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恐慌,丟了魂似的——這些天,覃小青又體驗(yàn)到了這樣的感覺。吃飯時,吃著吃著就停下了,發(fā)著呆。睡覺時會突然醒來,對著滿屋的黑暗,兀自嘆息。走在大街上磕磕絆絆的,灑水車來了也不知道避讓,被淋了個透濕。然后就像個潑婦一樣地罵街,把心里頭的火氣一股腦地噴出來,引來路人頻頻側(cè)目。
老公和兒子都知道不招惹她,一回家就乖乖的,稍稍有一點(diǎn)不小心,就會讓她發(fā)作。兒子不滿地嘟囔:“我媽這是怎么啦?像一只火藥桶。”老公趕緊拽走兒子,回頭再給她遞上一杯溫水。她喝著喝著,又有點(diǎn)不過意,自我解嘲:“嗨,我這是怎么了?像個瘋子一樣!”
這樣的發(fā)瘋,已有過很多次。這一次,只是因?yàn)樗杜摹芭烟印?。半年前,她從老家把侄女弄過來,而后就把自己的很大一部分情感傾注在那孩子身上,給她找工作,幫她布置房間,還為她報了電腦培訓(xùn)班,吃喝穿就不用說了,樣樣照顧得無微不至。周末,她撇下老公和兒子,帶著侄女玩遍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
侄女開始非常感動,說我小姑真疼我,對我比對她自己兒子還要好。但時間長了,有點(diǎn)擔(dān)不起她的這份愛。她要求侄女所有的業(yè)余時間都必須和她在一起,說是為了孩子的安全。侄女偷偷和同事一起去蹦了回迪,就被她罵得狗血淋頭。而后她又苦口婆心地和侄女談了兩個晚上,要侄女認(rèn)識“錯誤”。
侄女透露出對一個做營銷的男孩有好感,她馬上去找那男孩,警告他不要勾引侄女,說侄女現(xiàn)在還小,以后就是要找,也不會考慮他這樣的。那男孩被說得一愣一愣的,轉(zhuǎn)身就去找她侄女算賬,說她自作多情,弄得她侄女非常尷尬。
侄女給她留下一封信,就不聲不響地辭了工作,離開了她的羽翼和這座城市。拿到那封信時,她突然覺得心里有什么垮塌了一大塊,空空的,空得生痛。這半年來,她把她的滿腔熱情都寄托、依附在侄女的身上,這孩子怎么能說走就走了呢?她想不通,失落痛苦。緊接著,就覺得心無所依,情無所寄,焦慮和恐慌接踵而至。
這種體驗(yàn)對她來說,不是第一次。她覺得自己的情感就像一根藤,獨(dú)自站立是不可能的,非得依附到別人的身上,才能感到踏實(shí),感到愉悅。
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她把自己的情感都傾注到了單位的一個小姐妹身上。小姐妹懶,她就包下了給她打飯的差事。一日三餐,天天不間斷。大冷天的,倆姐妹偎在被窩里看電視,電視里的人在吃冰淇淋,小姐妹咂著嘴說好想吃啊。她就連忙起身,大街小巷地跑,為她去覓冰淇淋,直凍得嘴唇發(fā)紫。
小姐妹工作時走神,闖了禍,面臨開除的危險,她一把替她攬下責(zé)任。小姐妹不讓,她說她技術(shù)好,單位舍不得開除她的,沒事。結(jié)果,還是擔(dān)了個不輕的處分。
她在這種情感付出中,獲得了極大的心理滿足??墒峭蝗?,小姐妹隨父母去到了千里之外的城市,她的情感一下成了斷線的風(fēng)箏,在半空中飄啊飄的,找不到駐足的地方。那一陣子,她由一個活潑快樂的女孩,變成了郁郁寡歡的工作狂。每天回到宿舍,看著小姐妹留下的小玩意,就會發(fā)一陣呆,發(fā)一陣狂,心里慌慌的,不到兩個月,就瘦了十來斤。
幸好,遇到了現(xiàn)在的老公。戀愛結(jié)婚生子,那幾年,她的情感有了歸屬,過得相對平靜??僧?dāng)老公成了親人,兒子漸漸脫離母親的懷抱,且老公的體貼和兒子的懂事已成為生活的常態(tài)時,她的心又空了一大塊,需要什么來填充。她那豐富的情感,又開始尋覓寄托之地。
有個開餐館的小老鄉(xiāng),她在他那里吃過幾次飯。小老鄉(xiāng)姐長姐短地叫,叫得她心里暖暖的。她就認(rèn)了小老鄉(xiāng)做干弟弟,先是把老公和兒子帶去吃飯,而后把單位的人都帶去吃飯,并向所有的朋友、客戶推薦這家餐館。有時休息日或是晚上,她還去餐館幫著張羅。老公的一件休閑裝,穿了不過兩次,她說干弟弟沒有出門的衣服,就拿去給了小老鄉(xiāng)。
但生意人自有生意人的想法,這個無親無故的干姐姐,這么大加勁地幫自己,她到底圖什么呢?想不明白,就未免有些忐忑。一忐忑,她再去,就不是那么親熱了,有意無意地有些疏遠(yuǎn)。她覺出了這份疏遠(yuǎn),就問小老鄉(xiāng)出了什么事。小老鄉(xiāng)說沒什么事,她又不依不饒地問自己哪點(diǎn)得罪了他。小老鄉(xiāng)要忙著招待客人,對她只能敷衍應(yīng)付,打著哈哈。她不由得火起,不管不顧地當(dāng)著客人的面,就數(shù)落起小老鄉(xiāng)來,說得聲淚俱下。
關(guān)系就這樣破裂了。她悻悻地回到家里,竟然有一種天塌地陷的感覺,情感寄托一下子沒了方向。她失控了,把家里的碗一連摔了五六個,心里還是憤憤的。
這之后,她又有過好幾次情感依附的經(jīng)歷:樓上的一對老夫婦、健身班上認(rèn)識的一位單身媽媽、女友的同事,再就是她的侄女。每次她都是真心寄情、全心投入,可結(jié)果卻都是不歡而散,或是莫名地背離。
她有時也恨自己,為什么這么多情這么犯賤?自己又不是沒有親人,有那么好的老公那么好的兒子,為什么還要處處寄情?
