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抗無籽1號
鄭抗無籽1號是由中國農(nóng)科院鄭州果樹所選育的無籽西瓜品種,審定編號為國審菜2002031。
特征特性:中晚熟,果實發(fā)育期為33天左右。生長勢強,易坐果,膨瓜早,果實大,產(chǎn)量高。果實呈橢圓形,果皮薄而韌,瓜瓤脆,含糖量高,瓜瓤中心處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以上,近皮處8%,白癟子小而少。單瓜重7~8千克,平均667平方米產(chǎn)量4500~5500千克。耐貯運,適應(yīng)性好,凡具備灌溉條件的地方均可栽培。
栽培要點:(1)55℃水浸種6~12小時,破殼后35℃恒溫催芽。育苗期間應(yīng)提高地溫,控制溫度,促其成苗。直播的情況下可適當晚播,在河南地區(qū)栽培,春季可于3月底、4月初直播,夏季可于7月份直播。(2)栽植密度:北方以每667平方米700-750株為宜,南方多雨地區(qū)可降低密度,每667平方米400-500株。(3)必須用二倍體西瓜作授粉品種,人工授粉,幫助坐果。選留第三、第四雌花所結(jié)果實,忌低節(jié)位坐瓜。(4)苗期和果實膨大期合理增施肥水,促進幼苗生長和果實膨大。開花授粉期注意控肥水,抑制生長,促進結(jié)果。
鄭抗無籽5號
特征特性:中晚熟,全生育期100~110天,果實生育期36~39天。種子短橢,千粒重65克左右,種子發(fā)芽率85%~90%,成苗率95%。植株生長勢強,具一株多果和多次結(jié)果習性,易坐果。植株莖蔓粗壯,葉片較大,葉色深綠。果實呈圓球形,果皮純黑色,覆蠟粉,外形美觀,果皮厚度1.2厘米左右,硬度大于20千克/平方厘米。果肉鮮紅色。肉質(zhì)硬脆,白秕子小、少,瓜瓤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以上,最高可達13%,近皮處8.5%以上,不空心,口感好。平均單果重7~8千克,每667平方米產(chǎn)量4500千克左右。果實整齊度好,商品果率高,畸形果率低,極耐貯藏和運輸。該品種抗病耐濕,適應(yīng)性強,中抗枯萎病,可適度重茬。
栽培要點:參考鄭抗無籽1號西瓜品種。
(中國農(nóng)科院鄭州果樹所劉文革譚素英閻志紅)
小型西葫蘆
小型西葫蘆與普通西葫蘆相比,外形奇特。表皮顏色有金黃色、深綠色、乳白色等多種,果形細長,小巧玲瓏,光彩誘人。目前,小型西葫蘆良種有:
金皮從韓國引進,早熟,直立生長,果皮金黃色、光滑,果重約300克,果形均勻一致,口感好,抗病性強,每667平方米產(chǎn)量3000~3500千克。該品種適于冬春季保護地和春季露地栽培。
銀碟1號由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育成。中早熟,矮生,生長勢較強,以主蔓結(jié)瓜為主。瓜飛碟形,瓜緣呈波浪狀,瓜皮嫩白色,單瓜重200~400克。耐低溫及弱光,較抗病毒病和白粉病。每667平方米產(chǎn)量2000~3500千克。該品種適于保護地及冷涼季節(jié)露地栽培。
京香蕉由北京市農(nóng)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中早熟,直立叢生,生長健壯。果皮金黃色、有光澤,外觀漂亮,果實長圓筒形,果長20~25厘米。產(chǎn)量高,適合各種保護地栽培。
京珠由北京市農(nóng)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早熟,單瓜重150~200克。瓜圓球形,亮綠色,光澤度好,商品性佳。連續(xù)結(jié)瓜能力強,每667平方米產(chǎn)量6000千克左右。
寶石飛碟瓜早熟,矮生,瓜飛碟形,直徑12~15厘米,單瓜重250~300克。耐旱,抗病、抗逆性強。具廣適性,耐貯藏。每667平方米產(chǎn)量6000千克左右。
栽培技術(shù)(1)早春茬溫室栽培可于1月中旬播種,春茬大棚可于2月中旬播種。營養(yǎng)缽或穴盤育苗,芽長0.5厘米時播種,采用高地溫(22℃左右)、低氣溫(白天20℃~25℃,夜間10℃~13℃)的方法培苗,3葉1心時定植。(2)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3000千克以上。做畦,畦高20厘米、寬1米,畦面寬40厘米,每畦栽5行,株距50厘米。栽培密度為每667平方米1300株左右。(3)從定植到結(jié)瓜前20~25天,以中耕除草為主。幼瓜坐住后開始追肥,每667平方米穴施有機肥100千克、鉀肥5千克,以后每15天左右施1次復合肥或蔬菜專用肥20千克。第1次追肥時結(jié)合澆水,以后每7~10天澆水1次,澆水后注意通風排濕。一般定植后40~45天即可開始采收。
(413002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qū)蔬菜局何永梅皮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