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宋神宗年間,蘇軾被貶到杭州、密州為官,他清理積案。釋放無辜,捕捉蝗蟲,開井抗旱,練武防寇等,為人民辦了許多好事,但也得罪了一些土豪劣紳。
御史李定聽了堂侄李強的誣告,勾起舊怨,乃搜集蘇軾平時所作的詩詞,尋章摘句,牽強附會,轉(zhuǎn)呈皇上,從中挑撥,皇上大怒,下令拘捕蘇軾入獄審問,并因其詩詞與親友往來,株連司馬光、蘇轍等廿多人降職貶謫,造成歷史上有名的文字獄“烏臺詩案”。后得皇太后及王安石保奏,赦免無罪出獄,夫妻江上團圓,暢游赤壁。
場次
第一場,清理案件。第二場,密州出獵。
第三場,被捕進京。第四場,艙上思親。
第五場,烏臺詩案。第六場,獄中驚魂。
第七場,江上團圓。
人物表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四十多歲,光明正大,剛正不阿,為官清廉,憂國憂民。
王潤之——字季璋,三十多歲,蘇軾前妻王弗之堂妹,為蘇軾之繼室,夫妻情篤。
蘇邁——二十多歲,蘇軾之子,前妻王弗所生,事父至孝。
蘇迨——十歲左右,蘇軾之次子,王潤之所生。
佛印——名林瑞清,四十多歲,蘇軾的好友,僧人,達觀詼諧。
趙項一宋神宗皇帝,二十多歲,年輕氣盛,急于改革,執(zhí)著偏聽。
李定——四十多歲,御史,野心毒辣。
司馬光、范鎮(zhèn)、何正臣、梁成(獄卒)、王老伯、
內(nèi)侍、富成嫂、劉七、張厚、李強、客商、賊首、
梢公、梢婆、女婢、武士、衙役、群眾、官兵、
軍士、賊人各若干。
第一場 清理案件
時間:宋神宗年間。
地點:杭州。
人物:蘇軾、王潤之、衙役甲乙、富成嫂、劉七、張厚、李強、群眾若干。
幕啟:公堂,蘇軾上。
蘇軾:(唱)父子苦讀德才優(yōu),
兄弟殿試占鰲頭。
只因不合朝廷新法,
降我為通判到杭州。
下官蘇軾字子瞻,四川眉山縣人氏,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取妻王弗,不幸早年亡故,遺下一子名蘇邁,我再娶其堂妹王潤之為繼室,生下一子名蘇迨。前年我父子三人進京赴考,得中進士。因朝廷試行新法,我也很贊成國家須改革一番,但覺得其中某些條例不妥,推行太速,乃《上皇帝書》,被外放為杭州通判。今日知州大人令我清理積壓一年多案件,看時候不早,我當(dāng)?shù)焦棉k理。
王潤之急上。
王潤之:姐夫,姐夫。
蘇軾:唉呀,你又再叫我姐夫,我不是對你說,你我已經(jīng)成親,不要再叫姐夫了。
王潤之:哈哈!那我就叫你老爺。
蘇軾:唉。我最怕人家叫我老爺。我不是對你說了,有客人在,你叫我官人,我叫你夫人,若在房中,你叫我子瞻,我叫你季璋。
王潤之:好好。
蘇軾:我要上公堂,你找我什么事?
王潤之:官人呀,你聽我說——
(唱)你抵觸新法調(diào)外為官,
誰知依舊心堅如磐。
勸你辦案須加小心,
免惹朝廷再起禍端。
蘇軾:夫人呀!
(唱)我也贊同改革一番,
只是新法有些弊端。
如青苗法百姓貸款,
本利加重實難償還。
我贊成新法抑制豪強兼并,整飭吏治,和富國強兵的主張,但我反對與民爭利過急過激之舉。
王潤之:什么是與民爭利?
蘇軾:如青苗法,在青黃不接時,官府貸款與農(nóng)民,利息竟要二至三成,農(nóng)民負擔(dān)不起,這就是與民爭利,也給貪官污吏向百姓敲詐勒索之機。
王潤之:唔,你想怎樣辦?
蘇軾:現(xiàn)在獄中罪犯一萬多名,多因拖欠官債,或販賣私鹽,抵觸新法被捕入獄,我應(yīng)酌情釋放,使他們回家團圓。
王潤之:可是你這樣做,上司會責(zé)罪嗎?
蘇軾:我已向知州大人言明此事,他也默許為了百姓安居樂業(yè)??磥硪差櫜涣诉@許多了。夫人,你放心,請進去吧。
王潤之:官人小心就是。(下)
蘇軾:(進入公堂)升堂!
衙役上排班。
蘇軾:來呀。將獄中人犯帶上。
衙役下帶群眾上。
群眾:老爺呀,恕罪,恕罪。
蘇軾:這——
(唱)看囚犯蓬頭垢面,
骨瘦如柴真可憐。
我要逐個問情由,
一般罪責(zé)從輕赦免。
(問甲)你叫什么名?犯什么罪?
群眾甲:我叫張三,因青黃不接時,官府貸款利息太重,我沒法可還。
蘇軾:(問乙)你叫什么名?犯什么罪?
群眾乙:我叫李四,種田為生,過去農(nóng)閑,賣點鹽添補家費。實行新法,鹽由官府專賣,我有一次偷賣,被抓入獄,有幾個月了,一家人的生活都靠我,望老爺釋放我回家,以后我就不敢了。
蘇軾:(問丙)你呢?
群眾丙:我叫王五,因說幾句新法不好,就被抓來打了三十大板,關(guān)到現(xiàn)在。
蘇軾:你等犯何罪?
群眾?。何乙彩秦溬u幾斤鹽。
群眾戊:我也是說了幾句新法不好的話,以后我不敢說了,望老爺放我等回去。
蘇軾:唉!因為販賣幾斤鹽,說幾句話,就被關(guān)了這么久,真造孽呀!
好,既然你們說以后要改,我就放你們出去。來呀,松綁。
群眾:多謝大老爺救命之恩。
青天大老爺,你是愛民如子的好官,受我等一拜。
蘇軾:不用拜。(眾拜畢下)
(看案卷)殺人犯劉七,因沒有人證物證,一年多未結(jié)案。
來呀,帶原告宮成妻。(衙役帶富成嫂上)
你富成的妻子嗎?
富成嫂:正是。
蘇軾:你控訴船家劉七害死你的丈夫,可是沒有證據(jù),你將經(jīng)過情況說來。
富成嫂:老爺聽說——
(唱)我夫經(jīng)商欲乘船,
清早離家到江邊。
誰知船家反來催促,
我到江邊不見夫面。
定是船家害他命歸天。
蘇軾:你就將船家劉七來你家催你丈夫上船的經(jīng)過情況,說個詳細。
富成嫂:也沒什么,他在門外叫富成嫂呀,你丈夫因何還沒來呀?
蘇軾:晤。
富成嫂:我說他很早就去了,他不信,我和他到江邊,果然不見我夫主。嗚(哭泣)
蘇軾:好,你退下一邊。喚船家劉七到來。(衙役帶劉七上)
你叫劉七嗎?
劉七:正是。
蘇軾:你怎樣害死富成,從實招來。
劉七:哎呀!老爺,冤枉呀,我和富成是經(jīng)常搭伴出海,親如兄弟,怎能害死他呢,望老爺明察,放我出獄。
蘇軾:我問你,你去富成家,怎樣叫門?
