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的啟示
有一天,一位母親帶著小兒子去拜見甘地,對他說:“我兒子非常喜歡吃糖,醫(yī)生說這樣對他不好,但沒人能夠阻止他。我兒子非常崇拜您,只有您能制止他這種行為。請幫幫忙?!?/p>
甘地對這位母親說:“你們下個月再來?!?/p>
“可是我們走了三天三夜才來到這里?!眿寢尶棺h。
甘地仍說:“你們下個月再來。”
一個月后,母子倆再度出現(xiàn)?!案实叵壬?,請告訴我兒子不要再吃糖了?!眿寢寫┣?。
甘地看著那個小男孩說:“小朋友,你不要再吃糖了。”
小男孩點點頭。媽媽說:“謝謝甘地先生,但為什么這句話上個月不能說呢?”
“因為上個月我也吃糖,”甘地說,“我自己必須先戒掉吃糖的習慣。”
甘地的不合作運動,帶領(lǐng)印度人民脫離英國統(tǒng)治,讓印度最終獲得獨立。他這種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的精神,如果能夠給你一點啟示,將是我們的一種幸福。
一匹馬
一名男子利用駱駝運貨,每日只能走幾公里,非常羨慕另一名商人,擁有一匹健壯的馬。于是,他向商人說:“我想用一群駱駝跟你換這匹馬?!?/p>
商人說:“這匹馬是我最好的伴侶,不能跟你交換?!?/p>
男子心生一計,故意裝病倒在商人必經(jīng)之路旁。商人經(jīng)過果然下馬察看,并將他扶上馬背,準備送他就醫(yī)。
男子計謀得逞,立刻恢復(fù)原貌說:“現(xiàn)在我已騎在馬上,馬就是我的了。”
商人平靜地說:“馬可以給你,但請你答應(yīng),一定不能告訴別人你得到馬的方法?!?/p>
男子問:“為什么?”
商人說:“你如果說了,以后若有人生病倒在路邊防軍,就沒人敢再搭救了。”
男子聽了非常慚愧,趕緊下馬道歉,并歸還馬匹。
不要利用他人的善心,來達到你不可告人的目的。
完美與完整
一位大師想選擇衣缽傳人,便吩咐徒弟外出撿拾一片最完美的樹葉。
不久,大徒弟回來了,遞給師父一片不是很漂亮的樹葉,說:“這片樹葉雖然并不完美,但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
二徒弟在外面轉(zhuǎn)了半天,最終空手而回,對師父說:“我見到了很多樹葉,但怎么也挑不出完美的?!?/p>
最后,大師把衣缽傳給了大徒弟。
我們每一個人既不完美也不完全,但絕對都是完整的,什么意思呢?該有的優(yōu)、缺點都有,才算是一個真正完整的人。既然如此,就得學會接納自己的長處,也接納自己的短處;接納他人的優(yōu)點,也接納他人的缺點。
在接納與欣賞的過程中,我們會得到最大的釋放及自由,以更寬闊的心胸,包容周遭每個完整的人。
責任編輯 王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