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是爹媽給的,沒跟你商量就把你生下來;在世為人是社會教給你的。當兩種為人都教給了你又都不管你時,你就要被迫成長了
田沁鑫還不知道自己當選“青年領袖”。這陣子,她正在忙。
“有一次,她對我說,李東,我是一個天才,你可要好好開發(fā)我?!痹谒呐笥押椭掷顤|的眼里,田沁鑫坦誠得可愛。
田沁鑫是一個天才么?整個舞臺就像男人的心,左心室裝太太,右心室裝情人
“疼……”
“這是剛開始,你可要對我好點……”
“你能起來嗎?”
“能?!?/p>
北京南新倉一家酒吧里,田沁鑫說起振保撞倒王嬌蕊時,兩人意味深長的對白。
“色情嗎?首都人民喜歡?!彼α?。
3月5日晚,田沁鑫導演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作為中國國家話劇院“紀念中國話劇誕辰一百周年”的壓軸大戲在首都劇場上演。
“振保的生命里有兩個女人,他說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p>
出人意料的是,臺上有兩朵“紅玫瑰”,兩朵“白玫瑰”,兩個振保。
田沁鑫說,整個舞臺就像男人的心,左心室裝太太,右心室裝情人,而“玻璃長廊”,象征著陰道或陰莖。
舞臺上,王嬌蕊被兩個佟振保夾在中間。歡快地跳起三人舞。他們離她而去后,她套上了鋼盔鐵甲,哀傷地用一桶玫瑰花瓣埋葬了自己的愛情。
“其實,王嬌蕊是這群人里最純粹的一個,分裂最少。她有一點挺像張愛玲,男的一旦走了,她哭過以后,就不再去找這男的。這份胸懷,不是一般女人能辦到的。”田沁鑫喜歡紅玫瑰王嬌蕊。
“我所有的隱痛都在其中”
“別看老田現在胖胖的,中性打扮,想當年,她挺漂亮的?!崩顤|說。
“那會兒我是長發(fā)吧。”田沁鑫模糊了。那會兒,她穿著印花連衣裙,正在中央戲劇學院念導演系,還有一個談了4年的男朋友等著她。
“我們都裝修了房子,快結婚了,可兩人性格有磨擦,我覺得不行,萬一真結了,對他對我都是傷害。”
這時,另一個人出現了?!跋嘧R一年,真正相處才二十多天?!?/p>
“我挺痛苦,挺矛盾的。一面是社會價值觀,一面是自我意識。想了想,我覺得社會評價與我沒太大關系,就選擇了這段感情。
“這是一段真正的愛情。我這人一直把情感看得很真,真的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它不像戲劇,戲劇你可以作假,你可以通過打妄語傾訴你的感情?!?/p>
“但它注定是沒有結果的?!?/p>
1995年,大學畢業(yè),田沁鑫索性來了一次大“逃離”:逃離北京,逃離前男友和一場無望的愛情。
她來到深圳,在一家廣告公司打工。賺了兩萬多,寫了兩部劇本。
她沒有朋友,無戲可看。
“通過這一年的遠離,我才真正感覺到戲劇對我來說有多重要。我有很多情感的郁積,需要用一種手段來傾訴?!?/p>
1996年底,田沁鑫打道回府。后來,她對一位記者說:
“剛回北京的時候,處處都是困境:工作沒著落;家人不知你傷痛只是認為你不孝;自己率性而為自毀前程也就沒臉去見老師;情感上更是異常地覺得失敗。就在如此困頓的情況下,我想我得做這個戲,在那個人(前戀人)生日那天做這個戲?!?/p>
正是這部名叫《斷腕》的處女作,讓她走上了職業(yè)戲劇導演的道路。
“我跑到三聯(lián)書店,在一本好像叫《皇帝后妃傳記》的書里,看到了遼國皇后述律平的故事?!?/p>
述律平在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死后,擁兵立次子耶律德光繼位,并以“殉葬”禮儀脅迫一干不服從的朝臣從葬。