劉七:我說富成嫂呀,你丈夫怎樣還不去呢?
蘇軾:(旁白)這,聽他說的話和富成嫂一樣,嘿!劉七,你去他家,為何不叫富成卻叫富成嫂?
劉七:這,這,我怕他已去了。
蘇軾:你這樣叫不是明知他不在家嗎?
劉七:我,我……
蘇軾:(拍驚堂木)嗾!你還有何說,分明是你所殺,還想抵賴嗎?
劉七:我,我,老爺呀,我招,我招,是我因見富成帶了許多銀子,起了貪心,將他推下江去,是我一時錯了,望老爺減刑。
蘇軾:殺人償命,還有何說,來呀,把劉七押禁死囚牢。(衙役押劉七下)
富成嫂,事已查明,你就回去安排家事吧。
富成嫂:感謝老爺明斷,可憐我夫主死得好慘呀j(luò)(下)
蘇軾:(再閱案卷)張厚向李強借款不還案件。來呀,傳張厚、李強。
衙役帶張厚、李強上。
蘇軾:你叫什么?
張厚:我叫張厚。
蘇軾:你呢?
李強:我叫李強。
蘇軾:張厚,我問你,你因何向李強借錢不還,以致下獄?
張厚:哎呀,老爺,我冤枉呀!是因李強要向我買兩畝田地,我不肯。過幾天,他競說我欠他八十兩銀子。告上官府把我下獄。老爺呀,我并無向他借錢呀!
蘇軾:李強,你說是怎樣?
李強:老爺呀,張厚分明向我借錢二次,每次四十兩,計八十兩?,F(xiàn)有他借條為據(jù)。
蘇軾:唔,有借條,取來我看。
李強:(遞上借條)這兩張借條上面都有他畫的號。
蘇軾:一張四月借,一張八月借是嗎?
李強:對對。
蘇軾:(反復(fù)比接,有所覺悟)嘿!
嗾!大膽李強,竟敢憑空捏造,誣告他人。這兩張借條,分明是你用一張紙拆做兩張同時寫的,你看這拆的痕接起來就清楚了。
李強:這……上面有他畫的號呀。
蘇軾:嘿!這十字號誰人都會畫,你這伎倆怎能瞞過本官。(拍驚堂木)你還不好好招認,免受皮肉之苦。
李強:(旁白)想我堂叔在朝當(dāng)了御史,大權(quán)在握,說了想他也會懼怕三分。
老爺聽說,因我要向他買地他不肯,所以造字說他向我借錢,沒錢還就用田地抵賬,今被老爺看出,望老爺看在我堂叔父李定面上,他在朝官居御史之職。
蘇軾:嗾!天子犯罪與庶民同,你好狡猾,來呀。把李強押下打四十大板,以做再犯。(李定被捉下打板復(fù)上)
李強:哎喲!哎喲!
蘇軾:這二張借條你拿去,以后不準(zhǔn)你再想兼并土地,欺詐弱小,你就回去吧。
李強:(出公堂外)哼!你這昏官,今日打我四十板子,待我上京告訴我堂叔李定,叫他為我報仇。哼!(下)
蘇軾:張厚,事情已弄清楚,你就回家吧。
張厚:多謝老爺為我辦明此案,恩德難忘,請受我一拜。
蘇軾:不用拜。(張厚下)
各種案件辦理清楚,退堂。
眾:是
幕落。
第二場 密州出獵
時間:接上場。
地點:密州。
人物:李定、李強、蘇軾、王潤之、蘇邁、官兵、群眾、客商、賊首、賊人。
二道幕外:李定上。
李定:(唱)官居御史入朝堂,
逆我之命全家亡。
何日青云再直上,
篡為宰相或稱王。
老夫李定,是我通過投靠王安石門下,推行新法,提升入朝為官,今因王安石被曹太后所反對,神宗免去王安石宰相之職,去當(dāng)江寧知府。任命韓絳為宰相,呂惠卿為參知政事,我為御史,朝中大權(quán),皆歸我三人包攬,真是官運亨通,哈哈!
內(nèi)聲:稟大人,李強求見。
李定:是我堂侄到此,喚他進來。
李強上。
李強:拜見叔父大人。
李定:賢侄,你到來何事?
李強:叔父,你要為小侄報仇呀。
李定:什么事,盡管說來。
李強:叔父有所不知,是因村民張厚向我借八十雨銀子不還,反買囑杭州新任通判蘇軾,將我打了四十大板,打得我皮開肉裂,叔父你要為我報仇。
李定:你說的是蘇軾嗎?
李強:正是他。
李定:可惱呀可惱。
(唱)昔日我母死不報丁憂,
他上書圣上把我追究。
幸得族長為我掩蓋,
我才免被刺配瓊州。
此仇不報我怎肯罷休。
你附耳過來,此人太為狂妄,聞他常做詩譏諷新法,你回去可大量搜集他寫的詩詞,送來與我,我自有辦法,尋章?lián)窬渌划?dāng)?shù)难栽~,奏明圣上,想他欺君死罪難免,哈哈!
李強:是是,我回去就大量搜集他所寫的詩詞。
李定:哈哈!
李強:哈哈!(分頭下)
二道幕啟:近郊一片空地,遠處岡巒疊翠。蘇軾提劍上。
蘇軾:(唱)調(diào)來密州有三年,
撲捉蝗蟲飛滿天。
今日得閑到郊外,
練武防寇靖邊關(guān)。(蘇軾練劍)
蘇邁、王潤之上。
蘇邁:爹親。
王潤之:官人,害我到處找你不見。你是一個文官,還習(xí)武藝做什么?
蘇軾:夫人有所不知,密州歷來盜賊甚多,今遇災(zāi)年,更為猖獗,幾乎天天有人來報盜案,你說我這個知州,單叫百姓去捕賊,難道自身能坐視嗎?
王潤之:啥?你也要去捉強盜?
蘇軾:怎么不能呀,過去我跟季常學(xué)過劍法,就是邁兒也學(xué)過。
蘇邁:是呀,過去我跟爹親都學(xué)過。
蘇軾:夫人呀,為什么我早年就學(xué)武藝呢,你聽我說一
(唱)北遼西夏常興兵,
擾得國家不安寧。
太祖常用文官來掛帥,
我練武也為保邊境。
王潤之:哎呀!動刀槍的我不準(zhǔn)你去。(欲哭)
蘇軾:夫人不必擔(dān)心,我只是練練劍法,又不是真的去打戰(zhàn),你急什么呢?再說就是去剿匪賊,也不會單我一個人前往,府中還有官兵呢。
王潤之:官人,你還是不要去為好。
蘇軾:好好,下官聽你的。邁兒留下,夫人且回去。(王潤之下)
蘇軾:邁兒,今日天氣晴朗,你傳令官兵隨本官到常州打獵,以免武藝荒廢。
蘇邁:是。(欲下)
蘇軾:慢,可告知城中百姓亦可隨往。
蘇邁:是。(下)(蘇軾再練劍)
蘇邁牽馬同官兵帶刀槍、旗幡、弓箭及群眾上。
蘇軾:(上馬)出獵。(隊伍圓場)
(唱)老夫聊發(fā)少年狂,
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
親射虎,看周郎。
官兵:(拿了被射中的獐子)著了,著了。射中一只獐子。
眾:好呀。太守箭法高強!
