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起來吧!
文/陳勤
命在于運動。上世紀90年代初,一幅以此口號為標題的攝影作品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作品表現(xiàn)的是普通老百姓晨練的情景,畫面中一老一少正在跑步,較慢的快門速度形成了有虛有實的人物影像,呈現(xiàn)出一定的動感,這幫助觀眾從中體會到人的生命與運動的辯證關(guān)系。作品的成功,就在于動的表現(xiàn)和趣味,而動的效果,又來自于恰當?shù)臄z影技法。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運動,自然也喜愛各種各樣的動感影像。雖然現(xiàn)在的數(shù)碼相機功能越來越強大,快門速度越來越快,可以輕松地將各種運動物體清晰地記錄下來,但把畫面拍清楚并不一定就是動感強烈的照片,有時候畫面清晰反而可能使運動體“僵化”和死板。
那么,如何捕捉動的物體?如何使之動感更強烈?如何使動靜結(jié)合?還有不同運動速度的物體如何控制動感效果?
從攝影角度看,可將物體運動狀態(tài)和相機快門速度大致分為三種類型:高速(1/2000秒以上),中速(1/2000秒-1/60秒),慢速(1/60秒以下)。在其他條件相同,而相機快門速度與物體運動速度同步或更高時,例如用1/4000秒快門拍攝1/60秒的流水, 流水的影像就會像凝固的冰塊一樣清晰無比。反之則會呈現(xiàn)出虛化模糊的影像,如用1/8秒快門拍攝1/60秒的流水,流水就變得像飛舞的輕紗一樣。若是靈活運用不同快門速度來拍攝不同速度的運動物體,動感效果自然千姿百態(tài)。
在一幅靜止的畫面上表現(xiàn)動感,主要有“靜中有動”和“動中有靜”兩種手法。靜中有動——主要是用靜止清晰的環(huán)境陪體對照呈模糊狀的運動主體,動中有靜——則是用虛化模糊的運動陪體襯托清晰靜止的主體。兩者都是巧妙利用較慢的快門速度來實現(xiàn)運動物體的模糊化,獲得虛實相對、動靜結(jié)合的畫面,給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恰當?shù)靥摶幚?,還可凈化有關(guān)雜亂物體,化不利為有利。
另外,也可以利用推拉變焦鏡頭的技巧,拍攝中選擇慢速快門,在曝光過程中推拉變換鏡頭焦距(以主體為中心),使物體線條和色塊發(fā)生延伸擴展變化,制造出放射(爆炸)式的動感效果?;蛘呃寐倏扉T追隨拍攝運動中的物體,形成運動主體清晰而環(huán)境陪體模糊的動感畫面,以制造主體非常醒目的視覺效果。
通過這樣的動靜對比,景物的速度感和流動氛圍,往往比使用超高速度快門拍攝的“全清晰”畫面更醒目,更能給觀者留下深刻的動感印象。