她從小就是一個情感豐富的孩子,但她偏偏生長在了一個情感匱乏的家庭。父母都是地質(zhì)隊(duì)員,常年在外奔波,一年只能與她見上一面。而那一面又往往是春節(jié),太多的應(yīng)酬,使得父母無暇顧及她的情感需求,等到想起和她親熱時,歸期又已來臨。
她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爺爺是個悶葫蘆,拿奶奶的話說,一磨子也壓不出個屁來。她很少見爺爺笑,爺爺也從不抱她,更不可能跟她親。奶奶倒是個熱心人,可她的熱心都釋放在了外面——她是個居委會主任,成天忙于為張家排憂解難,為李家送愛心,卻常常忽略了家里的小孫女更需要她的溫情。
從稍稍懂事起,覃小青就有了一種困惑。她總覺得自己的一腔熱情沒有地方存放,于是她不斷地尋找自己情感的寄托地,不斷地把自己的情感依附到別人的身上,以求得心理的平衡。可這種平衡是那樣的脆弱,一次次被打破。在這樣的輪回中,覃小青飽嘗失落和恐慌,不知道自己的情感還有沒有新的家,會漂泊到什么地方。
心理評析
從覃小青的表現(xiàn)可看出,她有著情感依附型人格傾向。她的情感是不獨(dú)立的,就像一條纏人的藤,須得緊緊地依附在她所想依附的人或者事物上。一旦這個人或事物離她而去,她就會痛苦非常。
這種心態(tài)的形成,與她的童年經(jīng)歷有關(guān)。對兒童,尤其是對嬰幼兒來說,情感性依附是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因?yàn)楹⒆有枰c父母溝通感情;在探索環(huán)境中的陌生東西時,他們需要成人提供安全的保障;他們害怕時,需要來自長者的保護(hù)。他們需要注意他人,也需要為他人所注意。 如果剝奪了兒童依附的基礎(chǔ),就會使兒童的心理失調(diào)、身心健康都受到影響。
覃小青的童年,正是缺乏這個必要條件。父母不在身邊,爺爺?shù)臒o視,奶奶的忽略,使她始終找不到情感的依附點(diǎn),豐富的情感處于一種漂泊狀態(tài)。這些,為她以后的成人生活埋下了焦慮的伏筆,她始終覺得情無所依,非得把自己的情感不斷地依附在他人身上。
對覃小青的心理疏導(dǎo),必須觸及她的童年。要讓她回憶當(dāng)時的點(diǎn)點(diǎn)滴滴,尤其是自己的心情。通過述說和重新體驗(yàn),漸漸釋解她的心結(jié)。
同時,要讓覃小青意識到:別人并不樂意像她自己所希望的那樣關(guān)系親密。她常??释c另一個人融合無間,這種愿望,恰恰會把別人嚇跑。學(xué)會情感獨(dú)立,是她的當(dāng)務(wù)之急。情感獨(dú)立并不等于不對別人付出情感,只是這種付出是輕松的、快意的,就好像我們投一份意外傷害險,我們祝愿自己永遠(yuǎn)得不到保險的回報,但卻一直心甘情愿繼續(xù)投保。
心理學(xué)家弗羅姆在《愛的藝術(shù)》中說:“不成熟的愛遵從下列原則——我愛你因?yàn)槲倚枰?;而成熟的愛遵從下列原則——我需要你因?yàn)槲覑勰?。”不成熟的情感是有很多的依賴和掠奪的,而成熟的情感是獨(dú)立的,平等的。
責(zé)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