蘇軾:(唱)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如霜,有何妨?
持節(jié)云中,何目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射天狼。
眾:太守胸懷大志,主張痛擊入侵之?dāng)?,做好為國出力奔赴疆場的?zhǔn)備,值得學(xué)習(xí)。
內(nèi)聲:救人呀!救人呀。
蘇軾:前面有人呼救,前往視過。(眾人下)
客商逃上。
內(nèi)聲:圍來呀!
客商:我苦了!
(唱)看見賊子令人驚,
被他捉去無性命。
望神明,相保庇,
使我平安過此嶺。(逃下)
賊首:(唱)看見一人走如飛。
眾賊人:《唱)走如飛。
賊首:(唱)各位兄弟趕緊追。
眾賊人:(唱)趕緊追。
賊首:(唱)如有錢銀把他搶。
眾賊人:(唱)把他搶。
賊首:(唱)若無錢銀放他歸。
眾賊人:(唱)放他歸。
商人上,賊首帶賊人追上。
賊首:站住。
客商:我苦了,我可會沒命。
蘇軾、蘇邁引官兵上。
蘇軾:大膽賊人,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出來搶劫,好好投降,改邪歸正,否則性命難保。
賊首:昏官休得狂妄,看我爬山虎利害。
雙方交戰(zhàn),賊人全數(shù)被擒。
客商:多謝太守大人救命之恩。
蘇軾:不用謝,你就回去了。(客商下)
眾賊人:太守大人,饒命饒命,我等都是窮人,因欠官府青苗貸款,沒法交還,只好出來為盜。望大人恕罪。
蘇軾:除賊首帶回審問,其他釋放回家,以后不準(zhǔn)再出來為非作歹。
眾賊人:不敢不敢,多謝大人饒命之恩。
賊首被帶下,眾賊人下。
內(nèi)聲:蝗蟲來了,大家來捕捉呀!
蘇軾:唔,有蝗蟲,大家隨我去捕捉。
幕落。
第三場 被捕進京
時間:距上場數(shù)年。
地點:湖州。
人物:李定、李強、軍士、王潤之、蘇迨、女婢、蘇邁、佛印、蘇軾、群眾。
二道幕外:李定、李強、軍士上。
李定:李強帶路。
李強:是。
李定:妙呀,哈哈。
(唱)搜集蘇詩百篇章,
尋詞摘句奏君王。
譏諷新法訕謗圣上,
想你難逃一命喪。
哈哈。前日老夫令李強搜集蘇軾的詩集抄本,我摘了幾十句奏明圣上,說他包藏禍心,謾罵君王,圣上大怒,令我?guī)к娛壳巴葑侥锰K軾到京問罪。來呀,前往湖州府。
眾:是。(眾下)
二道幕啟:蘇軾住所,廳桌上排列王弗肖像。王潤之、蘇迨、女婢排列酒肴,點燃香燭。
王潤之:愛女間,咱把酒肴排好。
女婢:曉的。
王潤之:(唱)今日王弗姐忌辰,
香燭點燃菜列陳。
佛印禪師尚未到,
在此等待掛在心。
我令人前往禮請佛印禪師為何尚未到來。
內(nèi)聲:佛印禪師到來了。
王潤之:迎接。(佛印上)
佛印禪師到來了。
佛?。旱絹砹?,哈哈!
王潤之:今日我姐姐十周年忌辰,特請禪師到來為她誦經(jīng)超度。
佛?。簽樘K夫人超度是貧僧義不容辭的。唔。子瞻跑到那里去?
王潤之:早起又和邁兒去開荒了。等下就會來。
佛?。汉茫愕染湍橄阈卸Y,我來誦經(jīng)。(搖鈴)
(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彌陀,稽首南無阿彌陀佛,念彌陀,南無阿彌陀佛。
(唱)觀音菩薩身坐蓮臺,
佛光普照降福消災(zāi)。
保庇弗娘早升西天,
極樂世界逍遙自在。
保庇信女弗娘早升極樂世界。(搖鈴)
內(nèi)聲:蘇老爺回來了。
蘇軾與蘇邁帶笠荷鋤上。
蘇軾:(唱)講究養(yǎng)生須勤勞,
父子荷鋤上東坡,
共同開墾兩畝地,
歸來愉快一路歌。
王潤之:宦人你回來了。
蘇軾:佛印禪師你也來。
佛?。汗?你當(dāng)主人避在那里?
蘇軾:我和邁兒去城東郊外開荒一塊地,山明水秀,四周風(fēng)景太美了,我把它叫做東坡,晚年可到此隱居,早晚同你學(xué)習(xí)佛法。
佛?。核銇砭徒袞|坡居士了,哈哈。
王潤之:看你一身都是土粉。
佛?。鹤冏鐾寥藘毫恕9?。
蘇軾:今日是什么事?
王潤之:官人,看你整天在外邊捉蝗蟲、掘井抗旱、開倉濟貧,又再開荒地,忙得連我姐姐的忌辰你都忘了。
蘇軾:唉!時間過得很快,我賢妻亡故已經(jīng)十年了,昨夜我還做了一個夢,做了一首詞。
王潤之:還不去拈香行禮。
蘇軾:(拈香行禮)賢妻呀!
(唱)(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急還鄉(xiāng)。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佛印:子瞻,你對夫人的情義,聽了連我這和尚眼淚也流下來。唉!人命無常,阿彌陀佛。好了,我超度的功課已完成,要回去了。
蘇軾:請用飯。
佛?。翰挥茫易吡?,阿彌陀佛。(合掌)(下)
王潤之:官人,你怎樣會和他結(jié)朋友?
蘇軾:說來話長,他名林瑞清,饒州人氏,是一名舉人,當(dāng)年他聞皇上要和我到相國寺求雨,他想隨我去一瞻龍顏,我認為不便。
王潤之:后來如何?
蘇軾:他再三要求,我叫他打扮成僧人模樣,皇上見他生得眉清目秀,問道,年輕僧人,名叫什么,在寺幾年了?
王潤之:他怎樣回答。
蘇軾:他說小僧名叫林瑞清,新來寺中,尚未剃度?;噬鲜指吲d說,好,朕就賜你號佛印,即于御前剃發(fā)為僧。他只得叩頭謝恩,從此做了欽賜僧人,我也多了一個親密的和尚朋友。
王潤之:哈哈,原來如此。
蘇迨:皇上賜他做和尚,哈哈!
內(nèi)聲:稟老爺,有人送書到來。
蘇邁下取書上。
蘇軾:(看書)是我賢弟子由送書來,待我視過。兄長,御史臺有人劾奏你訕謗君王,有大不敬之罪,圣上大怒,遣使前去捉你進京問罪。這嗎。
《唱)晴天霹靂,兇訊下傳。
訕謗圣上,罪大如天。
欺君死罪,就在跟前。
今要如何,過此險關(guān)?
王潤之:我苦了,圣上要捉宮人進京問罪,今要如何是好?(哭)
蘇迨:爹親呀!(哭)
蘇邁:爹親呀!(哭)
女婢:老爺呀!(哭)
蘇軾:唉。大約是作詩惹的禍!
