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弘
比起西班牙、荷蘭等“預選賽之王”,法國人顯然更喜歡在預選賽里“磨洋工”,老虎打盹被弱隊欺凌是家常便飯,甚至被逼到懸崖邊上殊死一搏也屢見不鮮。八年前的王子公園球場,法國隊居然在家門口被人員不整的俄羅斯以3∶2逆轉,要不是北極熊自毀前程,法國隊非但成為不了第一支先奪世界杯再捧歐洲杯的王者之師,甚至會以世界杯冠軍身份無緣歐洲杯決賽階段而被恥笑。本屆歐洲杯預選賽上高盧人故態(tài)復萌,主客場兩負蘇格蘭,要不是意大利隊為命運而戰(zhàn)擊退了高地人的絕地反擊,恐怕法國隊又要重現(xiàn)1994年世界杯預選賽的黑暗時刻。小組賽磕磕絆絆也就罷了,畢竟陣容豪華的法國隊依然會出現(xiàn)在今夏的瑞士和奧地利,但迎接多梅內克和藍衣軍團的,卻是比2000年歐洲杯小組賽更加兇險的形勢:徹底結下梁子的意大利隊、始終保持在歐洲一流水準的荷蘭隊,以及在預選賽中黑馬本色展露無遺的羅馬尼亞隊。
雖然在陣容和年齡結構上,法國隊依然獨步小組,然而他們中軸線的老化卻令多梅內克愁眉不展。圖拉姆在巴塞羅那只剩下倚老賣老的防守態(tài)度與愈發(fā)沉重的噸位,被小米利托取而代之是意料之中。維埃拉的火暴脾氣并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收斂,反而在國際米蘭向惡漢馬特拉齊看齊,一年半來成為球隊的吃牌大戶,而每每莫名其妙地因傷休養(yǎng)更令曼奇尼棄也不是,用也不是。然而,法國人最大的問題,恐怕還是齊達內退役后留下的真空——不但是位置上的,更是精神氣質上的。在過去的12年里,法國隊沒有一次大賽不是在齊達內的統(tǒng)帥下出征的。雖然法國隊近年來以新人的穩(wěn)步上位避免了過于劇烈的新陳代謝的副作用,但由于多梅內克偏愛老將,所以始終沒在事關全局的中軸線上進行手術。在這個夏天,當齊達內只能在看臺上或電視前欣賞后輩們的演出時,問題也隨之而來:究竟誰是這支法國隊的核心?
防線洗牌:新人難替老將班法國隊的后衛(wèi)向來大器晚成。1996年歐洲杯上,31歲的布蘭克不過是四年前瑞典歐洲杯馬賽傳奇后衛(wèi)博利的跟班,直到1998年世界杯上他才和德塞利雙雙脫穎而出,但此時兩人早已年過而立;法國世界杯半決賽中梅開二度的圖拉姆無疑更引人關注,但直到2000年歐洲杯,他才多少展現(xiàn)出了作為中衛(wèi)的可能性——可他一坐這個位置就是六年。盡管對于后衛(wèi)而言經驗始終是第一位的,但像法國隊這樣數(shù)年不換中衛(wèi)、其他替補只能望洋興嘆的情況,也只有意大利可比。如今圖拉姆早已不堪重負,衛(wèi)線的責任就落到了加拉和梅克斯身上。
31歲的加拉其實早在兩三年前就被認為是世界頂級中衛(wèi),前切爾西隊友特里和卡瓦略都對其贊不絕口,但在法國隊他最初只能在邊衛(wèi)位置上偶爾頂頂利扎拉祖或薩尼奧爾的缺。經歷了多年英超血與火的淬煉后,初來阿森納的他就戴上了隊長袖標,其心直口快、敢作敢為的作風雖然常常為鐵腕主帥所忌憚,但在精神力屢屢被詬病的法國隊,有這樣一個場上的主教練卻不是什么壞事。與之相比,梅克斯雖然在年齡上頗有優(yōu)勢,也曾在歐塞爾和法國青年隊擔任隊長,但其與歷任法國隊主帥之間一直隔閡頗多,上屆世界杯原本作為主力的他居然在最后一刻被多梅內克排除在23人大名單之外。本屆歐洲杯預選賽出勤次數(shù)不足一半,若不是斯奎拉奇、布姆松和埃斯屈德實在平庸,本屆歐洲杯梅克斯恐怕又可以早早放假。比起當年的布蘭克和圖拉姆,加拉與梅克斯的名氣和經驗并不遜色,但在國家隊,兩人卻很難博得主帥與隊友的一致信任。
