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shí)的我做了許多“傻”事,其中有一件事至今仍令我記憶猶新,每當(dāng)想起那件事,我都不禁抿嘴偷偷發(fā)笑。
那是六年前的事了。有一次爸爸出差回來,送給我兩個(gè)粉紅色的塑料書皮,上面印著兩只和平鴿,鴿子栩栩如生,漂亮極了。我如獲至寶,總愛拿著它們四處炫耀。可是,好景不長,塑料書皮漸漸破了,和平鴿看起來也顯得無精打采的。我用書壓、用手按,最后卻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很傷心。
一次,我無意中看到媽媽用電熨斗把皺巴巴的衣服熨得平平展展的,頓時(shí),計(jì)上心來。
媽媽熨完衣服,斷了電源,把電熨斗斜放在桌上晾,我看見媽媽去了另一個(gè)房間,就悄悄取出書皮,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把熨斗提起來,輕輕往書皮上一壓,“吱——”的一聲,我不以為然,心想一定是起作用了,等我提起熨斗一看,呀!和平鴿“飛”了,旁邊的小鳥也成了“丑八怪”,我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原先那股高興勁兒早跑到了九霄云外。熨斗不是“吃”電嗎,和平鴿怎么也被電熨斗“吃”了呢?我既心疼,又難過,坐在床上,放聲大哭起來。
媽媽聞聲趕來,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放在桌上的書皮,笑彎了腰,她邊笑邊摸著我的頭說:“傻孩子,書皮怎么能熨呢!”“那為什么衣服可以熨呢?”“因?yàn)闀な撬芰现瞥傻?,塑料在很高的溫度下就?huì)熔化,熨斗這么熱,你怎么能用熨斗熨書皮?。俊蔽矣肿穯枺骸澳菫槭裁此芰显诟邷叵聲?huì)熔化?”媽媽大概也不太清楚,支支吾吾地說:“可能是……反正等你上了初中,老師就會(huì)給你講的,到時(shí)你就明白了?!蔽宜贫嵌攸c(diǎn)了點(diǎn)頭。
現(xiàn)在的我在讀四年級,雖然還不知道為什么塑料在高溫下會(huì)熔化,但是我懂得了一個(gè)道理:不同的對象,要用不同的方法來對待。
【指導(dǎo)老師:沈菊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