王潤之:叫你不要寫那些詩,你偏不聽,現(xiàn)在要死了。(哭)
蘇軾:事已如此,只好待欽差到來,再作道理。
內(nèi)聲:欽差大人到。
李定、李強帶軍士上。
李定:蘇軾跪下,聽宣圣旨。(蘇軾、蘇邁、蘇迨、王潤之跪下)
皇天承運,皇帝詔日,蘇軾以詩訕上罵下,法所不容,即拘押來京,交御史臺問罪。
李強:行,你這狂妄的昏官。
蘇軾:容我與家人告別。
夫人,我去了,你好好保重。
王潤之:呀!
(唱)眼見夫君捕進京,
公堂酷刑令人驚。
吉兇未卜何時返,
母子哀號淚不禁。
蘇迨:(牽蘇軾衣)爹親呀,嗚。(蘇邁、女婢哭泣)
蘇軾:夫人,孩子,你哭啥?皇上叫我去,去就去,我也不是不曾見過皇上,你們不要哭,聽我講一個故事。過去有個狂生,名叫楊樸,被皇帝抓去,皇帝問他說你臨行時,有誰送行嗎7他說,我的妻子,她還做了一首詩:“且休落拓貪杯酒,更莫猖狂愛吟詩,今朝捉將朝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被实勐犃舜笮ι馑麩o罪,夫人你也做一首吧,哈哈!
王潤之:你要被捕了,還說七說八。
蘇軾:皇上叫我去問事,有啥了不得,你們不用擔(dān)心。
李定:來呀,將犯官蘇軾綁了。(李強要來綁)
蘇軾:且慢,請問欽差大人,要綁蘇軾,可有圣旨嗎?
李定:這……
蘇軾:我并無削去官職,還是朝廷命官,怎能綁我?
李定:我怕你路上跑了。
李強:對對,怕你路上會跑呀。
蘇軾:嘿!欽差大人,皇上要我進京問事,我為啥要跑呢?
李定:不跑就好,行。
佛印同群眾上。
佛?。禾K大人,聽說你要赴京,我等特來送行。
群眾:是呀。蘇老爺,你來湖州。為我等百姓,祈求雨水、捕捉蝗蟲、開井抗旱、開倉濟貧,做了很多好事,為何皇上要傳你去呢?
蘇軾:多謝各位好意,蘇軾并無作什么虧心事,去了不日便回。
佛?。旱溉绱?,阿彌陀佛。
蘇軾:禪師,我家中大小,請多照應(yīng)。
佛?。耗惴判娜?,路上多保重。
群眾:蘇老爺,你路上多保重。
王潤之:邁兒,你就跟你爹去,路上可照顧。
蘇邁:是,爹親,孩兒跟你去。
李定:不準(zhǔn)去。
蘇軾:邁兒,你就不要去。
李定:休得噦嗦,行。
李強:眾人閃開,行。
蘇軾:各位父老請回去。
李定、李強、軍士押蘇軾下。
王潤之:官人,路上須要小心,嗚
蘇邁、蘇迨、女婢哭泣。
佛?。禾K邁賢侄,你何不雇一只小船跟那大船后面進京去。
蘇邁:(羞澀地)可是,可是我家里沒有那么多的錢呀。
佛?。簾o妨,各位也知道蘇大人是個廉潔奉公的好官,今日有難,大家相幫湊一點吧。
群眾甲:好呀,我一兩碎銀。
群眾乙:我二兩銀子。
群眾丙:我也二兩銀子。
佛印:我五兩,夠了,賢侄你拿去路上做費用吧。
王潤之:多謝各位資助,我母子感恩不盡。邁兒你就去吧,路上小心。
蘇邁:曉得,禪師、各位父老請了。(下)
佛?。禾K夫人,我等回去了,有什么事,叫人通知與我。
王潤之:多謝禪師、各位父老。
佛?。荷眢w保重。(佛印與群眾下)
王潤之:官人呀。
蘇迨:爹親呀。
女婢:老爺呀。
王潤之:(唱)可’冷夫君被捕進京,
母子相對淚淋淋。
未知路上可安寧,
皇上是否把罪減輕。
但望菩薩相庇蔭,
我君早日返門庭。
女婢:(欲關(guān)門忽發(fā)現(xiàn)地)不好了,官兵又來了。
李強帶軍士踢門而入。
李強:哭什么?誰叫他做詩辱罵朝廷,罪該萬死,死有余辜,哭什么?
王潤之:人捉去了,你還來做什么?
李強:我問你,你家中還有蘇軾的什么詩集手抄本,通通交出來,御史大人要審閱。
王潤之:沒什么詩集手抄本。
李強:搜。(軍士入內(nèi)翻箱倒籠尋些書出來)你說沒有,這是什么?
王潤之:這是他平時讀的書呀,你不能拿走。(王潤之、女婢來搶書被踢倒在地)
蘇迨:(嚇得投入潤之懷中)母親呀。
李強:行。(與軍士拿書下)
王潤之:呸。
《唱)可恨賊子不講理,
搶走書籍揚長而去,
只恨官人愛寫詩,
惹起一場冤枉事。
蘇迨:母親呀。
王潤之:你父親總愛寫文章寫詩詞,到底有啥好處,此去京都,不知是生是死,剛才差點把咱嚇?biāo)懒?。女婢、迨兒,咱找找那些搜不完的詩集手冊,拿出來通通燒了吧?/p>
女婢:夫人,可是蘇老爺他……
王潤之:唉。省得再惹禍根,通通拿出來燒。
女婢:曉得。(三人下拿書出來一起燒)
幕落。
第四場 艙上思親
時間:緊接上場。
地點:太湖船上。
人物:蘇軾、蘇邁、梢公、軍士。
二道幕外:梢公搖船載蘇邁上。
蘇邁:(唱)夜色茫茫江水流,
緊追官船莫停留。
可憐爹親被捉去,
孩兒苦悶在心頭。
梢公,前面正是官船,趕快追上。
梢公:我搖來。
(唱)緊搖雙槳快如飛,
趕過浪頭急直追。
只因清官被人害,
百姓心懸難別離。
梢公、蘇邁下。
二道幕啟:官船甲板上。中天明月。照徹江水奔流,遠處洞庭山隱約可見。
內(nèi)聲:安靜安靜。接著鼓打三更。
蘇軾爬上甲板。四面探得靜悄悄。
蘇軾:(唱)洞庭山下水滔滔,
船停江心月輪高,
夜深軍士皆熟睡,
獨我艙上看太湖。
看這星斗滿天,明月懸空,太湖波水洶涌澎湃,無邊無際,想我此次入京必然下獄,說不定有性命之憂。唉!這也怪我平時愛做詩,興之所至,信筆寫來,全無顧忌。使奸人有可乘之機。唉?想我這些詩,很多是寄贈或唱和,若是累及親友,我就該死了。(忽然響了一聲)什么?落下水里……唉!我此時若把眼睛一閉,跳下水里就好像佛印禪師所云:萬事皆空,什么審判定罪,一切都化為烏有,自然就不會連累親友了。(欲縱身跳下)且慢呀且慢——
(唱)想我今年四十多,
廿年調(diào)任到處奔波。
只為成就一番事業(yè),
報效朝廷為民辛勞。
若是不明不白去死,
豈不是糊里糊涂。
一軍士上艙探視,蘇軾蹲下。軍士查著無人復(fù)下。
蘇軾:是呀,我此次進京,結(jié)果如何,無法意料。要死也要死個明白。再說我若死了,豈不是害了季璋母子,想我與她結(jié)婚十多年,夫妻恩愛情深,為我生下迨兒,我怎可害她。唉!還有我的弟弟子由,我還是達觀處之。呀!月亮呀月亮,你看見我弟弟了嗎?他現(xiàn)在是不是也在賞月吟詩。對,記得我前年中秋節(jié),也寫下一首思念他的《水調(diào)歌頭》,現(xiàn)在何不低唱一遍,以遣思懷。
(唱)(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fēng)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艄公載蘇邁上。
蘇邁:艄公,看船艙上站著一人,正是我爹親,你快把船搖靠近,我泅去見他。
艄公搖船靠近官船,蘇邁爬上甲板。
蘇邁:爹親,爹親。(跪地抱膝,痛哭失聲)
蘇軾:你,邁兒,小聲點。
蘇邁:孩兒雇一只小船,跟在官船后面,隨父親進京,父親如果入獄,孩兒也好送飯。
蘇軾:雇小船,你那有那么多的錢呀?