中場重組:悍將眾多核心寡馬克萊萊在切爾西有一場沒一場地踢著,但每逢國家隊比賽,多梅內克必定將這位35歲的老將召入陣中,不管莫里尼奧昔日如何指桑罵槐,這位精神領袖的存在與其說是多梅內克“尊老愛幼”,不如說是對年輕人太過擔心。在維埃拉傷停場次日益增多的情況下,來自非豪門的圖拉朗、納斯里以及里昂新星本·阿爾法等國家隊純新人在法國隊中場風生水起,似乎也是多梅內克不得已而為之。畢竟,里貝里、馬盧達和羅滕也不過只有一屆世界杯的歷練而已,經驗上的欠缺是法國隊前衛(wèi)線的致命傷。雖然在法甲和英超,法國球員個個生龍活虎,但在國際賽場上,過去十年除了早就退出國家隊的皮雷,沒有一人能在齊達內的身邊顯露鋒芒——這固然是由法國隊“一切為齊達內服務、一切交給齊達內解決”的方針所致,但法國球員在聯(lián)賽和國際比賽上常常判若兩人也是不爭的事實。
法國隊前衛(wèi)線的真正問題在于沒有絕對的核心存在,原本從1998年世界杯就開始見證高盧雄雞崛起的維埃拉本是最好的人選,但年齡偏大的他已經逐漸在國際米蘭淪為中場苦力角色,組織功夫早已大不如昔。22歲的納斯里無論出身和球風都頗似齊達內——后者也是在22歲開始坐穩(wěn)國家隊首發(fā)位置,同樣出生于馬賽,在街頭足球濃郁的雜耍氣息中練就了一身傳控帶的好本領;甚至在國家隊首場演出上,納斯里也和齊祖神似:后者首次披上藍衫便用一記左腳勁射和一粒頭球上演完美處子秀,而前者則在第一場成年國家隊比賽中坐鎮(zhèn)中場頗顯大將風度,并在隨后的一場世界杯預選賽中攻進制勝球,助法國隊力克格魯吉亞。但在資歷已經成為入選法國隊唯一標準的當下,多梅內克顯然沒有當年雅凱力排眾議的勇氣起用馬賽小將。同樣的問題也發(fā)生在納斯里的國青隊隊友本·阿爾法身上,雖然他與邦澤馬被公認為下屆世界杯法國隊的核心人物,但在國家隊的左路,多梅內克更青睞的顯然是舊部馬盧達。目前在法國隊中場唯一的新人主力是里昂中前衛(wèi)圖拉朗,他也被認為是維埃拉的最好搭檔,在這屆法國隊的中軸注定平庸的基調下,最引人注目的角色恐怕還是當紅炸子雞里貝里與馬盧達。
鋒線照舊:責任系于亨利王比起后防線的青黃不接和中場的大換血,法國隊前鋒線保持了難得的人員齊整。多梅內克重召阿內爾卡,某種意義上是代表歷任主帥和足協(xié),給這位曾經的叛逆少年一份遲來的歉意和尊重。輾轉了多家球會的阿內爾卡心態(tài)早已平和,穩(wěn)定的進球率和全能的得分方式是他的優(yōu)勢所在,在切爾西擔任替補的經歷,也不會讓他出場序列靠后而口吐怨言。與阿內爾卡的苦盡甘來相比,原本的預選賽進球機器特雷澤蓋則前途不妙,雖然仍能在意甲射手榜上名列前茅,但在國家隊卻始終難以打開進球賬戶。長此以往,本屆歐洲杯上特雷澤蓋抱著意甲銀靴甚至金靴而不能入選國家隊絕不是危言聳聽。至于在法甲和冠軍杯上勢不可當?shù)睦锇盒顫神R,歐洲杯的主要任務是觀摩學習,21歲的他來日方長——別忘了,十年前的亨利和特雷澤蓋雖然日后呼風喚雨,家門口作戰(zhàn)卻只能給杜加里、吉瓦爾什這些老兵油子打下手。而戈武、薩哈和維爾托德以現(xiàn)在的出勤率和進球數(shù),想拼一張前往瑞士和奧地利的機票都不太樂觀。
亨利仍將是這支法國隊的攻擊重心,甚至也是齊達內告別后,場上隊員不知所措時出球的第一對象。雖然預選賽法國隊轟下了25個進球,但作為球隊鋒線王牌的亨利卻只有六球進賬,這一方面證明法國隊火力平均,但也暴露出球隊缺乏絕對的攻擊點。在主客場兩次負于蘇格蘭的比賽中,球隊對蘇格蘭鐵桶陣無處下口的尷尬事實在齊達內時代絕少出現(xiàn)——后者總會狡黠地引誘對手犯規(guī),并將來之不易的定位球機會轉化成進球,這也許就是目前這支新人輩出的法國隊與前輩們最大的差距。順風球時可以痛擊意大利,逆風時卻拿球風粗糙的高地人無可奈何。盡管多梅內克和他的弟子們對亨利寄予厚望,但這位前槍手國王以絕對核心身份幫助球隊捧杯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更大的隱患是,亨利日漸增加的傷病令人聯(lián)想起了齊達內職業(yè)生涯的晚年,在貼身防守與粗暴犯規(guī)日益增多的今天,球隊核心在某種意義上便是一塊醒目的靶子,齊達內以一頭頂向馬特拉齊而終結職業(yè)生涯,不知亨利在他去日無多的國家隊生涯將如何作為核心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