“書里是這樣寫的,述律平對臣子們的夫人說,夫人們,你們都很愛自己的丈夫吧,今天你們要和我一樣變成寡婦了。哎,就這句讓我有了感覺。如果她一上來就說‘大臣們,你們今天都要去殉葬’,就沒感覺了。”
首演選在那人生日的那天。“人沒來,我們以后再沒聯(lián)系過?!彼届o地說。
述律平的扮演者是舞蹈家金星。
舞臺上,金星深情獨自:這是我的草原,草原上年輕的獵手很多,他們懷著娶我的夢想,乘興而來,又敗興而去,我仍是一個待嫁的姑娘。
從20歲到70歲,述律平最初是多情的姑娘,晚年是為國家命運而戰(zhàn)的政治家。
“在那部戲里,我傳達出贊美愛情、贊美生命的情感??晌业母星楹堋畱K綠’,缺乏顏色,所以本身就具備了那種傷痛。盡管那種傷痛的表達特別含蓄,但我所有的疼痛感都隱在其中,所以那部戲有這樣一個后座力?!?/p>
男觀眾中有人哭了。
那天的觀眾里,坐著一位特殊人物——前中央實驗話劇院院長趙有亮,也是現國家話劇院院長。
他喜歡《斷腕》,欣賞田沁鑫,就把她調入國家話劇院。
“我這樣演繹你不知道對不對”
“生老病死,沒啥了不起?!?/p>
“生咧……”
進入國家話劇院后,1998年,田沁鑫導演了小劇場話劇《驛站桃花》;1999年,自編自導了蕭紅的名作《生死場》c
對于《生死場》的解讀,歷來存在著作家到底想表現“女性意識”還是“民族主義”的分歧。
田沁鑫拿捏原著里每個人的命運:金枝與成業(yè)的愛情,“二里半”整天對著老羊自怨自艾,瘋癲的麻婆被兩個日本兵先奸后殺,趙三外強中干,王婆敢愛敢恨。
金枝死在了日本兵的槍下,王婆抱著女兒,痛苦地喊叫:死法不一樣啦!
麻木怯懦的村民,一個個站了起來,成業(yè)沖在最前面,男人們赤手空拳地——“打鬼子啊!”
趙三沉重地喊出:“年輕的爺們,我不要日本旗,我要咱們的中國旗子?!?/p>
“導演這樣做,是否與蕭紅原作的本意有距離?明顯地向民族主義傾斜?!庇腥速|疑。
戲演完后,她去了一趟蕭紅的家鄉(xiāng)——呼蘭縣。
找到蕭紅的故居,天正飄著雪。她在心里說,我做了你的作品,做得挺艱難的,雖然得了一些獎,但這不是我的初衷。我又不認識你,我那么演繹你,也不知對不對得起你。
數年后,她說,那會兒,她突然想跟自1999年以來,她一直是國內最具活力、最有票房號召力的戲劇導演,她將飽滿的感情和極富想象力的實驗性糅合在一起,她的作品是當代文化生態(tài)里的一道熱烈的風景。蕭紅說說話。
說完,淚已落下。
“都不管你的時候,你就要被迫成長了”
在編導反映田漢生平的話劇《狂飆》時,田沁鑫開始構思自己的《趙氏孤兒》。
“為了一個承諾受了天大的委屈,這個人的內心支撐是什么?”她陷入了深思。
翻開《春秋》,她找到一個“義”字。
“‘義’是什么?解讀不好,就會和愚忠愚孝混為一談,就會和哥們義氣扯在一氣。張藝謀說,‘義’是天下。乍聽上去,很豪氣,似乎也沒錯,但還是籠統(tǒng)了。
“排演《趙氏孤兒》,一直處在一種壓抑的氣氛中。她對程嬰這個角色,好像賦予了太多的東西,所以有人說這部戲有點滿了?!崩顤|回憶當時的情景。
2003年10月13日到15日,田沁鑫與林兆華兩個版本的《趙氏孤兒》在京同時演出,被媒體稱為話劇界的“華山論劍”。
丞相趙盾的府上正為老太君舉辦壽宴,太尉屠岸賈重掌朝政,與趙盾深懷宿怨,一心復仇。大屠殺中,趙府總管程嬰受托救孤。為了趙氏孤兒平安成長,程嬰獻出了自己的親生骨肉,更背負了“不義”的罵名。
孤兒趙勃在不明就里中長大,認仇人屠岸賈為義父。程嬰每天都盼著孤兒長大,早日為趙家報仇。16年后,當他把這段痛史告訴趙勃時,趙勃的回答卻是:我不認賬。不管有多少條人命,它跟我沒有關系!