蘇邁:是佛印禪師及父老湊的。
蘇軾:多虧大家,也難為孩兒你了。
蘇邁:爹親,有什么事要孩兒去做?
蘇軾:你附耳過來,你可在外探聽消息,如果皇上要殺我,你送飯時就送一條魚來,作為通知信息。
蘇邁:曉得。(哭)
蘇軾:不要哭,此處不可久留,快下船吧。
蘇邁下。
蘇軾:唉!
(唱)眼見吾兒泅江浪,
不由老淚流滿眶。
忽聞何處鴉聲叫,
不知是吉還是兇。
一軍士上。
軍士:蘇軾,你在做什么?
蘇軾:我在賞月。
軍士:死在眼前,還有心賞月,下去下去,不去就要打了。(舉起棍子)
蘇軾:唉,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受狗欺。唉!(下)
幕落。
第五場 烏臺詩案
時間:接上場。
地點:金鑾殿。
人物:趙項、大監(jiān)、軍士、內(nèi)侍、司馬光、范鎮(zhèn)、李定、何正臣。
二道幕外:司馬光、范鎮(zhèn)、李定、武士、何正臣上。
司馬光:九龍鐘聲響,
范鎮(zhèn):龍風(fēng)鼓起擂。
李定:萬歲要登殿,
何正臣:我等兩邊侍候。
司馬光:吏部尚書司馬光。
范鎮(zhèn):禮部尚書范鎮(zhèn)。
李定:御史中丞李定。
何正臣:御史大夫何正臣。
眾:萬歲登殿,排班侍候。(眾下)
二道幕啟:太監(jiān)趙項上。
趙頊:(唱)雞鳴紫陌曙光寒,
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鐘開萬戶,
玉階仙仗擁千宮。
國號大宋,帝號神宗,自寡人登基以來,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只因前日御史臺上奏蘇軾借用詩詞訕謗朝廷,朕即令欽差前往捉拿蘇軾到京,交御史臺審問,未知事體如何,傳有關(guān)諸位賢卿進殿侍候。
同馬光、范鎮(zhèn)、李定、何正臣上。
眾:參見吾皇,愿吾皇萬歲萬萬歲。
趙頊:諸位賢卿平身。李、何二位賢卿,朕令你二人審問蘇軾,事體如何?
李定:論蘇軾狂妄至極,借用詩詞,反對新法,譏諷朝廷,欺君之罪,誠難寬宥,臣有表章一道,請龍眼親觀定奪。
趙項:(看罷大怒)這個蘇軾,恃才傲物,競?cè)蛔隽诉@許多譏諷朝廷的詩,這還了得,來呀,召蘇軾進殿。
武士帶蘇軾上。
蘇軾:臣蘇軾參見吾皇,愿吾皇萬歲萬萬歲。
趙項:蘇軾,你知罪嗎?
蘇軾:臣只知無罪。
趙項:你因與新法不合,朕故令你外郡為官,你便含怨懷怒,做詩譏諷朝廷,反對新法,見之文字,還說無罪。
蘇軾:啟奏皇上,臣也贊成國家須改革一番,只覺新法推行太急,有的欠妥,如青苗,見于日前《上皇帝書>
李定:臣啟奏,蘇軾所作詩詞,分明是訕謗新法,欺辱君王,眾所周知,還說無罪。
蘇軾:啟皇上,臣只是見新法有不便于民,將民之苦衷記于詩篇,希望圣上見了,有所感悟,這“欺辱君王”四字非同小可,望李大人慎言。 李定:蘇軾你休得狡辯,皇上發(fā)錢為農(nóng)村貧民,你卻寫“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這不是反對皇上是什么?
蘇軾:李大人有所不知,朝廷實施發(fā)放青苗錢,下官在杭州,常見一些農(nóng)家少年,領(lǐng)了青苗錢,四處游玩,此乃記實之語。
司馬光:是呀,此乃記實之語。
范鎮(zhèn):這說明發(fā)放青苗錢,反被青少年拿去盡情揮霍。
何正臣:蘇軾,你休得狡猾善辯,我問你,皇上查私鹽你可知曉?
蘇軾:身為朝廷命官,焉能不知。
何正臣:但你詩內(nèi)卻說:“豈是聞韶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這不是與皇上作對,又是什么?
蘇軾:非也非也,因鹽法峻急,僻遠之人,無鹽以食,是故有感而發(fā)。
李定:還敢硬嘴,這是什么?(擲下紙條)
蘇軾:(撿起一看)“凜然相對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p>
這首詩是我到朋友家做的,他家有兩株檜樹,高達數(shù)丈,主人求詩,我乃詠物遣興。
李定:你敢說別無他意。
蘇軾:我敢說別無他意。
李定:眾所周知,龍在天上,多指皇上,你怎說是藏在九泉之下,分明是辱罵皇上。
趙項:可惱呀可惱!
(唱)大膽刁臣太狂妄,
指桑罵槐辱君王。
揭發(fā)黑詩數(shù)百首,
在此殿前還囂張。
李定:是呀!萬歲,論蘇軾目無君王,罪大惡極,若對他寬宥,必將助長朝野以詩譏政之風(fēng)。
趙頊:來呀,就將蘇軾去冠帶,押出午門外斬首。(武士押蘇軾下)
司馬光:刀下留人,啟奏萬歲,論蘇軾一貫忠心耿耿、愛國愛民,雖然寫些詩,但歷來寫龍的詩甚多,豈能把龍都指是君王,未免牽強附會。請萬歲察理,原諒蘇軾,赦他無罪。
范鎮(zhèn):啟奏萬歲,歷代以來,多少詩中有寫龍,如王荊公有詩云,“天下蒼生待霖雨,不知龍向此中蟠?!痹跄苷f龍就是指萬歲,再說蘇軾一貫忠君愛國、勤政愛民,望萬歲赦他無罪。
趙頊:這嗎……
李定:范大人,蘇軾是蘇軾,怎能與王荊公相比。稟萬歲,論司馬光、范鎮(zhèn)與蘇軾是一丘之貉,都是反對新法,經(jīng)常詩詞往來,竟隱瞞不報,也當(dāng)判罪。
趙頊:不赦不赦,不但不赦蘇軾,還要追查接受詩文不報之罪。念你二人年老,一時懵懂,既與新法不合,不許在朝,就到外郡為官吧,退下。
李定:萬歲叫你退下,你就退下。你敢不遵旨嗎?
