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唐朝有個縣官叫王魯,他在安徽涂縣當縣令時貪贓枉法,搜刮了不少錢財。他底下的官吏們也都暗地受賄,敲詐勒索,無惡不作。老百姓怨聲載道。一天,王魯批閱案卷,發(fā)現(xiàn)他的“主簿”(相當于現(xiàn)在的秘書)被人聯(lián)名控告,說是營私舞弊,且件件有證有據(jù)。這些事情如果認真追究起來,又大部分都和王魯有直接關系。因此,他一面仔細看案卷,一面心里發(fā)慌,心想:“幸虧控告信落在我的手里,要不就糟了!”于是,隨手在案卷上批了八個字:“汝雖打草,我已蛇驚。”意思是說:你們雖然打的是草,可是我這條藏在草里的蛇,卻已有所警惕了。
打草驚蛇:懲辦某一人或某些人而使另一個有關的人也感到恐慌。但后來卻逐漸變成另一個意思,比喻采取機密行動時,不慎驚動了對方。
成語串串燒
請把成語和相關的喻意連上線
殺雞取卵 比喻用錯誤的方法消滅災害,反而使災害擴大。
飲鴆止渴 比喻不從根本上著手,反而得到相反的效果。
抱薪救火 比喻只貪圖眼前利益而損害長遠的利益。
以湯止沸 只求解決眼前困難而不顧嚴重后果。
成語能量堡
1.成語“抱薪救火”中,“薪”的意思是()。
A.工資B.柴火
2.成語“飲鴆止渴”中“鴆”的正確讀音是()。
A.zhènB.jiūC.wán
3.請找出下列成語中的錯別字,并改正過來()。
A.打草驚蛇B.抱薪救火C.飲鳩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