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珵,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會員。祖籍湖南澧縣,1944年10月出生于重慶,1952年隨父母遷居北京。曾供職于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現(xiàn)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因收藏鈞瓷享譽京城,圈內(nèi)人親切地稱他為“鈞瓷湯”。
1997年,湯珵出差到許昌,購得一件鈞瓷研究所燒制的活環(huán)瓶。他把該瓶置于書案,遠看近撫,移位換景,神奇的釉色變化一下子吸引了他。頓時,其他藏品都黯然失色。他對記者深情地說:“第一次觸摸鈞瓷的感覺十分美妙,鈞瓷之美,令人贊嘆;鈞瓷只妙,令人稱絕。賞鈞的過程是一種審美享受,讓人欣喜愉悅,感覺妙不可言;藏鈞是一種修煉,讓人心曠神怡,精神煥發(fā)?!睆拇?,他踏入收藏鈞瓷的行列,并一發(fā)而不可收拾。當他得知禹州神垕才是鈞瓷的原產(chǎn)地后,曾50多次前往尋寶,并與許多窯口的老板成了好朋友。從北京到禹州,從禹州到神垕,湯珵 執(zhí)著地收藏鈞瓷的同時,也曾經(jīng)歷過很多驚險而有趣的故事:在汽車上遇到搶劫機智脫險;回京路上因下車方便被司機遺忘在荒野;在隆冬大雪的路上,他手提肩扛著心愛的寶貝徒步十幾里。最驚險的一次是他租了一輛面包車,拉著一車鈞瓷從禹州回北京。不料剛剛駛出鄭州地段,因司機處理不當,面包車被前后車輛夾擊,車體嚴重變形??缮衿娴氖且卉団x瓷竟無一件損壞,車上人員也是安然無恙。他暗自慶幸:真是鈞瓷佑我,難道這就是鈞瓷的“魔力”?
對鈞瓷的癡迷與酷愛,使他擁有800多件鈞瓷藏品,成為人生的精神財富。他的藏品十分豐富,基本上涵蓋了禹州、神垕的各個窯口。既有氣窯的作品,也有煤窯、柴窯的作品;既有名家、名窯的作品,也有無名小窯的作品。其中不乏精品、珍品之作。對自己的藏品,湯珵如數(shù)家珍,把玩之余,題名、拍照、配詩,其樂融融。他說:“一件鈞瓷,就是一幅畫,一首詩,一支歌?!?/p>
鈞瓷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于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和“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鈞瓷因窯變成為一種不可預見、不可掌控、意境天成從而達到天人合一境界的藝術品,正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喜愛?!芭f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愿鈞瓷這充滿靈性民族瑰寶,能給世人增添無限的藝術享受。本刊這期選登湯珵的部分鈞瓷藏品與喜愛收藏的朋友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