何正臣:出去出去。
司馬光:萬歲……
趙頊:(揮手)去吧。
司馬光:唉!(下)
范鎮(zhèn):唉!(下)
內(nèi)聲:追魂炮響了,午時三刻已到。
趙項:李何二卿,朕就令你二人為監(jiān)斬
李定:
何正臣:
內(nèi)聲:皇太后懿旨到。
內(nèi)侍上,趙項下階。
內(nèi)侍:皇太后懿旨到來,皇上聽宣讀:
“皇孫兒,你祖母已病八膏盲??磥聿痪糜谌耸?,聞你捉拿蘇軾治罪,聽祖母臨終一言?!?/p>
趙頊:祖母呀。
內(nèi)侍:“當(dāng)年仁宗皇帝開科取士,蘇軾兄弟參試,成績卓著,仁宗喜極告我,吾為子孫得兩宰相。他臨終把此事告訴你父皇。你父皇也來不及完成仁宗遺愿早早去世了?!?/p>
趙項:父皇呀!
內(nèi)侍:”為了推行新法,你把他外放為官,歷年來,我一直打聽他為官清正,治事有方。你也曾對我說過,蘇軾是難得人才。日前我又聽人說,因作詩被捕入獄,他是杰出文人,為你興利除弊、國強民安著想,就使詩中幾句不妥的話,算什么大事,他那樣的人會反朝廷嗎?是否有仇人陷害。孫兒呀,你千萬不可冤枉無辜,錯殺忠良呀。
趙項:呀。祖母呀!
內(nèi)聲:稟皇上,皇太后吐血身亡了。
趙頊:(震驚地)呀。來呀,武士將蘇軾暫押入獄。退朝。
幕落。
第六場 獄中驚魂
時間:接上場。
地點:獄中。
人物:蘇邁、王老伯、蘇軾、武士、梁成、軍士。
二道幕外:蘇邁上。
蘇邁:(唱)聞道父親欲行刑,
令我膽戰(zhàn)心又驚。
幸得皇太后講情,
暫禁獄中稍安寧。
想我蘇邁,跟隨父親到京,因王附馬有個親戚,離獄中不遠,我就住在他家中,此時我要去探聽情況,就拜托王老伯代我送飯與我爹親。里面王老伯請出。
王老伯上。
蘇邁:王老伯,我因要去探聽朝中消息,麻煩你代我送飯去獄中。
王老伯:好呀!
蘇邁:這兩碎銀你拿去買菜。
王老伯:碎銀我身邊有,不用。
蘇邁:要拿。(遞銀后)我去了。(下)
王老伯:唉!想不到一個忠心耿耿的清官,競來下獄。對,我要去買菜。
(下,提魚復(fù)上)今日我特地買這條新鮮鱸魚,好給蘇老爺補身體。(下)
二道幕啟:獄中一張矮床,一椅一桌,蘇軾被武士送上,踉蹌走來,躺下矮床,呼呼大睡,鼾聲不止。
梁成上探視,不敢驚動,欲下。
王老伯上。
王老伯:大哥,我送飯菜給蘇老爺來了。
梁成:好好,我且收起,等蘇老爺醒來,再給他吃。(二人下)
軍士上
軍士:我奉御史臺李大人之命,到獄中暗地察看蘇軾是否有口出怨言,以便回報皇上。(看無動靜,暗中察看下)
蘇軾:(唱)禁入幽室不見天,
問心無愧好睡眠。
梁成捧盆水上。
梁成:蘇大人,你睡了好久,我不敢驚動你來,洗手洗面D巴。
蘇軾:(坐起)呀!梁大哥,我是個罪臣,怎好叫你如此勞累。
梁成:大人的事,小人知道一些,大人是愛百姓的好官,皇天自會護佑你的。我聽蘇公子說,大人在家,天天要洗腳。小人弄點熱水,不費什么事。以后須要什么盡管說,小人能辦的,自當(dāng)去辦。
蘇軾:梁大哥真是難得的好人,我這里多謝了。(行禮)
梁成:不敢,不敢,大人不必和我客氣,你洗手面吧。我去拿飯菜來。(下)
蘇軾:(洗了手面腳)唉!
(唱)離別京都廿多年,
風(fēng)風(fēng)雨雨苦亦甜。
一封上奏陳國策,
貶出外郡路八千。
本為圣朝除弊政,
豈知囚禁不見天。
四面群鴉亂啼叫,
名為烏臺真實然。
梁成捧飯菜上。
梁成:蘇大人,這是蘇公子差人送來的飯菜,因你正在睡,我不敢驚動你。你好好吃吧。(下)
蘇軾:(掀開蓋子,看到魚,大吃一驚)魚。天呀!我可完了。(坐下半響)前日我和邁兒密約,若有聽見皇上要殺我的消息,就送魚來,看來我活不了幾天了,我就要去見我的父親、母親、我的妻子王弗,還去見先皇仁宗、英宗了。
佛家說,人死了到西天極樂世界,這樣也好,免去一切煩惱,也免得為生活奔波,先把魚和酒吃完,做個飽鬼也好。(大口吃完魚和酒飯)(梁成上)
梁成:(送來溫水)蘇大人,洗手洗面吧。(收拾碗筷,發(fā)現(xiàn)地)哈。大人今天很爽快,吃得一點不剩。哈哈。
蘇軾:(苦笑)是呀,是呀!
梁大哥,麻煩你拿些紙筆給我。
梁成:你又再做詩,不要了吧。
蘇軾:不作詩了。(洗手洗面)
梁成下去拿來紙筆,收盆水下。
蘇軾:我先寫一張與賢妻作別的絕命書。
閏之賢妻,我與你結(jié)婚十多年,我雖為官,愧未能使汝得享榮華富貴,惟有勞累奔波,清貧度日。今又以詩獲罪,看來無生還之望。唉!賢妻呀。吾死后惟望汝節(jié)哀保重,帶領(lǐng)全家,返回故鄉(xiāng),教子孫終生耕讀,切切不可做官。賢妻呀!別了。(哭)
我當(dāng)再寫絕命詩與吾弟子由作別。
《吟)圣主如天萬物春,
小臣愚昧自亡身。
與君世世為兄弟,
更結(jié)來生來,了緣。
唉。
梁成上。
蘇軾:梁大哥,這兩封信,拜托你拿給蘇邁去寄。
梁成:好呀。(接信)你休息。
(梁成出來室外欲下,軍士上。)
軍士:你手中什么?
