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很偶然在網(wǎng)絡(luò)上發(fā)現(xiàn)一篇我的初中班主任回憶我的文章,不禁有些感慨。原因是,他回憶中的我和當時上初一時的我好像不是同一個人似的;再者,我眼中的他可沒有他眼中的我那么美好。
他,我的初中語文老師是這樣描述自己的:22年前,也就是1985年9月,我某師范學校畢業(yè),踏上工作崗位。由于當時教師極其缺乏,所以我們這些中等師范畢業(yè)的學生和十幾個大專畢業(yè)的學生一起被分配到了華亭一中,我擔任了初中一年級(1)班的班主任,教初一(1)、(2)兩個班的語文。初次踏上講臺,而且被“拔高”使用,興奮和高興不言而喻,一切在我看來,都是那么新鮮和美好。
好像我上初中一年級的時候,也是覺得新鮮和美好,而且那時候因為成績很好,所以對學校和老師充滿了親切感。但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初中班主任的時候,我覺得他很嚴肅,冷冰冰的,幾乎沒有感覺到他的興奮和熱情。
他這樣描述我:就在開學報到時,有一個女同學,來到我面前,我問她叫什么名字,她告訴我她叫“張引墨”,我當時覺得,這個名字別致、優(yōu)雅,有說不出的美感。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和注意,站在我面前的女生,皮膚黑黑的,兩眼炯炯有神,而且兩眼間距離較大,留著像《城南舊事》影片中英子那樣的齊耳剪發(fā),聲音細細的。就這一次,我便記住了這個有著詩一樣名字的女孩。在接下來的學校生活中,張引墨的表現(xiàn)很突出,學習習慣很好,性格沉穩(wěn)而又不乏活潑,調(diào)皮而又有些倔強,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和一個叫趙妍的女同學十分要好。可惜的是,一學年結(jié)束后,她就轉(zhuǎn)學到了外地,什么原因,我至今也不大清楚。
22年之后,當我看到我的初中班主任這樣描述當時的我,這種感覺是很震撼的。因為,無論如何,他現(xiàn)在對我的描述和他當時對我的了解和態(tài)度,幾乎是巨大地不同。難道是時間銷蝕了很多事情的真實狀態(tài),或者成長本身就是“封閉式”的,我長我的,很多想要教育我塑造我的人,和我的心靈我的思想我真實的學習狀態(tài)都沒有太大關(guān)系?
我剛上初一的時候,確實有一個好朋友趙妍,還有一個漂亮的女孩楊婧。我們?nèi)齻€經(jīng)常在一起,我記得我們在楊靖家聽廣播,那時有一個很著名的相聲演員就叫趙妍,當時,我們聽的那個相聲的第一句就是:趙妍是個大胖子。我們都樂壞了,因為趙妍實際上很瘦很小??墒牵@段友誼很快就崩潰了,我和趙妍好像還吵了一架,班主任狠狠地批評了我們,全班同學都知道我倆吵架了,接著,趙妍和一個叫王瓊的女孩好了。
本來成績一直很好的我,在初二上半學期的考試中,數(shù)理的成績?nèi)€潰敗。幾何和物理加起來還沒有語文考得高,我感覺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慌,除了政治和語文,其他的學科都讓我不知所措,學習變差,有很多原因,我記得當時我是初二來的月經(jīng),媽媽說:怎么這么早就來了,以后不會長高個子了。我就更恐慌了,月經(jīng)成了我一個巨大的思想負擔。至于月經(jīng)是什么,為什么每個月一次,該注意什么,當時都不知道。
上到初三下半學期的時候,因為爸爸工作調(diào)動,我們?nèi)野峄亓宋靼?。其實,我的班主任應該是帶了我兩年半,而不是他記憶中的一個學年。他可能忘記了,他還打人,拳頭攥起來,對于違反紀律的、成績沒考好的……都會在腦袋上來一拳。我好像也挨過,很可怕。雖然不是很疼,但在精神上讓人很緊張。所以,我想我是特別高興自己可以轉(zhuǎn)學離開這個學校的,至少不會再挨打。
我的少女時代,情緒主導了我很多的決定。按照我的成長經(jīng)驗,我深深地感受到“封閉式”在一個人成長中的威力。就是這樣,我長大了,有很多運氣和冒險的成分。我發(fā)現(xiàn),成長中生理的變化、情緒的好壞、學習的能力呈現(xiàn)出三足鼎立的狀態(tài),缺一不可。至于身邊的成人——老師或者家長,他們眼中的我和真實的我,幾乎是兩個人。
張引墨女,1973年出生,西安人,作品主要描述青少年的真實想法,以紀實訪問為主。主要作品有《藏在書包里的玫瑰》(與孫云曉合著)、《那個學期在雨中長大》。
喜愛的書:讀書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閱讀內(nèi)容很龐雜。比較喜歡人物傳記、心理學類、好看的小說。近期正在讀和喜歡的書有:《一輩子做女孩》、《世界上少有人走的路》、《空谷幽蘭》、《十年一覺電影夢》(李安傳)。
讀寫心得:之所以不停地寫,是因為慢慢覺得自己的文字可以幫助到別人。
想對你們說:和自己和解,和自己好好相處,了解自己,喜歡自己,安慰自己……諸如此類,你的成長會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