這是林兆華版的《趙氏孤兒》。
田沁鑫將趙氏一門三百余口的被誅,歸罪于孤兒母親莊姬的淫亂(根據《左傳》“亂倫滅族”記載)。結尾處,她讓屠岸賈與程嬰都死去,只剩下孤兒。
她說,她的這部戲講述了一個生而為人和在世為人的道理。
“生而為人是爹媽給的,沒跟你商量就把你生下來了;在世為人是社會教給你的。當兩種為人都教給了你,又都不管你的時候,你就要被迫成長了。我是從孤兒的角度講了一個成長的故事。
“林老師無疑老道從容。我的那些戲,雖然給人力量,讓人high到極點,但戲劇畢竟是一個假相,你在那個假相里調動一切想象,去掙扎,去勇敢,越是這樣,就越讓人看到創(chuàng)作者的懦弱與膽怯。一個創(chuàng)作者的戲,越是平靜地給大家看,我就越覺得他堅定?!?/p>
“可能在別人眼里我特立獨行,其實我很懦弱?!碧锴喏窝a充道。
田沁鑫懦弱嗎?
某次北京文藝創(chuàng)作會議,她坐在某高層領導旁邊,坦陳自己的觀點,言辭之大膽,把在場的李東嚇懵了。
“在這種特殊場合,別人不會這么說話的。她不懂這些,她只懂得戲。”
田沁鑫答《南方人物周刊》問
Q:你對自己的現狀滿意嗎?
A:不好回答,很復雜。
Q:對你今天所達到的成就,有何心得可以和他人分享?
A:我只是盡職做好自己的工作。成就心得沒有,生活心得有,就是健康第一。爭取快樂,盡可能自在地過好每一天。
Q:對你父母那代人和他們成長的那個時代,你了解嗎?你們之間有代溝嗎?
A:從書本上和紀錄片里,及父母和他們的同輩人的閑聊里,多少了解一小部分。我很敬重他們,盡量理解和溝通。沒有代溝。代溝是人為設置的。
Q:你對這個時代有什么話不吐不快?
A:這時代有很多我想不明白的事,鮮活、神奇。我覺得挺有意思。
Q:你覺得你的同齡人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A:不夠勇敢,不夠自信。
Q:你認為什么樣的人稱得上是有“領袖氣質”的?在世的人當中.你最欽佩的人是誰?如果一定要你選。你的同齡人中夠得上青年領袖的還有誰?
A:非凡。我欽佩所有生活著的,熱愛生活的人。
Q:你怎么理解責任?責任、權利和個人自由,你最看重哪一個?
A:責任是做事的最基本素質。
責任、權利和個人自由哪個更重,看在什么時候。
Q:對你影響最大的一本書、一部電影?
A:傳記《伊莎多拉·鄧肯》和電影《末代皇帝》。
Q:對你來說。什么是最重要的?
A:健康的身體,智慧的頭腦。
Q:你覺得自己幸福嗎?有沒有不安?你最大的擔憂是什么?
A:經常感到幸福。也經常感到不安。我擔憂地球的生存環(huán)境日益變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