梁成:沒,沒什么。(藏之不及)
軍士:我看。是兩封家書。要拿去給御史李大人檢查,方許寄去。(下)
梁成:我苦了。是否告訴蘇大人,不,不可,以免大人增添愁慮。(下)
蘇軾:家信已寄去了,也好。唉1人生在世難免一死,何必畏懼,就等待皇上賜死的詔書吧。(欲睡忽又想起)只是落得身首異處不好。對,前年遇見一個道士,教我煉丹之法,并送我十粒金丹。再三吩咐,每次只準(zhǔn)服一粒,可以延年益壽,若是服得過量,會使人致死。只待皇上令下,我就全數(shù)吞服,眼睛一閉,什么都不知道,妙呀。(伸個懶腰,翻身就寢,鼾聲大作)
內(nèi)侍上探視,復(fù)下。
鼓燈五更、天亮了。梁成捧盆水上。
梁成:蘇大人,快中午了,你還在睡呀。
蘇軾:(急下床)多謝梁大哥。
內(nèi)聲:圣旨到。內(nèi)侍上。
內(nèi)侍:蘇軾跪下,聽讀圣詔。(蘇軾跪下)皇帝詔目:蘇軾以詩譏諷朝廷新法,姑念初犯,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不得簽書公事。(蘇軾嚇得呆呆跪在地下)蘇軾怎樣還不謝恩?
蘇軾:晤晤,謝皇上恩典。
內(nèi)侍:接旨。(梁成扶他起來接旨)
蘇軾:圣,圣旨說什么呀?
梁成:皇上沒定你什么罪呀。
蘇軾:梁大哥,我不是在做夢嗎?
梁成:恭喜大人,不是做夢是真的。
內(nèi)侍:是真的,皇上調(diào)你去黃州當(dāng)團練副使。
蘇軾:是怎樣一回事?望欽差大人告?zhèn)€明白。
內(nèi)侍:蘇大人有所不知,這二日來,皇上對大人的處理,一直處在難決之中,皇太后的話很有道理。但李定所揭發(fā)并非無中生有。剛好王安石從外地寄來一封信,信中一句:“安能圣世而殺才士乎?”對皇上震動很大。
梁成:王荊公也是被這些人生言造語以致調(diào)出外郡,他說得真對嗎。
內(nèi)侍:昨日,李大人本想加重你的罪狀,把你寫得絕命書轉(zhuǎn)呈皇上。
蘇軾:我寫的二封絕命書,梁大哥……
梁成:蘇大人請原諒,是我拿書出去就碰到李定差來的軍士,把書拿去給李大人,我怕你煩惱,不敢告訴你。
蘇軾:天呀!
內(nèi)侍:蘇大人,歹事變好事,皇上看了你的絕命書,竟流下眼淚。
蘇軾:唔,有此事嗎。
內(nèi)侍:昨夜,他差我來此探視,看你是否口出怨言。我見你呼呼大睡,如實回報,他早上就出這道赦旨,令我送來給你。
梁成:恭喜蘇大人。
蘇軾:阿彌陀佛。
內(nèi)侍:圣旨宣讀完畢,回朝繳旨。
蘇軾:欽差大人請。(內(nèi)侍下)
梁成:蘇大人,我替你梳頭吧。(將蘇軾蓬松的發(fā)髻解開,梳理綰好)
蘇軾:梁大哥,你真是仁人君子,你的恩情蘇軾終生不忘。(行個禮)
梁成:(急扶起)不可不可,蘇大人乃當(dāng)今一代文豪,愛民如子,今日受屈,小人無能相助,做點小事,算什么呀,望大人多多保重,以后做詩小心一點就是。
蘇軾:大哥金石良言,我記下了。
蘇邁上。
蘇邁:爹親。(哭拜于地)
蘇軾:(扶起,笑著說)我已經(jīng)無事,你還哭啥?
蘇邁:孩兒已聽說皇上赦你無罪,令你去黃州,孩兒心里非常高興,可是一見爹親忍不住哭了。
蘇軾:是呀,你看,圣旨在此,萬歲令我去黃州當(dāng)團練副使,但不得簽書公事,雖是個虛職,也好,省得多是非。兒呀!這幾個月,真難為你了。
蘇邁:我已備好兩匹馬在門外,等下好上路,我又通知佛印禪師去帶母親、弟弟一同坐船到黃州相聚。
蘇軾:難得我兒想得周至。
蘇邁:爹爹,咱就上路吧。
蘇軾:梁大哥,就此暫別,大哥恩德,永不忘懷。
梁成:不要這樣說,蘇大人請上路。
蘇軾:請。
梁成目送蘇軾、蘇邁下。
幕落。
第七場 江上團圓
時間:接上場。
地點:黃州赤壁。
人物:蘇邁、蘇軾、佛印、王潤之、蘇迨、女婢、梢公、梢婆。
幕啟:浩瀚長江,遠山聳翠。
蘇軾、蘇邁策馬上。
蘇軾:(唱)不聞烏臺烏啾啾,父子跨馬往黃州。
平生文字為我累,此去逐臣江湖游。
冤案何必深追究,可效淵明歸去休。
邁兒,為父遭此橫禍,總算把命保住了。但由于詩信往來,親友被牽連了二十多人,如司馬光、范鎮(zhèn)、你叔父等,都被降職,貶出外郡為官,唉。
蘇邁:爹親,以后你寫詩小心為好。
蘇軾:是呀!對,你前日探獄,為什么送魚呀?
蘇邁:送魚?我沒有送魚呀,爹親,你不是吩咐,如有聞皇上要殺你的消息,才給你送魚嗎。
蘇軾:這就奇了,你沒有送魚,那一天你不是托人送來飯菜嗎?
蘇邁:(想罷,一拍腦袋)唔,對,有一天我去岳父家打聽消息,托王老伯代我買菜送來。
蘇軾:這就對了。因王老伯送魚給我,我認為大難臨頭,而作絕命書托梁大哥交你轉(zhuǎn)給你母親和叔父。誰知被李定拿去給皇上看,他本想置我於死地,誰知皇上看了很同情,才來圣旨赦我無罪。
蘇邁:幸得被李定拿去,否則給叔父和母親看到,恐怕要急出事來。
蘇軾:唉!是呀!總算不幸中之大幸。
蘇邁:爹親,咱已走了一半路了,再走十幾天,就到黃州了,咱還要搭船過江,不知母親她來了沒有?
蘇軾:咱就再走吧。
(唱)父子相陡來到此,
要到黃州見妻兒。
蘇邁:到此揚子江,對面就是黃州赤壁。爹親,咱將馬寄親友,搭船過江吧。
蘇軾:是。(二人下)
梢婆載佛印、王潤之、蘇迨、女婢搖船上。
幕內(nèi):(唱)《寡迭》
赤壁上,水粼粼,
有一梢婆,有一梢婆,性天真。
那虧佛印,那虧佛印,
帶了友人家眷去會親。
王潤之:禪師,黃州要到了嗎?
佛?。嚎斓搅?,這就是長江,那邊叫赤壁,前面就是黃州。
蘇迨:母親,爹親在哪里?
王潤之:他也要來了。唉!
(唱)離別數(shù)月望眼穿,每日廢寢又忘餐。
預(yù)約黃州相會面,何時合家得團圓。
佛印:夫人不用著急,日前得蘇邁托人送來赦罪的好消息,看來,蘇大人也快到了。晤,你看,后面來了一只船,船上站的好像蘇大人。
蘇迨:(拍手)對對,還有我哥哥。
王潤之:果然夫君來了。
佛印:梢婆,你把船停靠一邊。
梢婆:是。(搖船下)
哨公載蘇軾、蘇邁搖船上。
梢公:搖來呀!今日順風(fēng)又順?biāo)?,船行得很快呀?/p>
蘇軾:邁兒,為父此時想起一首詩。
蘇邁:什么詩?
