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龋幔睿螅妫铮颍?/p>
最近一只雌的黑尾鷸從美國阿拉斯加州飛抵新西蘭,總共飛行了1.15萬公里,途中不曾為飲食而停歇。一群生物學家利用衛(wèi)星感應卷標來追蹤候鳥飛行,發(fā)現(xiàn)這只黑尾鷸只花了9天,便飛完全程,打破了已知的鳥類飛行紀錄。新西蘭梅西大學教授巴特立指出:“這說明鳥類的潛能是多么極端而難以置信,超乎我們想象?!?/p>
這些科學家說,這項實驗除了證明候鳥的耐力外,也證實了黑尾鷸每年是直接飛越渺渺的太平洋南遷,而不是沿著亞洲的東岸。每年9月,大約有7萬多只黑尾鷸從它們的夏季繁殖地阿拉斯加,往南飛向新西蘭,來年3月再折返飛行。
2006年夏天,巴特立的團隊在新西蘭將衛(wèi)星感應的發(fā)射器裝在16只黑尾鷸身上。編號E7的鳥,居然毫不休息,直接飛行了1.2萬公里到朝鮮和中國邊境的一塊濕地,讓他相當驚訝。那只鳥吃過東西、休息后又飛行了5000公里到達阿拉斯加。
本來阿拉斯加是實驗的終站,但因為有些發(fā)射器持續(xù)放送數(shù)據(jù),科學家得到意想不到的額外禮物,繼續(xù)追蹤它們往南的回程。他們發(fā)現(xiàn),因為順風,E7一口氣飛行了1.15萬公里,直到抵達新西蘭。參與這項研究的新西蘭鳥類學會的夏克說:“這樣的耐力是非常突出的,相當于人類以每小時70公里的速度,連續(xù)跑了七天七夜?!?/p>
根據(jù)衛(wèi)星數(shù)據(jù),E7的平均飛行速度是每小時56公里。它的飛行高度是在3公里和4公里之間,利用上空可觀的順風。飛行過程中,黑尾鷸暫時關閉一邊的頭腦以“假寐”,慢慢燃燒在阿拉斯加堆積的脂肪。它囤積的脂肪占了體重的一半以上。巴特立說,黑尾鷸白天靠太陽(即使云層密布),晚上則靠星座來找尋飛行方向?!八鼈儚男【投锰炜盏男D,可以辨識南北方向。”他又補充。
10多年前,每年有多達15.5萬只黑尾鷸飛到新西蘭,如今卻銳減到7萬只左右?!扒闆r很不對勁?!彼f。他懷疑這幾年來黃海海岸過度開發(fā),使泥灘和濕地逐漸枯竭,剝奪了鳥類重要的食物來源。像韓國的新萬錦濕地公認為是涉禽類極其重要的停留站,2006年卻建了一道33公里長的防波堤,導致400平方公里退潮后露出的沙灘消失。“那相當于新西蘭所有河流人??诘目偯娣e,”夏克說。巴特立又補充,“黃海地區(qū)是個大問題,幾乎每只來自新西蘭的黑尾鷸,都會到那里停歇。而今天的韓國到處都是防波堤,填筑了全部的人???。”
雖然黃河和長江傾泄的沈積物彌補了泥灘的流失,但巴特立說:“問題是,那兩條河上建了那么多的水壩。黃河有半年是干涸的,而長江的三峽大壩阻攔了上游的沉積物。所以。北上的候鳥,尤其是飛到黃海的,因缺乏適當停留站,而受到很大的威脅?!?/p>
責任編輯王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