錢的大碗。
鏡頭二: “肯德基”的門口,幾個小乞丐站在那兒,他們似乎在等什么。過了一會兒,從里面出來一個中年婦女,這幾個小乞丐一擁而上,有兩個小乞丐抓住她的衣袖不放,還有一個竟然抱住她的腿,婦女只好一人給了一塊錢,他們這才松開手。
鏡頭三:菜市場門口,一個大男孩跪在路邊,低著頭,身上還穿著印有“××中學”的校服。
除了上面三種方式,根據(jù)我的觀察,小乞丐們還有:暴露殘疾乞討、懷抱遺像“帶孝”乞討、攔車乞討等。
小時候,我并不討厭乞丐,有時還會把零錢給他們,而現(xiàn)在我卻不怎么同情他們了。去年我在電視上看到一條新聞:一個手臂“殘疾”的小乞丐在旅游景區(qū)向行人乞討,甚至用僅有的“一只手”拖住游客直接要錢,一位記者對他進行了跟蹤拍攝,竟然發(fā)現(xiàn)他的衣服里還藏著一只完好的手,他會在無人的時候伸出那只手數(shù)數(shù)碗里的“收獲”……這一幕深深刺痛了我,一個身體正常的人為了錢,竟然可以放棄做人的尊嚴。
我想對所有小乞丐說:如果你們真有困難可以去找政府的救助站,他們會幫助你們的;如果你們身體有殘疾,可以辦個“殘疾證”,領取救濟款。對“假乞丐”,我真心希望你們通過勞動來養(yǎng)活自己,用自己的雙手去改善生活!
我還想對所有善良的人說:無原則的施舍只會助長不勞而獲,助長虛偽欺騙,這真是令人痛心啊!你們助人為樂的美德是那樣的可貴,但在你們慷慨解囊前,一定要擦亮眼睛!
技法一點通
文章以新聞調(diào)查方式展開,語言質(zhì)樸、平實,發(fā)人深省。
(指導教師:陳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