蘇軾:李白一首詩——
(吟)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蘇邁:是呀!千里江陵一日還,船行得很快!呃,爹親,前面停著一只船,船上好像站著母親。
蘇軾:對對對,還有佛印禪師。梢公,靠近前面的船。
梢婆搖船復(fù)上,梢公搖船靠近。
蘇軾、蘇邁過船。
蘇軾:夫人。
王潤之:官人,(撲進丈夫懷里大哭不止,蘇軾也摟著妻子淚下不止)
(唱)(勝葫蘆)
我今見著夫君,
真?zhèn)€令人苦傷悲。
恨殺奸臣較無理,
陷害我君是何意。
“目滓”(眼淚)流落,
此處苦傷悲。
說著我目滓流淋漓,
到今旦,說著我目滓流淋漓。
蘇迨:(牽衣)爹親、爹親嗚——
佛印: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蘇軾:(拭淚)迨兒,今日是大喜,不要哭,不要哭。
蘇邁:梢公,這點船錢給你,你回去,我等同一只船去黃州。
梢公:多謝了。(搖船下)
梢婆:我也下艙里休息片刻。(下)
王潤之:官人,你比較瘦了,這幾月來,不知吃了多少苦呀!嗚——
蘇軾:夫人,你不用再哭了,現(xiàn)在萬歲赦我無罪,發(fā)放我來黃州當(dāng)一個團練副使,雖然是個有職無權(quán)的虛位,也好,落得清凈,夫人,虧你這幾個月,吃了很多苦呀。
王潤之:這幾個月來,多虧佛印禪師照應(yīng),送來糧食,總算度過來,現(xiàn)在他又帶我來黃州。
蘇軾:多謝禪師。(行禮)
佛?。核闶抢嫌?,一點小事,何用多禮。
王潤之:官人,你去后,御史臺又差人來搜你詩詞,翻箱倒籠,害我驚得半死,他們?nèi)ズ?,我將你剩下的詩稿,全?shù)燒了,免得禍根。
蘇軾:唉。
(唱)聽聞之下心內(nèi)悲,自家人燒自家書。
數(shù)年心血結(jié)成稿,不料一旦化灰飛。
唉!燒就燒了吧。
王潤之:官人,你以后莫再寫詩了。
蘇迨:是呀,爹親,你以后莫再寫什么詩,免得同學(xué)罵我是罪臣子,是賊種。
蘇軾:這,(痛心地)唉!那、那以后我不再做那些惹禍的詩了。
王潤之:你哪里知道哪些詩會惹禍,哪些詩不會惹禍呀?
蘇軾:我不做發(fā)牢騷的詩就好了。
王潤之:這次人家審你的,都是發(fā)牢騷的詩嗎?
蘇軾:唉!那倒也不一定。
王潤之:官人,我嫁你十幾年,什么事都聽你的。就是不要做詩這一項,你聽我好不好?
蘇軾:唉!好好,以后戒做詩。
佛?。汗?稀奇真稀奇,學(xué)士戒做詩,有人戒煙戒酒,哪有人戒做詩。
蘇軾:唉!子龍迫死主母,姑將無奈呀!
佛?。汗?做幾首可以,只是要小心謹(jǐn)慎就是。免得你夫人顧慮。你不知這幾月來,你夫人每日跪在觀音菩薩面前,求菩薩保庇你官司早了離,還求菩薩管你以后莫做詩。哈哈!
蘇軾:唉呀!不做了,不做了,我原想學(xué)白樂天,”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希望皇上看了,能有所感悟,誰知弄巧成拙。
佛?。弘m是這樣說,但我想子瞻是改不了的。
蘇軾:怎樣,你說。
佛?。阂蚰銘n國憂民之心不死,看到不順眼的事就要發(fā)牢騷,發(fā)牢騷就要做詩了嗎。
蘇軾:(翹拇指)知我者,佛印禪師也,哈哈!
佛?。汗?但是這次雖因?qū)懺姳徊度氇z,可是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評說。
蘇軾:但此次貶官,沒有官舍可住,要如何呢?
佛?。鹤诱埃耸履悴豁殥煲?。我在黃州替你找個住所,城外有個定惠院,寺雖小,卻十分幽靜,不知你意下如何?
蘇軾:好!好!我正要安靜之處,過去的事就不再想它了。
佛?。菏茄?,貧僧自學(xué)佛以來,便淡泊名利,普渡眾生,了無牽掛,你看天色已晚,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宵,咱何不游覽一番,前面正是赤壁。
蘇迨:赤壁?爹親,那就是三國周瑜火燒赤壁,大敗曹操的地方嗎?
蘇軾:哈,三國周郎赤壁不是在這里,這里是黃州赤壁。如果是當(dāng)年周郎赤壁那就很有名了,當(dāng)年曹孟德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戰(zhàn)船千里,旌旗蔽空,橫槊賦詩,稱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
佛?。浩鋵?,何止曹操一人,諸葛亮、周瑜不都是一樣嗎?
蘇軾:是呀——
(吟)(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
千古風(fēng)流人物……
佛?。喊パ?詩癮到就盡情吟下去,怕什么?這里也沒有外人。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古今皆同,對,我想起一個消息。
蘇邁:什么消息?
佛?。呵叭瘴衣犎藗髀?,京都起了大變化,趙項皇帝因病駕崩,新君趙煦就位,祖母高皇后問政,起用舊臣司馬光、范鎮(zhèn)等人。
蘇邁:很好呀!
佛印:免去御史臺李定之職,流放三千里。
王潤之:報應(yīng),報應(yīng),此奸臣也有今日,真是天網(wǎng)恢恢,報應(yīng)不差。
佛?。航裉熳诱俺霆z,算是大喜日子,盡情放心地吟吧。蘇夫人你說呢?
王潤之:只此一首吧。
佛印:哈哈!吟下去吧。
蘇軾:(吟)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眾:(拍手)好呀!
梢婆:(上)真好聽,真好聽呀!
蘇軾:(吟)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
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
一樽還酹江月。
眾:(拍手)吟得好呀!
佛?。鹤诱?,你的詞,和柳永比起來,大不相同呀!
蘇軾:怎樣?
佛?。毫赖脑~婉轉(zhuǎn),好像“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適合小女孩,手拿紅牙拍板來唱。
蘇軾:而我呢?
佛?。耗愕脑~太豪放了,這首大江東去,須要關(guān)西大漢,手拿鐵板來唱。
蘇軾:哈哈!禪師真會比喻。
佛印:蘇夫人,今日是大喜日子,你也要唱一首吧。你平時也有唱嗎。
蘇邁:
蘇迨:
梢婆:好呀,唱一首給大家聽。
王潤之:這,要唱什么?
蘇軾:你就唱我寫的《定風(fēng)波》那首嗎。
王潤之:好,禪師,你吹簫。
(唱)莫聽穿林打雨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
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眾:(拍手)唱得好呀!
蘇軾:梢婆,你將船搖去赤壁,我等要游覽一番。
梢婆:是,我來。(搖船,圓場)
眾:(唱)(寡迭)
赤壁上,如畫圖,
一個學(xué)士,一佛徒,
要游湖,要去游湖。
清風(fēng)明月,明月清風(fēng),
橫江白露。
緩行舟,慢搖櫓,
玩山川,只處談言說古。
(可重復(fù)演唱,放弄形骸,載歌載舞)
幕落。
——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